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公主当年欲占春 > 第162章 晋风楼

第162章 晋风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行!”崔二爷已在心底盘算起如何做才能让崔家获取更大利润,“不过修路还是要让当地官府给撑腰的,到时候……我们给县官塞些银子,请官府出面召集山民来修路。这修路对那些山民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只要稍微给口肉吃,必会有人前赴后继来干活。修山路最是容易出人命的,有官府撑腰,万一出事,小民不敢得罪官府,咱们只要稍微给点银子就能打发。”

听到这话元扶妤眉头一抬,睨着崔二爷的目光带着不悦,但还未到谈修路山民待遇之事,元扶妤不欲与崔二爷多费口舌。

“可等这条古道修通的消息传出去,定会有别的商户通过此道运输货物,一旦途径的商户逐渐多起来,知道山中有大量药材、兽皮,一定会同咱们崔家抢生意,到时候咱们家再收药草和兽皮,价格一定会涨,咱们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崔二爷忧心道。

“这个不是问题。”崔二郎对自己父亲说,“咱们崔家可以提前与山中农户签订契书,而且修路还需要时间,咱们提前将山中那些有了年份药材先收了,等路修通药材运出来,该赚的我们也都赚了,旁人效仿也只能喝汤,再者我们还可以收取过路之资,毕竟这路是我们崔家修的。”

“天下的银子不是一个人能赚完的。”元扶妤打断了崔二郎的话,“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路修好后来往的商人越多,路上需住宿和补给越多,不比收过路之资强?况且……京都二百二十行,哪一行崔家能有话语权?哪一行能给崔家空隙插进去?”

崔二爷和崔二郎两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元扶妤接着道:“这条古道修通之后,来往商人有的是为贩卖货物,有的是买入货物,崔家除了沿途给商人提供住宿、补给之外,还可以提供便利让商人在此处交易,为来往商人提供钱物寄存……”

崔二郎立刻领会元扶妤的意思:“四娘的意思是,此路人人可用,等到来往商人多起来,崔家便可以在此地开设我们在京都开不起来的邸店、柜坊?”

元扶妤颔首:“如此商贩从这条路来往,在我们崔家的邸店、柜坊交易,南来北往倒买倒卖的第一手消息,我们崔家尽可掌握。”

甲水连通川、黔、荆南、淮南、苏州,甚至远至吐蕃……

但凡来京商贩为图快从崔家这条路来往,便可带来各地来的消息,这是元扶妤修路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崔二郎看向崔二爷:“如此一来,京都城中这些商人想知道哪里有好货、哪里价格低廉,少不得通过我们崔家。京都的两百二十行我们崔家插不进去,但路是我们崔家修的,且此道距离京都不远,在这里……我们崔家占据一席地,京都之中便也能说上话了。”

元扶妤点头:“是这个意思。”

崔二郎得到元扶妤的肯定,接着道:“我之前按照四娘的吩咐,在山中走访,发现这山中村落中村民人数不少,这些山民以草药、兽皮从我们崔家换到银子,手中有余钱,我们便可将货物卖给山民。”

崔二郎越想,便越觉得修这条路好处极多。

“所以,这条路要修……便要修宽,修到足以马车通行,银子不必忧虑。”元扶妤对崔二郎说,“过几日,派专人再去勘察一番,算出修这条路大致需要的时间和银钱,给我报个数。”

“行!”崔二郎颔首,“这件事我尽快办,要是修古道的事情定下来,我便再走一趟,先把那些上了年份的草药,还有品相不错的兽皮收到手中。等后面开始修路,那些山民谁来修路,我们便与谁家签契书,他们所有的草药和兽皮……我们都可优先收。”

自然,崔二郎是商户出身不是活菩萨,也会在契书写明,这些山民至少十年之内草药与兽皮只能交给崔家。

如此,日后即便是此路修通,崔家也不担心其他商户与崔家抢了草药兽皮的生意。

修路之事交给崔二郎,元扶妤不必太过操心。

倒是崔六郎前往招隐山读书之事更让元扶妤上心一些。

元扶妤一到崔六郎的院子,就见崔六郎和崔五娘两人坐在树下争辩着什么。

见元扶妤跨进院门,崔五娘站起身:“阿姐!”

面色涨红的崔六郎看到元扶妤也跟着站起身,面色稍霁:“姐……”

“你们俩这是拌嘴了?怎么不收拾东西?”元扶妤问。

崔六郎眉头紧皱不吭声,崔五娘看了崔六郎一眼,上前同元扶妤告状:“阿姐你可管管六郎吧!好不容易得来的读书机会,他却说怕以商户之身偷偷去读书的事会连累家中,说什么也不肯去了……”

“今日我去大理寺,是因端阳节出的那个案子,和你读书无关。”元扶妤走至崔六郎立着的树荫之中,在崔六郎身侧的石凳上坐下,“我们有言在先,你能通过先生的考核,我便助你读书,既让你去读书,自然不会让此事牵连到崔家,你放心去。”

崔六郎看向元扶妤,唇瓣嗫嚅将话吞了回去。

虽然崔六郎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姐姐自小并非长在一处,可自打入京以来这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他的姐姐不是一个会用善意谎言安抚人的。

既姐姐说不会让崔家出事,那必然不会让崔家出事。

崔六郎心安了一些,他道:“我听姐的,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姐你只管派人将我接回来,我绝无怨言。”

“收拾吧,看看还缺什么东西,趁着还早尽快让人去东市备齐了。”元扶妤叮嘱完,对捧着锦盒的锦书招了招手。

锦书捧着盒子快步上前,将盒子递给崔六郎。

“这里有一块砚台和一支笔,是贺你通过了佘先生的考核,还有些散碎银子,虽说你同佘先生一同去招隐山后,怕没机会使银子,但托伺候佘先生的仆从在下山采买日用时,替你捎带一些东西是可以的。”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崔五娘敲了下脑袋,“我还以为我准备的很齐全呢,还是阿姐心细。”

“姐,我多嘴问一句,你从前在太清那个小地方,成日也不出远门,怎么好像对佘先生和招隐山很了解似的?”崔六郎在元扶妤身边坐下,“你是不是,以前偷偷瞒着母亲……在校事府的人掩护下,偷偷溜去招隐山读书了?”

元扶妤抬手在崔六郎脑门上敲了一下:“一天脑子里想什么呢?”

元扶妤当真是在招隐山读过书,否则也不会让崔六郎去。

佘先生是有大才的,年轻时曾在元府教过元扶妤的兄长和元家其他子嗣,后来也教过元扶妤和元云岳。

只是,佘先生带元扶妤和元云岳回招隐山读书时,元扶妤放心不下元扶苎,十分不够义气的将元云岳丢在招隐山回元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