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 > 第347章 命名与传承

第347章 命名与传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守山的降生,如同在草北屯这片古老土地上投入了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其带来的涟漪远不止于曹大林一家小小的院落。那洪亮而倔强的啼哭声,仿佛一道宣言,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正式登场,也似乎在为正处于变革中的草北屯注入一股鲜活而原始的力量。

曹大娘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这个小孙子上,抱着不肯撒手,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她按照老规矩,用柔软的旧棉布给孙子打“襁褓”,嘴里哼着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年代的、哄孩子入睡的古老歌谣。春桃虽然身体尚在恢复,有些虚弱,但看着身边那个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四处打量的小人儿,母性的光辉让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柔光里,那是一种混合着疲惫、幸福和巨大满足的宁静。

曹大林更是像换了个人似的。往日里那个沉稳果决、眉宇间常带着思虑的合作社支书,回到家里,面对那个软乎乎、散发着奶香的小生命时,眼神里的刚硬会瞬间化为绕指柔。他会笨拙地学着抱孩子,那双习惯了握枪、挥镐、翻账本的大手,在面对儿子纤细的脖颈和脆弱的小身体时,总是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他会趴在炕沿,久久地凝视儿子睡梦中无意识咂嘴、皱眉、甚至露出浅浅笑意的模样,心里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柔软而澎湃的情感填得满满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抱着这个流淌着自己血脉的小生命,曹大林感觉自己的生命仿佛被延长了,被赋予了更厚重、更具体的意义。他不再仅仅是为自己、为当下的草北屯而活,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更远的未来,那个他将看不到、但他的儿子“守山”将会亲身经历的未来。

给孩子取名,成了屯里的一件大事,也成了曹大林深思熟虑后的一次郑重宣告。

按照屯里的老习惯,孩子取名多是“狗剩”、“铁蛋”之类糙名,图个好养活,或者由家里最有学问的长辈翻翻字典取个吉祥字。曹大林是支书,是屯里公认的“能人”,又是第一个孩子,这取名自然格外引人关注。曹大娘私下里跟儿子商量:“要不,请老会计给起一个?他有学问。”春桃则温柔地说:“你定就行,叫啥俺都喜欢。”

几天后,在给孩子办“洗三”礼(一种北方习俗,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的沐浴仪式)的那个傍晚,家里挤满了前来道贺和帮忙的乡亲。王奶奶、李家嫂子等女人们围着春桃和孩子,说着吉利话;曹德海、老会计、刘二愣子等男人们则坐在外屋,抽着烟,喝着茶,热闹地聊着。

仪式过后,曹大林抱着包裹在红襁褓里的儿子,走到外屋,环视了一下满屋的乡亲,声音清晰而沉稳地说道:“今天,借着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都在,也给咱家小子把名定了。”

众人都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他和他怀里的孩子身上。

曹大林低头看了看儿子熟睡的小脸,又抬起头,目光扫过窗外暮色中巍峨连绵的群山轮廓,语气郑重地说道:“我跟春桃商量了,这孩子,就叫——曹守山。”

“曹守山?”众人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

“守山……守护山林?”老会计扶了扶眼镜,若有所思。

“这名字……有点意思。”曹德海吧嗒了一口旱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

曹大林点了点头,进一步解释道:“对,守护山林。这名字,有三层意思。”

他顿了顿,看着怀中稚嫩的生命,声音里充满了情感和责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