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高祖武皇帝十(1 / 2)
尔朱天光攻克平凉的时候,宿勤明达请求投降,可没过多久又反叛了,向北逃窜。尔朱天光派贺拔岳去讨伐他,宿勤明达逃到东夏。贺拔岳听说尔朱荣死了,就不再穷追不舍,回到泾州等待尔朱天光。尔朱天光和侯莫陈悦也从陇地下来,和贺拔岳商量带兵前往洛阳。北魏敬宗派朱瑞去安抚尔朱天光,尔朱天光和贺拔岳就商量,想让皇帝逃到外地,然后另外拥立宗室为帝,于是多次上奏说:“我们真的没有异心,只是希望能面见皇上,来为家族的罪行请罪。”同时又让自己的下属上奏说:“尔朱天光暗中有别的图谋,希望皇上能想出好办法防备他。”
范阳太守卢文伟诱骗平州刺史侯渊出城打猎,然后关闭城门不让他进来。侯渊在郡城南边驻扎下来,为尔朱荣举办哀悼仪式,整顿军队向南进发,来到中山,行台仆射魏兰根半路拦截攻击他,结果被侯渊打败。
敬宗让城阳王元徽兼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管朝廷内外事务。元徽心里觉得,尔朱荣既然死了,他的势力自然就会瓦解,可没想到尔朱世隆等人纷纷起兵,党羽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元徽又担忧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这人忌妒心强,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每次都只和皇帝单独商议事情,要是有大臣献策,元徽就劝皇帝不要采纳,还说:“这些小贼还怕平定不了吗!”而且他对财物很吝啬,赏赐大臣们的东西又少又薄,有时候给得多,中途又减少,还有的给了又要回去,所以虽然花了不少钱,却没让大家感受到他的恩情。
十一月癸酉初一,敬宗任命车骑将军郑先护为大都督,和行台杨昱一起去讨伐尔朱仲远。
乙亥日,任命司徒长孙稚为太尉,临淮王元彧为司徒。
丙子日,把雍州刺史广宗公尔朱天光的爵位晋升为王。长广王也封尔朱天光为陇西王。
尔朱仲远攻打西兖州,丁丑日,把西兖州攻克了,抓住了刺史王衍。王衍是王萧的哥哥的儿子。癸未日,敬宗任命右卫将军贺拔胜为东征都督。壬辰日,又任命郑先护兼任尚书左仆射,担任行台,和贺拔胜一起讨伐尔朱仲远。戊戌日,下诏罢免魏兰根的行台之职,让定州刺史薛昙尚兼任尚书,担任北道行台。郑先护怀疑贺拔胜,把他安排在军营外面。庚子日,贺拔胜和尔朱仲远在滑台东边交战,贺拔胜战败,投降了尔朱仲远。
当初,尔朱荣曾经不紧不慢地问身边的人:“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谁能统领军队?”大家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说:“尔朱兆虽然打仗勇猛,但是他能带的兵最多不超过三千骑兵,再多就会乱套。能代替我的,只有贺六浑(高欢)。”于是告诫尔朱兆说:“你不是他的对手,最终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就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等到尔朱兆带兵向洛阳进发,派使者去召高欢,高欢派长史孙腾去见尔朱兆,推辞说:“山蜀的贼寇还没平定,现在正在攻打讨伐,不能丢下不管,不然会有后患。等平定山蜀之后,我会在黄河对岸和你形成犄角之势。”尔朱兆不高兴地说:“回去告诉高晋州,我做了个好梦,梦到我和先父登上高丘,高丘旁边的地都已经耕种熟了,只剩下马蔺草,先父让我拔掉,我一拔就都拔光了。从这个梦来看,我这次去肯定战无不胜。”孙腾回来报告,高欢说:“尔朱兆都这么狂妄愚蠢了,还敢谋反,看来我不能再长久地侍奉尔朱氏了。”
十二月壬寅初一,尔朱兆攻打丹谷,都督崔伯凤战死,都督史仵龙打开营垒投降,源子恭撤退逃走。尔朱兆带着轻装骑兵日夜兼程,从河桥西渡黄河。之前,敬宗觉得黄河又深又宽,认为尔朱兆不可能一下子就渡过来,没想到当天黄河水浅得还没没过马肚子。甲辰日,刮起暴风,黄尘漫天,尔朱兆的骑兵来到宫门前,皇宫的侍卫这才发觉,赶忙拉弓要射箭,结果箭都射不出去,一下子都逃散了。华山王元鸷,是元斤的玄孙,向来依附尔朱氏。皇帝刚听说尔朱兆南下,打算亲自率领各路军队去讨伐,元鸷劝皇帝说:“黄河有万丈深,尔朱兆怎么可能渡过来!”皇帝这才放下心来。等到尔朱兆进入皇宫,元鸷又阻拦卫兵,不让他们抵抗。皇帝步行出了云龙门外,碰到城阳王元徽骑马逃跑,皇帝多次呼喊他,他头也不回就走了。尔朱兆的骑兵抓住皇帝,把他锁在永宁寺楼上。皇帝冷得不行,向尔朱兆要头巾,尔朱兆不给。尔朱兆在尚书省扎营,使用天子的仪仗和金鼓,在庭院里设置刻漏,还把皇子摔死,侮辱嫔妃、公主,纵容士兵大肆抢掠,杀掉了司空临淮王元彧、尚书左仆射范阳王元诲、青州刺史李延寔等人。
城阳王元徽逃到山南,到了前洛阳令寇祖仁家。寇祖仁一家有三人担任刺史,都是元徽举荐提拔的,元徽觉得有旧恩,所以来投奔他。元徽带着一百斤金子、五十匹马,寇祖仁贪图他的财物,表面上把他收留了,私下却对子弟们说:“听说尔朱兆悬赏捉拿城阳王,抓到的人封千户侯,咱们的富贵来了!”于是吓唬元徽,说官府的人要来抓他了,让他逃到别的地方去,然后派人在路上截杀了元徽,把他的首级送给尔朱兆;尔朱兆也没给他什么奖赏。尔朱兆梦到元徽对自己说:“我有二百斤金子、一百匹马在寇祖仁家,你可以去拿。”尔朱兆醒来后,觉得梦里的事是真的,就突然抓捕寇祖仁,索要金子和马。寇祖仁以为有人告密,赶紧认罪,说:“确实得到了一百斤金子、五十匹马。”尔朱兆怀疑他藏起来了,就按照梦里说的索要,寇祖仁家里原本有三十斤金子、三十匹马,都给了尔朱兆,尔朱兆还是不信,大发雷霆,抓住寇祖仁,把他的头吊在高树上,用大石头坠在他脚上,把他捶打至死。
尔朱世隆到了洛阳,尔朱兆觉得杀皇帝主要是自己的功劳,就责怪尔朱世隆说:“叔父你在朝廷待的时间这么久,耳目应该很广,怎么能让天柱(尔朱荣)遭此大祸!”说着就手按宝剑,瞪大眼睛,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尔朱世隆赶忙低声下气地道歉,这才作罢,从此尔朱世隆心里对他十分痛恨。尔朱仲远也从滑台来到洛阳。
戊申日,北魏长广王宣布大赦天下。
尔朱荣死的时候,敬宗下诏让河西的贼帅纥豆陵步蕃去袭击秀容。等到尔朱兆进入洛阳,纥豆陵步蕃向南进军,兵势很强大,所以尔朱兆没时间在洛阳久留,急忙返回晋阳抵御,让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等人留在洛阳镇守。甲寅日,尔朱兆把敬宗迁到晋阳,自己在河梁监督检查财物。高欢听说敬宗被押往晋阳,率领骑兵向东巡视,想半路拦截,结果没赶上。于是给尔朱兆写信,向他陈述利害,说不应该杀害天子,背上恶名;尔朱兆很生气,没有采纳。尔朱天光带着轻装骑兵进入洛阳,见过尔朱世隆等人后,就又回到雍州。
【内核解读】
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末:北魏的最后挣扎与尔朱氏的末日狂欢。尔朱兆的铁骑踏入洛阳宫门的那一刻,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命运便已注定。从尔朱天光的观望到高欢的隐忍,从城阳王徽的溃败到纥豆陵步蕃的突袭,北方大地在权力真空的漩涡中彻底失控。这段历史像一场加速的雪崩——孝庄帝的努力化为泡影,尔朱氏的暴虐登峰造极,而真正的终结者(高欢)已在暗处磨好了刀。
尔朱氏的“内斗与扩张”:胜利后的分裂伏笔
尔朱兆攻陷洛阳,看似是尔朱氏集团的巅峰,实则暴露了其“靠暴力凝聚、因利益分裂”的致命缺陷。
--尔朱兆的“暴发户式统治”堪称军阀丑陋的缩影。他将孝庄帝“锁于永宁寺楼上”,连御寒的头巾都吝啬给予;扑杀皇子、污辱嫔御、纵兵大掠,用最原始的暴力宣泄愤怒;甚至因一梦就虐杀寇祖仁(“悬首高树,大石坠足”),其残忍与愚昧刷新了乱世下限。这种统治毫无合法性可言,只能靠恐惧维系,而恐惧终将催生反抗。
--尔朱氏内部的裂痕在胜利后迅速扩大。尔朱兆指责尔朱世隆“令天柱受祸”,按剑瞋目的姿态,暴露了边镇军阀与洛阳派的矛盾——兆代表的“军事嫡系”鄙视世隆等“朝堂派”的“软弱”,世隆则怨恨兆的“蛮横”。尔朱天光“轻骑入洛即还”,更暗示着关陇势力的离心。这个靠尔朱荣个人权威维系的集团,在失去核心后已沦为松散联盟,为高欢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