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定方略(1 / 2)
第一幕:秦宫弈
长安,未央宫偏殿。与南方建康的,烽火连天、北方龙城的,暗流汹涌不同。
此处弥漫着,一种相对沉静,以及务实的气息。
熏香袅袅,烛火通明,秦王苻坚,与他的肱股之臣、丞相王猛相邻而坐。
正对于一幅,巨大的天下舆图前,手边并非酒肴,而是清茶,还有待批的奏章。
苻坚,年富力强,面容宽厚,目光中,既有氐人酋长的豪迈。
亦有一股,孜孜追求,华夏正统的,儒雅之气。
他身着常服,而非正式王袍,显得随意而亲和。
而他对面的王猛,则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身形清瘦,面容古奇。
一双眼睛,深邃如潭,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机巧。
“景略,”苻坚指着,舆图上荆州、扬州一带,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震动。
“最新塘报,冉闵竟真以,残兵破江夏,顺流东下,此刻已,兵围建康!”
“江南震动,天下哗然,慕容恪在淮北,大肆声张,似有南下之意。”
“局势变幻之速,令人瞠目,依你之见,我大秦,当如何应对?”
王猛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地图。
他的手指,纤细却有力,轻轻划过,长江沿线,最终落在,建康的位置上。
“陛下,”王猛的声音,平和而清晰,带着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理性。
“冉闵此举,看似石破天惊,实则为,回光返照,自取灭亡之道。”
“哦?景略何出此言?”苻坚身体,微微前倾,虚心求教。
他对王猛的智谋,有着绝对的信任。
“其一,冉闵孤军悬师,千里奔袭,已犯兵家大忌。”
“其军虽悍,然久战疲敝,粮草终有尽时。”
“建康非江夏可比,城高池深,守军数万,岂是易与之城?”
“其二,东晋虽弱,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谢玄北府兵,已尾随而至,桓冲水师,亦未伤筋动骨。”
“内外夹击之下,冉闵胜算渺茫。”王猛的分析,条理分明,直指要害。
“那其三呢?”苻坚追问。
“其三,”王猛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慕容恪,奸雄也,其按兵不动是真,然绝非坐视。”
“其在淮北造势,遣使讹诈,意在加剧东晋内耗,待其两败俱伤,再行收渔利。”
“我大秦若此时,贸然东出,无论助晋,还是击冉。”
“皆是为,慕容恪火中取栗,徒耗国力,而令其坐大。”
苻坚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眉宇间,仍有一丝不甘。
“如此说来,我大秦只能坐视,这席卷天下之大变,而无动于衷?岂非错失良机?”
“非是无动于衷,”王猛摇了摇头,手指从建康移开,点向了,关中周边。
“陛下,争天下,如弈棋,需谋定而后动,着眼全局。”
“当下之急,非在东南,而在自身,与近邻。”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详细阐述,他的方略。
“陛下请看,我大秦,新定关中,根基未稳。”
“陇右羌氐,表面臣服,实则观望。匈奴残部,遁走河西,犹存隐患。”
“此乃心腹之疾,若不根治,纵得淮南江东,亦如沙上筑塔。”
“景略之意是……”
“内修政理,巩固根本!”王猛斩钉截铁。
“继续推行,陛下的‘黎元律’,劝课农桑,减轻赋役。”
“使关中成为,真正的王道乐土,则民心归附,根基乃固。”
“同时,整训士卒,汰弱留强,然非为即刻远征,而是震慑西陲,平定内患。”
“那对外……”苻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瞟向了东南。
“对外,当持重。”王猛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几个点。
“对慕容燕国,可遣使示好,暂时稳之。”
“甚至可‘赞赏’其,维持江淮秩序之‘功’,令其安心,与东晋纠缠。”
“对东晋,可发檄文,谴责冉闵,声援晋室,占据道义高地。”
“但绝不,一兵一卒,实质介入。此乃,坐山观虎斗之上策。”
“那……总需有所作为吧?”苻坚终究是,心怀大志的雄主,不甘于完全置身事外。
王猛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陛下,虎斗之余,必有遗利。”
“我大秦的目光,或可暂时南移,但非向东,而是……向西,向南。”
他的手指,点向了舆图上,关中以南、秦岭之南。
那片广袤区域,巴蜀之地,以及更南方的宁州。
“陛下,李势已死,成汉国政糜烂,巴蜀天府之国,岂容久据?”
“待我内部稳固,可遣一上将,出散关,越秦岭,收取汉中,窥视蜀中。”
“此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策。得巴蜀,则顺流而下,荆州可图矣!”
“何必急于此时,去蹚建康,那潭浑水?”
一番宏论,如拨云见日,苻坚听得眼中异彩连连,心中的焦躁与迷茫,一扫而空。
王猛之策,看似保守,实则深远。不争一时之短长,而谋万世之基业。
“善!景略真乃,朕之子房也!”苻坚抚掌大笑。
“便依景略之策!内修德政,外示缓和,静观其变,蓄势待发!”
第二幕:布暗子
既定下方略,苻坚与王猛,便雷厉风行地,开始布局。
对内,王猛亲自督导,将“黎元律”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严厉打击,豪强兼并,兴修水利,关中之地,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同时,对军队,进行新一轮的,整编和训练。
由猛将邓羌、张蚝等人负责,汰除老弱,强化纪律,提升战力。
但并不进行,大规模动员,以免引起,周边势力的,过度警惕。
对外,王猛亲自起草国书,以苻坚的名义,分别遣使,前往龙城和建康。
给慕容恪的国书,言辞谦恭,盛赞燕王,武功赫赫,维护北疆安宁。
并表示秦燕,乃友好邻邦,愿共保和平云云。
意在麻痹慕容恪,使其放心,经略东南。
给东晋的檄文,则义正词严,谴责冉闵悖逆天道,荼毒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