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家园抉择(1 / 2)
曹守山的满月酒席的热闹喧嚣,如同夏日里最后一阵急雨,来得酣畅淋漓,去得也干脆利落。屯里人家家户户分到的红皮鸡蛋吃完了,弥漫在空气里的酒肉香气也渐渐被日常的炊烟和泥土气息取代。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固有的轨道,参园需要精心照料,旅游接待户需要维持整洁迎接零星的客人,田里的庄稼在伏天里拼命吸收着阳光雨露,酝酿着秋天的收获。
然而,一场远比山神祭和儿子降生更为隐秘、却可能彻底改变曹大林个人命运乃至草北屯未来走向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并最终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那天,公社的吉普车再次卷着尘土驶入了草北屯,这次下来的不是文化考察团,而是公社的党委李书记和组织委员老马。他们的神情严肃而正式,直接找到了正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和秋菊、老会计核对账目的曹大林。
简单的寒暄过后,在李书记的示意下,老马拿出了一份盖着红头文件印章的通知,语气郑重地向曹大林宣布了公社党委的一项决定:鉴于曹大林同志在草北屯合作社工作期间表现出来的卓越领导能力、开拓精神和显着成绩(特别是成功带领社员开展多元化经营,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并与国营林场达成重要合作),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并报请上级批准,拟调任曹大林同志到公社管委会工作,担任分管农林水利工作的副主任(副科级),希望他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为全公社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个消息,不啻于一道惊雷,在小小的合作社办公室里炸响。
老会计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账本上,溅开一小团墨迹。
秋菊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就连窗外偶然路过的社员,听到只言片语,也停下了脚步,惊疑不定地张望着。
公社副主任!副科级干部!
这对于一个世代务农、最高只当过生产队长的草北屯人来说,简直是鲤鱼跳龙门般的天大机遇!意味着曹大林将跳出“农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端上铁饭碗,拥有城镇户口,享受各种待遇,社会地位和未来发展的空间,与困守在这山沟沟里将是天壤之别!这是多少农村基层干部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会!
李书记看着沉默不语的曹大林,语气恳切地补充道:“大林同志,公社领导班子对你寄予厚望啊!你在草北屯搞的这几样,很有想法,也初见成效。希望你能把这里的成功经验带到全公社去,帮助其他大队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考验!”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看着曹大林,等待着他的反应。羡慕、惊讶、不舍、担忧……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秋菊和老会计脸上交织。
曹大林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那份调令通知的纸张边缘,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惊喜,反而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思虑。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到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巨大的冲击和其后更为巨大的抉择。
“李书记,马委员,”过了好一会儿,曹大林才抬起头,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沉静,“感谢组织上的信任和培养。这件事……太突然了,能不能……容我考虑几天?”
李书记似乎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理解地点点头:“当然,这是关系到你个人前途和家庭的大事,慎重考虑是应该的。组织上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送走了李书记和老马,合作社办公室里的气氛依旧凝重。老会计捡起钢笔,试图继续算账,却几次写错了数字。秋菊默默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眼神有些飘忽。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整个草北屯。
“听说了吗?公社要调曹支书上去了!当大官了!”
“真的假的?我的天爷!那可是副主任啊!”
“大林这是出息了!咱草北屯也出了个人物!”
“那他要是走了,咱合作社咋办?参园咋办?旅游刚搞起来……”
“是啊,德海叔年纪大了,愣子毛躁,秋菊是个姑娘家……这摊子谁能接得起来?”
屯子里议论纷纷,有为曹大林个人感到高兴的,但更多的,是一种突然失去主心骨般的茫然和担忧。曹大林不仅仅是支书,更是草北屯走出困境、寻找新路的灵魂人物。他若一走,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会不会就此熄灭?
这种担忧,在当天晚上曹德海、老会计、刘二愣子、秋菊等人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曹大林家时,达到了顶点。
曹德海吧嗒着旱烟,眉头紧锁,半晌才吐出一句:“大林,这是好事……个人前程,耽误不得。”
老会计叹了口气:“是啊,机会难得。就是……咱合作社这一摊子……”
刘二愣子直接嚷道:“曹哥,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俺们咋整?那些条条框框,俺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