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汉障不臣土 > 第272章 联蜀议

第272章 联蜀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幕: 蜀道难

竟陵城头的慕容镇帅旗,迎风招展,给城中军民带来了,久违的信心。

但冉闵心中清楚,这仅仅是,暂时的喘息。

东晋朝廷态度暧昧,桓冲大军虽西援对抗成汉,但随时可能回师。

江北的慕容镇,虽遭重创,仍在重整旗鼓。

而军中瘟疫虽得控制,但兵力折损严重,粮草补给更是捉襟见肘。

“必须尽快打开局面。”冉闵在军议上神色凝重。

“为今之计,联蜀之议需加快进行。墨离,你亲自走一趟成都。”

帐中诸将皆惊,墨离作为冉闵的首席谋士,身份特殊,亲自赴险地未免太过冒险。

“天王三思!”李农劝阻,“成都路途遥远,且需经过东晋和控制区,危险重重。”

“墨离先生,若有闪失,我军如失一臂啊!”

董狰也道:“不如派其他使者前去,墨离先生可在后方,运筹帷幄。”

冉闵摇头:“联蜀之事关系重大,非墨离亲自前往,不能探明虚实、随机应变。”

“寻常使者,难以应对李势那样的暴君及其奸佞。”

墨离自己却淡然一笑:“天王所言极是。”

“李势多疑残暴,麾下群臣各怀鬼胎,非亲往不能窥其虚实,某愿往成都一行。”

慕容昭轻声道:“先生若去,需万分小心。我准备些药物,或可防身。”

她知道墨离这一去,凶险异常。

计议已定,墨离精心准备使团,为避免引人注目,使团规模不大,仅十余人。

扮作商队模样,但个个都是精锐好手,精通护卫和情报收集。

携带的礼物,也经过精心挑选,江北特产的名贵药材、精工打造的兵器。

还有一些稀世珍宝,都是投李氏及其宠臣所好。

临行前夜,冉闵与墨离密谈至深夜,“此行有三要。”冉闵郑重交代。

“一要探明李势真实意图,他是真想东出,还是只想利用我们。”

“二要结交成汉朝中有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与权臣解思明、王嘏有矛盾者。”

“三要全身而退,平安归来。”

墨离颔首:“天王放心,某自有分寸。”

“此外,某还会留意蜀中地形、兵力布防等情况,以为日后之用。”

冉闵紧握墨离的手:“先生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速返为上。”

次日黎明,使团悄然离开竟陵,向西行进。从荆襄到成都,路途遥远且艰难。

既要避开东晋的关卡盘查,又要经过诸多地方势力的地盘,还要应对土匪的威胁。

墨离选择了一条,较为隐秘的路线,先向南绕道,避开东晋重兵布防的区域。

再向西进入蜀地,这条路虽然崎岖难行,但相对安全。

一路上,使团历经艰险,有一次险些与东晋巡逻队遭遇。

靠墨离的机智伪装成,贩运丧葬用品的商队,才蒙混过关。

还有一次遭遇山贼打劫,护卫展露身手,反而收服了那伙山贼,得其指引捷径。

越往西行,地势越险峻。蜀道之难,远超北方将士的想象。

悬崖峭壁,深谷急流,让人望而生畏。

“难怪蜀地能偏安一隅,这等天险,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墨离感叹道。

他细心观察沿途地形,默默记下关隘要道和兵力布防情况。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使团终于进入成都平原。

与路途的艰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富庶繁华令人惊叹。

成都城外,稻田连绵,村落密集,市集热闹非凡。

比起战火纷飞的北方,这里宛如世外桃源。

但仔细观察,可见这繁华下的暗流涌动,巡逻士兵横行霸道,百姓面有惧色。

市集中可见公开的奴隶交易,被贩卖的多是战俘和欠债的平民。

甚至还有公开售卖“人肉”的摊贩,令人毛骨悚然。

“难怪天王称李势为暴君。”一个年轻护卫低声道,语气中带着愤怒。

墨离警告地看他一眼:“慎言,记住我们的身份和任务。”

使团抵达,成都城门,被守军拦下盘查。

墨离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守军将领既惊讶又警惕。

一面派人急报朝廷,一面“护送”使团到驿馆安置,实为软禁。

成都的驿馆颇为奢华,与北方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

但馆外重兵把守,禁止使团人员,随意出入。

墨离不慌不忙,安排使团成员休息,自己则在房中静坐,思考下一步行动。

他深知,面对李势这样的暴君,直接呈上国书和要求,并非上策。

必须先行试探,了解成汉朝廷内部的,力量对比和矛盾所在。

机会很快到来。当晚,一个神秘访客,悄然来到驿馆。

第二幕: 成都迷

来者是个中年文士,自称姓费,是成汉尚书郎费黑的族弟。

他表面上,是来“探望北方同乡”,实则带有试探之意。

墨离热情接待,摆上带来的北方特产,与之畅谈。

费先生看似随意地,询问北方局势,特别是冉闵军的情况。

墨离半真半假地回答,既显示冉闵军的实力,又不暴露真实困境。

“久闻冉天王英勇无敌,大破慕容鲜卑,真是我汉家英豪啊!”费先生恭维道。

墨离谦逊回应:“天王确实英勇,但北方胡虏势大,独木难支。”

“故派在下前来,欲与成汉结盟,共图大业。”

费先生眼中闪过精光:“却不知冉天王,欲如何结盟?”

墨离不直接回答,反而问道:“费先生可知,东晋近日动态?”

“其派大军西进,似有图蜀之意。”

这是墨离的试探,他知道成汉与东晋素有积怨,故意挑起这个话题。

费先生果然面色一沉:“江东懦夫,安敢图我西蜀!”

“我大成,兵精粮足,必叫他,有来无回!”

墨离顺势道:“正是,所以我主冉天王提议,两家联手,东西夹击。”

“冉军东出荆襄,成军东下巴蜀,共分江东之地,岂不美哉?”

费先生明显心动,但仍保持谨慎:“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朝中意见不一,恐难达成共识。”

墨离听出弦外之音:“哦?却不知朝中各位大人,都是何意见?”

费先生压低声音:“不瞒先生,朝中分为三派。”

“宰相解思明主张谨慎,认为当固守蜀地,不宜轻出。”

“中书令王嘏,则主张联合北方的慕容氏,而非冉天王。”

“至于我家兄长费黑等人,则认为当与冉天王合作。”

墨离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却不知费尚书,为何支持与我主合作?”

费先生道:“我家兄长认为,慕容氏毕竟是胡虏,不可深信。”

“冉天王虽是北伧,终究是汉家血脉。”

“且其勇武,若得蜀中支持,必能成就大业。”

墨离点头:“费尚书高见。却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费先生苦笑:“陛下...陛下近日沉迷酒色,朝政多由解相和王中书把持。除非...”

“除非什么?”

费先生声音更低:“除非有能打动,陛下的...特殊礼物。”

墨离心领神会,他早听说李氏荒淫残暴,尤喜珍奇异宝和美女。

使团带来的礼物中,正有几件稀世珍宝。

送走费先生后,墨离沉思良久。成汉朝廷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

解思明谨慎,王嘏可能表面亲慕容,可私下的谋划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费黑等人虽倾向合作,但势力不足,而李势本人则昏庸无常。

“必须找到,突破口。”墨离自语道。

次日,成汉朝廷正式接待冉闵使团,朝会之上,墨离得以一睹成汉君臣真容。

李势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浮肿,眼神涣散,显然纵欲过度。

左右各有一人,左边是宰相解思明,五十余岁,面容清癯,目光锐利。

右边是中书令王嘏,四十出头,面色红润,神态傲慢。

墨离呈上冉闵国书和礼单,言辞恭敬但不失尊严。

李势漫不经心地听着,直到听到礼单上的几件珍宝名称时,才稍稍提起兴趣。

“哦?北海夜明珠?西域血玉?拿来朕看看。”

内侍呈上礼物,李势把玩着夜明珠,面露喜色。

“冉天王有心了,却不知他想要朕如何相助?”

墨离道:“我主愿与陛下结盟,东西夹击东晋。”

“事成之后,以江为界,平分江南。”

王嘏突然冷笑:“冉闵如今困守竟陵,自身难保,有何资格与我朝谈平分江南?”

墨离从容应对:“王中书有所不知,我主虽暂居竟陵,但江北根基仍在。”

“将士用命,百姓归心,更兼大破慕容镇,威震中原。”

“东晋之所以,不敢全力相逼,正是忌惮我主北上,恢复中原之力。”

解思明插话道:“然我听说冉军军中瘟疫蔓延,粮草不济,可是属实?”

墨离心中一惊,表面却笑道:“解相消息灵通,确有小疫,但已得控制。”

“至于粮草,江北百姓箪食壶浆,何愁不济?”

“倒是东晋大军西进,似有图蜀之意,真相可知?”

这话巧妙转移了话题,又击中了,成汉君臣的痛处。

李势果然关心起来:“东晋真要图蜀?”

墨离道:“若非东晋西进,我主何必派在下前来求盟?”

“桓冲五万大军,已抵巴东,其意图不言自明。”

朝堂上一片哗然,巴东距成都已不远,东晋大军压境,确实令人担忧。

王嘏却道:“纵然东晋来犯,我大成自有雄兵可御,何需借助外人?”

墨离微微一笑:“王中书可知慕容恪已病重?慕容燕国内乱,无力南顾。”

“东晋若在西取巴蜀,北收中原,两者之间选择,这个目标会是谁?”

这话点明了,形势的严峻性,如果没有北方牵制,东晋确实可能全力西进。

朝会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李势宣布退朝,容后再议。

墨离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朝堂之外。

当晚,王嘏竟然私下派人,邀请墨离过府一叙。

墨离心知,这必是场鸿门宴,但仍决定前往。

王嘏府邸奢华无比,甚至超过皇宫。宴席上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极尽奢靡。

“墨离先生远道而来,王某特备薄酒,为先生接风。”王嘏举杯笑道。

墨离谦谢:“王中书太客气了,在下人微言轻,岂敢劳中书大人如此厚待。”

酒过三巡,王嘏渐入正题:“先生可知,如今成汉朝中,谁人说话算数?”

墨离故作不知:“自然是陛下圣心独断。”

王嘏道:“先生何必装糊涂,陛下日理万机,朝政琐事,多由解相与王某处理。”

他特意将“王某”放在后面,暗示自己权力,甚至在解思明之上。

“却不知王中书,对两国结盟之事有何高见?”墨离顺势问道。

王嘏眯起眼睛:“结盟可以,但需有条件。”

“第一,冉闵需先行出兵,吸引东晋主力。”

“第二,事成之后,荆襄七郡归我,冉闵只得三郡;第三...”

他压低声音,“冉闵需送来质子,以示诚意。”

这条件,比之前通过费先生传达的,更加苛刻。

墨离心中冷笑,表面却道:“王中书的条件,在下会转告我主。”

“却不知,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

王嘏傲然道:“陛下的意思,就是王某的意思。”

宴席结束后,墨离回到驿馆,沉思良久。

王嘏的傲慢和贪婪超出预期,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从中作梗。

就在这时,又一个神秘访客到来,这次来的,竟是宰相解思明的密使!

第三幕: 暗潮汹

解思明的密使,带来完全不同的信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