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觉醒农女造反路 > 第193章 对峙洛河

第193章 对峙洛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恰在杨金娥东出关东之际,湖北战场的西部,义军逐步从襄阳等地收缩,意图围攻荆门,清军将领们就有意从襄阳地区抽调空出来的精兵北上救援洛阳。

曾国藩对此十分反对,他认为湖北战场,关系重大,若是抽调兵力,极易造成军队的全线崩溃,到那时悔之晚矣,更何况,杨金娥刚刚占领关中,民心尚未归附,后勤还要一口自巴中运至关中,再从关中运至洛阳,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只要清军固守洛阳,命令陕甘地区清军反扑,只要坚持两个月,杨金娥就会不战自退。

但是立马有其他将领跳出来反对,他们理由有三:

第一,杨金娥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时间平定关中、横扫中原,实在是危险至极,不愧是义军之第一名将,因此他们害怕杨金娥极有可能直接破城,毕竟她创造太多奇迹了,恭亲王贵为摄政王,是清廷的核心人物,若是洛阳城破,恭亲王殒命,清廷将会直接崩溃。

第二,李希音带着三十万义军在湖北与百万清军对峙两月有余,迟迟没有造成如杨金娥这般歼灭战,且其主动收缩荆门,正说明其后续乏力。更何况,义军围困荆门,难保不是打算围城打援,若是救援荆门,极有可能被义军吃掉,还不如从襄阳抽兵围剿杨金娥。

第三,与其等杨金娥主动退去,不如一面命令陕甘清军威胁关中,一面自襄阳抽调十万精兵,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截断杨金娥后路,同时抽调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精兵合围这股义军,一举改变战争颓势。

对此,曾国藩本人十分反对,但河南巡抚等人跳出来指责曾国藩在湖南治军时,对战义军屡屡战败,以致西南落入义军之手,实在是看不出他有什么才能。

更是直接嘲讽曾国藩从文科考屡试不第,从文屡战屡败,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可骄傲的。

河南之地官员嫉恨曾国藩为了守城擅自屠杀平民,也对其群起而攻之,曾国藩本就没有什么根基,又不是什么擅长动嘴的人,因此处于下风。

最终,恭亲王还是没有采纳曾国藩的建议,执意从许昌、开封等地抽调兵力救援洛阳,从南阳、襄阳等地抽调兵力移动至义军西南,同时命令山西、河北而来的援兵往三门峡地区移动,意图集合最后的兵力歼灭杨金娥兵团。

针对清军重兵来犯的意图,杨金娥使用以攻代守的战略方针,以一半兵力构筑阵地,以一半兵力为游动打击部队,专门抓住机会围殴那些孤军深入的部队。

特别是骑兵师,在大平原上来去无踪,常常在清军离开城堡出击时迅速将其包围与野外,在野战之中将其全歼。

清军各地援兵是越来越多,但全部被义军压制的龟缩于城池之内,没有几个敢出城建立营寨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