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立血契(2 / 2)
冉闵沉声道:“丞相直言无妨。”
王猛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铺在案上。
“此乃苻坚陛下,亲笔所书密旨,授权我可临机决断,与天王缔结盟约。”
冉闵仔细阅读密旨,上面确实盖着,前秦玉玺。
授权王猛“,全权处置河北事宜,可便宜行事”。
“丞相欲如何缔盟?”冉闵问。
王猛目光炯炯:“寻常盟约,不过一纸空文。今日之势,需立血契!”
“血契?”冉闵挑眉。
“正是。”王猛肃然,“以血为誓,以命为盟。若背盟约,人神共戮!”
墨离突然开口:“血契如何立法?”
王猛道:“简单,我与天王各取鲜血,混入酒中。”
“共饮此酒,盟约即成,此后两家同生死,共进退。”
冉闵沉默良久,缓缓道:“丞相可知,我冉闵起兵,非为个人权势。”
“只为保全汉家血脉,光复华夏山河。”
王猛点头:“苻坚陛下,亦怀四海一家之志,欲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如赤子。”
“虽与天王路径不同,目标却无二致。”帐内陷入沉寂,只闻油灯噼啪作响。
突然,冉闵拔出腰间匕首,在掌心一划,鲜血顿时涌出,滴入案上酒碗中。
“冉某愿与秦王,立此血契!”他目光如炬。
“但有三事需言明:一不杀汉民,二不助胡虏,三不背华夏!”
王猛亦拔出匕首,划破手掌,鲜血流入酒碗。
“大秦立誓:必不伤汉民,必不助胡虏,必不负华夏!”
二人鲜血,在酒中交融,不分彼此。
王猛端起酒碗,郑重道:“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苻坚、冉闵,今日立此血契!”
“两家结盟,同进同退;共抗胡虏,光复华夏;若违此誓,人神共戮!”
冉闵接过酒碗,朗声道:“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冉闵今日立此血契!”
“与苻坚结盟,同进同退;共抗胡虏,光复华夏;若违此誓,人神共戮!”
二人各饮,半碗血酒,盟约已成。
墨离作为见证人,亦饮下剩余血酒:“墨离在此见证,若背此盟,天地不容!”
血契既立,王猛立即部署,行动计划。
“慕容风欲得河北三郡,姚苌欲扩大影响力,我们便投其所好。”
王猛眼中闪着冷光,“先借慕容风之力击溃慕容云,再借姚苌之力制衡慕容风。”
具体计划是由冉闵出面,假意接受慕容风的条件,约定共同攻击慕容云部。
同时暗中与姚硕德通气,让其部队在关键时刻“倒戈”,反过来牵制慕容风。
“此计风险极大……”王猛坦言。
“若慕容风或姚硕德一方,不按计划行事,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冉闵却豪迈大笑:“自起兵以来,冉某何日不在刀尖行走?”
“丞相此计虽险,却有一线生机,足矣!”
计议已定,立即行动,张衮被再次请入大帐。
冉闵假意沉思良久,终于“勉强”同意,慕容风的条件。
约定明日拂晓,共同攻击慕容云部。
与此同时,王猛密会姚硕德,许以重利。
要求其在明日战斗中,见机行事,牵制慕容风部队。
姚硕德迟疑道:“慕容风兵力数倍于我,如何牵制?”
王猛淡然一笑:“将军不必硬拼,只需在关键时刻,做出威胁姿态…”
“让慕容风,不敢全力进攻即可,况且...”他压低声音,“我已另有安排。”
一切布置妥当,已是深夜。王猛独自站在帐外,仰望星空,面色凝重。
墨离悄然走近:“丞相似乎仍有忧虑?”
王猛轻叹:“棋局已布,但棋子未必,按心意移动。”
“慕容风、姚硕德,乃至朝中的姚苌,各有算计,岂会任人摆布?”
墨离目光深邃:“所以丞相另有后手?”
王猛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先生拭目以待便是。”
就在这时,北方慕容风营地,突然一阵骚动,火光四起,隐约传来喊杀声!
“怎么回事?”冉闵也被惊动,走出大帐。
不久,探马来报:“慕容风营地遭袭!”
“袭击者人数不多,但极其骁勇,直取中军大帐!”
王猛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来了!” 冉闵疑惑:“丞相知道是谁?”
王猛颔首:“我早已料到,慕容风未必可信,故安排了另一支伏兵。”
“若他真心结盟便罢,若存异心,必遭此劫!”
众人震惊不已。王猛竟然还在暗中,安排了另一支力量!
这位秦国丞相的心机之深,实在令人心惊。
半个时辰后,骚动平息。张衮匆匆赶来,衣冠不整,面带惊惶。
“冉天王,丞相,营地遭不明身份者袭击,慕容风将军受伤,所幸无大碍。”
王猛故作惊讶:“可知是何人所为?”
张衮摇头:“袭击者来去如风,不像普通军队。”
“将军怀疑是,慕容恪派来的,清除异己者。”
王猛与冉闵对视一眼,心照不宣。“请转告慕容风将军,”王猛正色道。
“既然结盟,自当相互扶持。明日之战,我等必全力配合。”
张衮感激离去,冉闵低声问王猛:“丞相,那支袭击慕容风的部队...”
王猛微笑:“是时候,请他们现身了。”
第四幕: 黄雀后
王猛发出的信号,很快有了回应。
一支约二百人的小队,悄然抵达冉闵营地,为首者竟是一个女子!
女子身形矫健,面覆轻纱,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她向王猛行礼:“属下奉令前来复命。”王猛点头:“辛苦你了,情况如何?”
女子禀报:“已按丞相吩咐,袭击慕容风营地,使其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
“慕容风确有二心,已在暗中与慕容云联络。”
冉闵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丞相,这位是?”
王猛介绍道:“这位是‘影刺’首领,专司特殊任务,直接听命于我。”
原来,王猛早已料到,各方势力各怀鬼胎。
故暗中调动了,这支不为人知的秘密力量。
“影刺”成员精于潜行、暗杀、破坏,正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利器。
有了这支奇兵,王猛的布局,更加完善。
翌日拂晓,联军如期向慕容云部,发起攻击。
冉闵率主力,正面强攻,慕容风部侧翼夹击,战况激烈。
慕容云部,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然而,就在战事最激烈时,慕容风部,突然放缓攻势。
显然是在,保存实力,欲坐收渔利。
王猛见状,立即发出信号。
南面的姚硕德部,开始向慕容风部侧翼移动,形成威胁态势。
慕容风果然疑虑,不敢全力进攻,也不敢轻易后撤。
战局陷入僵持,就在这时,西面突然烟尘大起!
一支大军,疾驰而来,旗号竟是“慕容恪”!
“不好!慕容恪主力,真的到了!”冉闵面色大变。
联军顿时陷入恐慌,前有慕容云,侧有慕容风。
现在又来了,慕容恪主力,三面受敌,形势危殆!
王猛却异常镇定,远眺来军,突然笑道:“不必惊慌!来的不是慕容恪!”
众人愕然。明明打着慕容恪的旗号,怎会不是?
只见那支“慕容恪”大军接近战场后,突然改变方向,直扑慕容风部后方!
慕容风部,猝不及防,阵脚大乱。
更令人惊讶的是,“慕容恪”军中,冲出一骑。
直抵冉闵军前,马上将领揭开面甲,赫然是墨离!
“天王!丞相!幸不辱命!”墨离朗声道。
原来王猛早已料到此着,命墨离带领一支精锐,假扮慕容恪军,来个以假乱真!
慕容风部见“慕容恪”大军杀到,以为事情败露,顿时军心大乱,四散奔逃。
姚硕德部见状,也按照计划“倒戈”,协助冉闵军,追击慕容风部。
慕容云部见联军内讧,本想趁机反扑,却被冉闵主力死死缠住。
战局瞬间逆转!经过半天激战,慕容云部大败,溃散而逃。
慕容风部损失惨重,仅率少量亲信突围,姚硕德部“功成身退”,率军南返。
冉闵军大获全胜,缴获大量粮草军械,彻底摆脱了困境。
战后清点,冉闵军伤亡不大,却获得足以支撑,数月的补给。
大帐内,冉闵举杯,向王猛敬酒。
“丞相神机妙算,冉某佩服!此次大胜,全赖丞相谋划!”
王猛谦逊回礼:“此乃天王洪福,将士用命,猛不敢居功。”
墨离问道:“丞相如何料定,慕容风必会迟疑不前?”
王猛淡然道:“慕容风此人,野心有余而魄力不足。”
“既想获利,又怕风险,故在关键时刻必会犹豫。”
“我不过是,利用了他的这一弱点。”
慕容昭却忧心忡忡:“经此一事,慕容氏必不会,善罢甘休。”
“慕容恪主力仍在,迟早会来报复。”
王猛点头:“姑娘所虑极是,所以我们需要尽快落实盟约,巩固战果。”
他转向冉闵:“天王,血契既立,当有具体条款。”
“我拟定了三项细则,请天王过目。”
王猛取出,一卷帛书,上面详细写着,盟约内容。
一、前秦立即提供,粮草五千石,兵器甲胄三千套,助冉闵重整军队。
二、冉闵承认,前秦为盟主,关东之事,需与前秦商议而定。
三、双方互派监军,协调军事行动。前秦派来的监军,有权参与“黑狼骑”的指挥。
冉闵看完,沉默良久,前两条尚可接受。
但第三条...让秦国人参与黑狼骑指挥,实难接受。
王猛看出他的犹豫,补充道:“天王放心,监军只参与筹划,不直接指挥作战。”
“此举主要为,协调两军行动,避免误会。”
冉闵权衡利弊,终于点头:“就如丞相所言。”
盟约正式达成,王猛立即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长安,向苻坚禀报喜讯。
然而,就在信使出发后不久,王猛接到一份密报,阅后面色大变。
“丞相,何事惊慌?”冉闵问。
王猛沉声道:“刚收到消息,姚苌部队在返回途中遭袭,姚硕德重伤!”
众人皆惊,谁会在此时,袭击姚苌的人?
王猛眼中闪着寒光:“看来,那只幕后黑手,还没有罢休啊...”
血契虽立,但危机远未结束,真正的阴谋,才刚刚开始露出獠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