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840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

第840章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永明三年(公元485 年,乙丑年)

春天,正月十一(丙辰日),朝廷任命大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调发南康、庐陵、始兴的军队去讨伐李叔献。李叔献听到风声,赶紧派使者来,请求再多宽限几年,还献上十二队纯银头盔以及孔雀羽毛做的装饰品,但皇上没答应。李叔献害怕被刘楷袭击,就抄小路从湘川回朝了。

正月初三(戊寅日),北魏下诏书说:“那些谶纬图录之类的东西,兴起于夏、商、周三代的末期,根本不是治理国家的正经典籍,只会被妖邪之辈利用。从现在起,所有谶纬、神秘的纬书,一律烧掉,敢私藏的判处死刑!”同时还严厉禁止那些巫师以及民间不符合经典记载的占卜活动。

北魏冯太后写了《皇诰》十八篇,正月初八(癸未日),在太华殿大宴群臣,并颁布《皇诰》。

正月十六(辛卯日),皇上到南郊祭祀,宣布大赦天下。

皇上下诏重新设立国学,祭祀先师时采用上公的礼仪规格。

二月二十四(己亥日),北魏规定皇子皇孙有封爵的,每年的俸禄各有不同标准。

二月二十六(辛丑日),皇上到北郊祭祀。

三月二十二(丙申日),北魏封皇弟拓跋禧为咸阳王,拓跋干为河南王,拓跋羽为广陵王,拓跋雍为颍川王,拓跋勰为始平王,拓跋详为北海王。文明太后下令设立学馆,挑选师傅来教导各位王爷。拓跋勰在兄弟中最为贤能,聪明又好学,擅长写文章,北魏皇帝特别宠爱他。

夏天,四月初十(癸丑日),北魏皇帝前往方山;四月十一(甲寅日),回到宫中。

当初,宋太宗设立总明观来召集学士,也叫东观。皇上因为已经重新设立了国学,五月二十四(乙未日),就撤销了总明观。当时王俭兼任国子祭酒,皇上下诏在王俭的住宅开设学士馆,把总明观的四部藏书都搬过去。又下诏让王俭把家当作官署办公。

自从宋世祖喜欢文章,士大夫们都以写文章为风尚,没人把钻研儒家经典作为自己的事业。王俭从小就喜欢《礼》学和《春秋》,言谈举止都遵循儒家规范,因此士大夫们纷纷响应,重新崇尚儒家学术。王俭编撰朝廷礼仪、国家典章,对晋、宋以来的旧例,没有不熟悉记得的,所以在朝堂上处理事务,决断起来就像流水一样顺畅。每次在博议中引经据典,尚书令、仆射及丞、郎等官员都没人能提出异议。来向他咨询事务的令史常常有几十人,宾客也坐满一屋子,王俭应对自如,分析得头头是道,事情从不积压,无论是发言还是下笔,都文采斐然。他十天回一次国学,监督考试学生,学生们的头巾和试卷摆满庭院,旁边有佩剑护卫和令史,场面十分盛大。王俭梳的是解散髻,簪子斜插着,朝野上下的人都羡慕他,纷纷效仿。王俭常对人说:“江左的风流宰相,只有谢安。”意思是把自己比作谢安。皇上也非常信任依靠他,士人的选拔任用,他上奏的皇上没有不同意的。

六月初十(庚戌日),北魏晋升河南王度易侯为车骑将军,派给事中吴兴人丘冠先出使河南,并且送柔然使者回国。

六月十一(辛亥日),北魏皇帝前往方山。六月十七(丁巳日),回到宫中。

秋天,七月初九(癸未日),北魏派使者去封宕昌王梁弥机哥哥的儿子梁弥承为宕昌王。当初,梁弥机去世,儿子梁弥博继位,被吐谷浑逼迫,逃到了仇池。仇池镇将穆亮因为梁弥机侍奉北魏一向恭敬,同情他的灭亡;梁弥博为人凶狠悖逆,他的部下都厌恶他;而梁弥承深受众人拥护,于是穆亮上表请求接纳梁弥承。北魏皇帝下诏同意了。穆亮率领三万骑兵驻扎在龙鹄,击退吐谷浑,扶立梁弥承后返回。穆亮是穆崇的曾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