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记忆实体(1 / 2)
“记忆调和”计划的成功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张帅帅的量子监测系统首次捕捉到一种超越传统信息维度的异常波动——这些波动不再遵循经典的数据传播规律,而是像某种“记忆幽灵”般在认知场域中自发凝聚。
(一)认知奇点的警兆
异常始于多个“记忆锚点”终端同时记录的诡异现象:
在江西某中学的沉浸式教育舱,当播放银行大厅事件全息影像时,危暐的虚拟形象突然脱离程序设定,对观看的学生说出剧本外的台词:“你们真以为能关住我?”
杭州某数字博物馆的互动屏上,老赵的影像在无人操作时自发重复被推倒的瞬间,地面裂纹如蛛网般蔓延至现实墙体。
更令人不安的是,三地记录到的异常波动经沈舟解码后,呈现出完全一致的量子纠缠特征。
“记忆正在获得质量。”张帅帅指着量子干涉仪上起伏的曲线,“当足够多的人对某个记忆片段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这些精神能量正在认知空间形成拟态实体。”
魏超从国安档案库调取的密档证实了这个推断:上世纪七十年代某次群体性事件后,事发地长期残留着“愤怒场域”,导致周边居民持续出现攻击性增强的现象。当初的“织网者”正是利用这类原理,试图制造可控的记忆实体。
(二)危暐的复生
危机在满月夜爆发。福州精神病院的监控显示,已成植物人的危暐病房内,医疗器械的读数突然剧烈波动。当值班医生赶到时,看见轮椅上的躯体正在虚化,而空气中凝结出半透明的“青年危暐”——这个由集体记忆中的恐惧与愤怒孕育的实体,对着监控镜头咧开没有温度的冷笑。
“认知污染达到阈值了。”曹荣荣看着实时传输的画面,“人们对银行大厅事件的恐惧,正在给这个记忆实体供能。”
更棘手的是,这个被称作“V型实体”的存在具备跨媒介跳跃能力。它先后出现在:
某视频平台的弹幕池,化作血流成河的动态表情包
多个城市的户外全息广告牌,重现当年施暴场景
甚至侵入幼儿教育节目的插画,把太阳涂成血红
(三)收容突围
常规手段对记忆实体完全无效。当特勤队员试图拘捕广告牌上的实体时,他们的防护服自动播放起银行大厅的监控录像,导致六名队员当场精神崩溃。
“它在利用我们的记忆反噬我们。”鲍玉佳在紧急会议上指出唯一突破口,“必须用更强大的记忆能量进行对冲。”
团队决定启动风险极高的“记忆收容”计划:
架构师张帅帅搭建量子记忆牢笼,用区块链技术将银行大厅事件的正向记忆编码成能量栅栏
叙事师梁露录制“反叙事频率”,由当年在场群众共同朗诵建设性对话
共鸣师马强创作《光明碑文》系列画作,在全球七个主要城市同步展出
当V型实体再次出现在上海外滩的巨幕时,整个浦东新区的公共屏幕突然同步切换。数百万市民看到:
老赵的女儿捧着父亲的工作证讲述“规则的意义”
鲍玉佳与当年其他见证者手挽手组成人链
区块链生成的无数光点从每个屏幕涌出,汇聚成金色的防护网
实体在嘶吼中逐渐透明,却突然分裂出数以千计的碎片,投向不同数字终端。
(四)镜屋迷局
撤退到备用指挥中心的团队发现,他们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每个成员都开始遭遇定制的记忆袭击:
陶成文的战术平板不断重播他当年未能阻止的各类悲剧
沈舟的增强现实眼镜里,所有数据流都化作指责他的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