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番外:冷笔绘春(2 / 2)
可当笔尖饱蘸墨汁,落在纸上的那一刻。
那种深入骨髓的感觉,全都回来了。
她画了一幅《潇湘听雨》图。
画面上,翠竹森森,雨丝如帘。
一个孤单的少女背影,凭栏而立,望向远方。
那份清冷、那份孤寂,几乎要透纸而出。
画的右下角,没有落款。
只有一个小小的,几乎看不见的“藕榭”印章。
那是探春用萝卜,照着惜春旧时的印章,刻出来的。
探春拿着这幅画,再次来到了那家字画铺。
掌柜的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捻着山羊胡,只瞥了一眼,便将画推了回来,眼神轻蔑。
“女儿家的闺阁游戏,笔力太弱,匠气太重,不值钱。”
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探春不死心,又跑了好几家铺子。
得到的,几乎都是一样的答复。
“没名气。”
“太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送我我都不要。”
……
天色渐晚,探春握着那幅已经有些卷边的画,站在街头,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难道,真的不行吗?
这条路,也走不通吗?
就在她心灰意冷,准备转身回家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这位姑娘,可否将你手中的画,借在下一观?”
探春回头。
一个身穿宝蓝色杭绸长衫的老者,正含笑看着她。
老者面容清癯,手里盘着一对文玩核桃,身后跟着个精明干练的小厮。
探春的心猛烈地跳了起来。
她抖着手,将画递了过去。
老者接过画,缓缓展开。
只看了一眼,他的眼神就变了。
“咦?”
他发出一声轻微的惊叹。
他没看笔法,也没看构图,目光死死锁在那凭栏少女的背影上。
“这画……有故事。”
老者摩挲着画纸,喃喃自语。
“这潇湘,画的是护国公主旧居吧?”
“只是这画中人的神韵……不似公主那般清冷孤傲,反而多了一丝……身世飘零的哀婉。”
他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探春。
“姑娘,这画,是何人所作?”
探春心中剧震。
这老者,竟一眼就看出了画的是潇湘馆!
还知道林妹妹!
她强压下心头的翻江倒海,稳住声音:“是家妹所作。”
“令妹……想必也是金陵旧梦中人。”
老者叹了口气,随即笑道。
“这画,老夫要了!”
“你开个价吧。”
探春的血一下子冲上了头顶。
她想起那些掌柜鄙夷的神情,想起家里快要见底的米缸。
咬了咬牙,试探着伸出两根手指。
“二……二两银子?”
老者身旁的小厮“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老者却摆了瞪了小厮一眼,对探春温和摇头。
“姑娘,你小看了这幅画,也小看了令妹的才情。”
他从袖中取出一锭十两的银锭,递给探春。
“这是十两。”
探春彻底愣住了,她看着那锭十两的银锭,以为自己在做梦。
“老先生,这……这太多了……”
“不多。”
老者将画小心翼翼地卷起,交给小厮。
“老夫小女,曾遭人拐卖,幸而得贵人相救。”
“她做过一个凄美的梦……”
“老夫买的,不只是一幅画,更是买一段故人之思,买一个风流云散的旧梦。”
“回去告诉令妹,好好画,莫要辜负了这支笔。”
“老夫,等着她的下一幅!”
说罢,老者便转身,踱步而去。
探春握着那锭重逾千斤的银锭,站在原地。
直到老者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猛地回过神。
她几乎是飞奔回家的。
当她将那锭十两的银锭,放在惜春面前时。
满屋子的人,都惊呆了。
惜春看着那锭银子,又看看气喘吁吁、满脸激动的探春,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这一次,不再是因为孤寂和绝望。
她第一次发现,自己这双只会描摹孤寂的手,原来也能攥住活下去的希望。
她也第一次知道,自己这具行尸走肉。
原来也能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她早已熄灭成灰的心。
在这一刻,竟有火星,轰然复燃!
“四妹妹,你听见了吗?”
探春紧紧握住她冰冷的手,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亮。
“那位老先生说,让你好好画!”
“他……等着买你下一幅画呢!”
惜春用力地点了点头,泪眼中,绽放出一种名为“希望”的光彩。
那晚,破屋里的稀粥,似乎都多了一丝香甜。
宝玉默默地喝着粥,目光落在墙角另一幅还未完成的《藕香榭赏菊图》上。
眼神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波动。
他看见,惜春在画的角落,添上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是他自己。
正在和姐妹们,一起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