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定方略(2 / 2)
表示大秦,作为华夏正统之一,对晋室遭遇,深表同情。
并坚信在谢安、谢玄等忠臣良将辅佐下,必能剿灭叛逆,重振朝纲。
此举既占了,道义便宜,又避免了,实质卷入,可谓高明。
然而,在这些,明面上的动作之外,王猛真正关注的,是西线和南线。
他秘密增派了,大量细作、商队,潜入巴蜀之地。
详细探查,其山川险要、兵力部署、政治腐败程度,以及民心思变情况。
同时,也开始在,与蜀地接壤的,边境地区,囤积粮草,修缮道路。
并委派,得力将领,暗中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沙盘推演。
一幅经略,西南的蓝图,已在王猛心中,悄然绘就。
他就像一位,最耐心的农夫,不去理会,旁边田地里,两只猛虎的撕咬。
而是专心耕耘,自己的土地,并悄悄,磨利了镰刀。
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收割旁边,那片早已成熟、甚至开始腐烂的庄稼。
第三幕:权衡难
尽管战略已定,但建康城下,每日传来的惨烈战报,还是不时牵动着,苻坚的心弦。
他本性宽厚,甚至可以说,带有一些,过于理想化的“仁德”。
一日,他阅读塘报,见其中描述,建康百姓因战火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惨状。
不禁恻隐之心大动,召来王猛商议。
“景略,朕闻建康,生灵涂炭,心实不忍。”
“我大秦,既以仁德立国,是否……可设法,调停一二?”
“或暗中,接济些粮草,以救黎民于水火?”苻坚的语气,带着真诚的忧虑。
王猛闻言,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陛下的仁心,是真实的。
但这在残酷的,天下争霸中,有时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他必须再次扮演,那个冷静,乃至冷酷的,谏臣角色。
“陛下仁德,感天动地。”王猛先肯定了一句。
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然,陛下可知,何为真正的大仁?”
“一时之小惠,或可救,千人性命。”
“然若因此,错失天时,致使战乱绵延,将来丧生者,何止千万?”
他走到窗前,指着外面,秩序井然的街市。
“陛下欲救,建康之民,首要者,非是隔空施舍。”
“而是尽快,使我大秦,国富兵强,早日结束,这天下纷争之局!”
“若此刻,因小仁而乱大谋,介入东南战事,则必引火烧身,使关中重现战乱,”
“届时,陛下欲救之民,又将是谁?”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苻坚:“昔日,宋襄公之仁,贻笑大方。”
“陛下欲成霸业,当效法秦孝公、汉高祖,忍一时之不忍,成万世之基业!”
“待我大秦,扫平六合,混一宇内……”
“使天下百姓,皆能如关中子民般,安居乐业,方为至仁!”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又似金石之音,振聋发聩。
苻坚脸上的犹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他深知王猛所言,才是正道。
“景略所言极是!是朕一时,妇人之仁了。”苻坚坦然认错。
“天下未定,何谈小惠?当以猛志图强为先!”
这一次,君臣之间的,理念碰撞,再次巩固了,王猛的战略主导地位。
也让苻坚,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仁德,需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以及清晰的战略之上,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
第四幕:蓄势发
随着时间推移,建康战事的消息,不断传来。
冉闵猛攻不下,北府兵抵达,双方展开血战,慕容恪持续施压……
天下的焦点,似乎都聚集在了,东南一隅。
而长安城中,苻坚与王猛,却愈发沉静。
他们按部就班地,推进着内政改革,以及军事准备,对外的姿态,低调而平和。
朝会之上,不再热议,南方战事。
而是更多地,讨论如何,劝课农桑、选拔贤才、修订律法。
这一日,苻坚与王猛,微服出巡,视察渭水河畔,新开垦的屯田。
望着阡陌纵横、禾苗青青的田野……
以及田间地头,百姓们虽然艰辛,却充满希望的脸庞,苻坚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景略,你看这,关中沃野,假以时日,必成我大秦,稳固之基。”苻坚感慨道。
王猛颔首:“陛下圣明,根基深厚,方能枝繁叶茂。”
“待东南虎斗,尘埃落定,无论胜者是,伤痕累累的东晋……”
“还是志得意满的,慕容燕国,亦或是两败俱伤……”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图景。
“……那时,才是我大秦,这头养精蓄锐的,西北苍龙……”
“真正露出锋芒,东出潼关,问鼎中原之时。”
苻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豪情涌动。
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大秦的黑旗,将席卷天下。
实现他,“混六合为一家”的理想。
“只是,景略,慕容恪非易与之辈,其志不小。”苻坚仍有,一丝隐忧。
王猛淡然一笑:“慕容恪确是枭雄,然其性多疑,权欲熏心。”
“且燕国内部,胡汉矛盾、宗室倾轧,隐患重重。”
“待其与江东,拼得筋疲力尽,内部矛盾爆发之时,便是我大秦的机会。”
“陛下,为君者,不仅要有,吞吐天地之志,更需有,静待天时之耐心。”
苻坚深深点头,他不再焦虑于,眼前的纷争,而是将目光放得更远。
他信任王猛,如同齐桓公,信任管仲,他相信,在这位旷世奇才的辅佐下……
秉持“内修德政,外王猛志”的方略。
前秦这辆战车,终将碾过乱世的泥泞,开辟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虎踞关中,静观风云。苻坚与王猛的视角,冷静而长远。
他们的棋局,不在这,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在那,即将到来的、重塑华夏格局的,终极博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