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年夜饭的定制

第三百五十二章 年夜饭的定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邢成义放下手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里,让他清醒了不少。他抬头看了看通往火车站的方向,路灯下的积雪泛着冷光,仿佛在催促他踏上归途;又转头望向餐馆的灯火,那点光在寒夜里显得格外温暖,像兄弟们期盼的眼神。他攥了攥拳头,拨通了庄传鹏的电话:“庄哥,我回去。”

“真的?成义,太谢谢你了!”电话那头的庄传鹏声音瞬间亮了起来,满是感激,“你在哪?我让张可去接你!”

“不用,我自己坐车回去,半小时就到。”邢成义挂了电话,转身走向公交站,帆布包在肩头晃了晃,里面的虎头鞋针脚细密,变形金刚的棱角隔着布料,仿佛能感受到一丝温热的情谊。

回到餐馆时,后厨的灯还亮得刺眼。庄传鹏正站在门口等他,羽绒服上落了层碎雪,看到他进来,立马迎上来握住他的手:“成义,你可算回来了!你不知道,刚才华哥还说,没你蒸的馒头,明天客人得失望一半。”

“庄哥,别客气,都是应该的。”邢成义笑了笑,刚说完,就听见后厨传来魏玉华的大嗓门:“是成义回来了?快进来搭把手!这碗碟堆得都快成山了!”

他快步走进后厨,果然看到满池的碗碟冒着热气,王霞正低着头用钢丝球擦拭灶台的油污,石杰新则盯着卤锅,眉头微蹙地调整火候,卤汤咕嘟咕嘟地冒泡,醇厚的香气漫得整个后厨都是。张可看到他,眼睛一亮,手里的抹布都掉在了地上:“成义哥!你真的回来了!太好了,我切的土豆丝总粗细不一,石师傅刚还说我呢!”

邢成义捡起抹布递给张可,撸起袖子:“华哥,我来洗碗。霞姐,灶台擦完我来帮你揉面,明天的馒头还得提前发面。”

“你刚回来,先歇会儿吃口热的!”王霞直起身,抹了把额角的汗,鬓角的碎发都被浸湿了,“庄哥给你留了饭菜,在保温箱里呢,有你爱吃的回锅肉。”

“不了,先干活。”邢成义已经走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冷水溅在手上,他却毫不在意,“早干完早踏实,明天客人多,别耽误了。”

石杰新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手里的长柄勺轻轻搅动着卤锅,卤汤泛起细密的油花:“小邢,这卤汤得盯紧了,火大了肉柴,火小了不入味,跟做人一样,得有分寸。你看这鸭头,要在汤里‘浸’够时辰,才能吸满卤汁,咬一口从皮到骨都是香的。”

“知道了石师傅。”邢成义一边洗碗,一边应着,余光瞥见石师傅正用筷子夹起一块卤牛肉尝了尝,又往锅里加了半勺冰糖,“您教我的‘三浸三煮’,我都记着呢,还有放调料的顺序,先放八角桂皮,再放葱姜,最后加酱油冰糖。”

这一夜,后厨的灯亮到了后半夜。邢成义洗完碗,又帮着王霞揉面发面,他把酵母水倒进面粉里,手掌用力按压、折叠,面团在他手里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王霞在一旁切南瓜,蒸熟的南瓜捣成泥,金黄的色泽看着就暖人。“你这揉面的力道就是足,”王霞笑着说,“我揉的面总不如你的筋道,蒸出来的馒头也没那么松软。”

“霞姐,您是没掌握窍门,”邢成义手上不停,“揉到面团表面能拉出薄膜,醒发的时候盖块湿布,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好吃。”他看着面团在盆里慢慢膨胀,就像他此刻复杂的心绪,有对家人的愧疚,有留下帮忙的踏实,还有一丝对未来的笃定。庄传鹏进来好几次,都被他劝了回去:“庄哥,您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呢,明早还得您盯店。”

第二天天不亮,窗外还是一片漆黑,邢成义就醒了。宿舍还是老样子,他的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桌上的菜谱笔记本还摊在昨天的页码,上面用红笔圈着卤鸭头的配方。他洗漱完走进后厨时,石杰新已经把卤鸭头下锅了,锅里的卤汤冒着热气,香气顺着门缝飘出去,引得早起的客人趴在玻璃门上张望,嘴里念叨着“这味儿真香,肯定是石师傅的卤味”。

“醒了?快来帮忙捞鸭头。”石杰新指了指卤锅,“这锅是给早市备的,得趁热捞出来沥干,不然卤汁泡久了会咸,口感就差了。记住,捞的时候要轻,别把鸭头的皮弄破了,卖相也重要。”

邢成义拿起漏勺,小心翼翼地把卤鸭头捞出来,一个个码在铺了油纸的盘子里,红亮的色泽裹着一层薄油,浓郁的香气直冲鼻腔。他想起第一次跟着石师傅学做卤味的样子,那时候他总把盐放多,卤出来的鸭头又咸又苦,石师傅也不恼,只是让他把卤汤加水稀释,又加了些冰糖中和,说“做菜和做人一样,要懂得调整,不能一根筋”。

“成义哥,馒头该蒸了!”张可端着发好的面团跑过来,脸上沾了点面粉,像只小花猫,手里的面盆都快端不住了。

“来了!”邢成义放下漏勺,走过去接过面团,熟练地揉匀、切块、塑形,一个个圆滚滚的馒头很快就摆满了蒸笼。他打开蒸锅,蒸汽“腾”地涌上来,模糊了他的眼镜,也模糊了窗外的寒雾。蒸笼里的馒头慢慢变大,雪白的颜色透着淡淡的南瓜黄,香气也渐渐弥漫开来。

早上七点,餐馆正式开门,客人蜂拥而入。“小邢师傅,还是你做的南瓜馒头!我就说昨天没白等!”熟客李阿姨笑着招手,手里还提着刚买的对联和福字,“我家小孙子就爱吃你做的馒头,说比蛋糕还甜,昨天来没吃到,今天特意早来半小时。”

“阿姨,您慢用,这是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邢成义端上馒头,又递了双筷子,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想起红梅说的,人汐也喜欢吃甜丝丝的东西,等回家了,一定要给她蒸一大笼南瓜馒头,再在上面点个红点,像过年的福字。

李阿姨咬了一口馒头,满足地叹了口气:“还是这个味儿!松软香甜,不粘牙,小邢师傅,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对了,我儿子明天从外地回来,我再来订两笼,让他也尝尝。”

“好嘞阿姨,我明天给您留着!”邢成义应着,又转身去端卤鸭头,刚端到桌上,就听见客人赞叹:“这卤鸭头看着就香,色泽红亮,肯定入味!”

中午的生意更是火爆,大厅里坐满了人,还有客人在门口排队,队伍都排到了马路边。邢成义穿梭在大厅和后厨之间,端菜、收碗、偶尔还要帮着魏玉华切菜,他的脚步飞快,却稳稳当当,每一盘菜都摆得整整齐齐,没有洒出一滴汤汁。魏玉华看他实在忙不过来,把他拉到一边:“歇五分钟,喝口水!再这么跑,腿都要断了!”

邢成义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抹了把汗,额前的头发都贴在了脸上:“华哥,没事,我年轻,扛得住。你看那桌客人还等着呢,我先去端菜。”那桌客人是一家三口,孩子正哭闹着要吃馒头,邢成义赶紧端了一笼过去,笑着对孩子说:“小朋友,快吃馒头,吃完了长得高高壮壮的。”

孩子立马不哭了,抓过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孩子妈妈笑着说:“真是谢谢你,小师傅,你做的馒头太受欢迎了,我们家孩子平时都不爱吃饭,就爱吃这个。”

“不客气,您慢用。”邢成义笑了笑,转身又冲进了后厨。

他刚转身,就看到庄传鹏拿着一个保温杯走过来:“成义,先喝口姜汤,驱驱寒。你这几天别太拼,身体是本钱,要是累倒了,店里更转不开。”

邢成义接过保温杯,暖意从手心传到心里,喝了一口,辛辣的姜味带着甜味,驱散了身上的寒气:“谢谢庄哥,我没事,歇这一会儿就够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像打仗一样。腊月二十过后,年味儿越来越浓,客人也越来越多,有办年货的,有全家聚餐的,还有返乡前特意来吃一顿卤鸭头的。邢成义每天天不亮就到店,半夜才回宿舍,忙得脚不沾地,可他却觉得格外充实。

石杰新看他累得眼睛都红了,就趁休息的时候教他调卤汤的新配方:“这是我琢磨了好几年的,加了点陈皮和山楂,解腻,还能提鲜。你记下来,陈皮要泡软了刮去白瓤,山楂要去核,不然会苦。”他一边说,一边把晒干的陈皮递给邢成义,陈皮的清香混着卤汤的浓香,格外好闻。

邢成义赶紧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着,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嘈杂的后厨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知道,石师傅这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教给了他,这份情,比什么都重。他试着按照新配方调了一锅卤汤,卤出来的鸭头果然多了一丝清新的香气,客人都说“这卤鸭头越吃越香,不腻口”。

王霞则总在口袋里揣着水果糖,趁他歇脚的时候塞给他一颗:“含着,补充点糖分,别低血糖了。你看你,这几天都瘦了,颧骨都突出来了。”她还特意给邢成义缝了个布套,套在保温杯上,说“这样拿着不凉手,你天天端菜,手别冻着了”。

张可也越来越能干,在邢成义的指导下,切菜越来越均匀,蒸馒头也像模像样了。他总跟在邢成义身后,一口一个“成义哥”,眼里满是崇拜:“成义哥,你教我的切土豆丝技巧太好用了,石师傅今天还夸我了!等我学会了你所有的手艺,你再回家好不好?”

邢成义揉了揉他的头,笑着说:“等你能独当一面了,我就回家。到时候,你可得好好帮庄哥盯着后厨,尤其是卤锅,不能离人,火大小要随时调。”

每天晚上收工后,邢成义都会给红梅打个电话。红梅的声音总是很温柔,会告诉他家里的事:“人汐今天学会叫‘爸爸’了,对着你的照片叫了一下午,声音软乎乎的,特别好听。”“爸妈今天去赶年集了,给你买了件新棉袄,深蓝色的,说你在北方冷,穿这个暖和。”

每次挂了电话,邢成义都会坐在宿舍的窗边,看着窗外的寒夜,心里暖暖的。他把兄弟们送的礼物摆放在桌上,虎头鞋的眼睛绣得圆溜溜的,变形金刚的关节能灵活转动,卤鸭头的调料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些都是他在这座城市里最珍贵的财富。

腊月二十八那天,店里的生意达到了顶峰。从早上到晚上,客人就没断过,邢成义蒸了一笼又一笼的馒头,蒸笼叠得比他还高;端菜端得胳膊都酸了,可看到客人满意的笑脸,又浑身是劲。有个在工地上干活的大哥,一下子点了十个卤鸭头,笑着说:“小师傅,我明天就回老家了,特意来吃你家的卤鸭头,带在路上当干粮,让家里人也尝尝这味儿!”

邢成义给他装鸭头的时候,特意多放了两包卤汁:“大哥,路上吃的时候加热一下,拌着卤汁更入味,新年快乐!”

大哥笑得合不拢嘴:“谢谢你啊小师傅,你这人真实在!明年我还来吃你做的鸭头!”

直到晚上十点,最后一位客人走了,邢成义才瘫坐在椅子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魏玉华递给他一瓶冰水:“喝点,解解渴。今天可真是把人累坏了,光馒头就蒸了二十笼,卤鸭头卖了一百多个。”

邢成义接过水,喝了一口,看着收拾干净的后厨,不锈钢的灶台擦得锃亮,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看着兄弟们疲惫却满足的笑脸,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石杰新正把剩下的卤汤过滤干净,装进大桶里:“这卤汤是老底子,越熬越香,明天再加新料,味道更足。”王霞在给张可讲解怎么判断面团的醒发程度,张可听得格外认真,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记着。

庄传鹏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成义,这是这几天的工资和补贴,你收下。哥知道你想家,再撑两天,等过了腊月三十,客流量少了,哥一定让你回家,到时候给你买最快的票,再给你包个大红包。”

邢成义接过信封,捏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抬头看向庄传鹏,又看了看石杰新、魏玉华、王霞和张可,笑着说:“庄哥,谢谢你们。有你们这些兄弟,真好。”

寒夜依旧,窗外的风还在“呜呜”地刮着,可后厨里的卤香却越来越浓,像一份沉甸甸的情谊,温暖着这座寒冷的城市,也温暖着邢成义的心。他知道,只要兄弟们还在,只要这份卤香还在,他就不会孤单。而回家的路,虽然晚了一点,却一定会铺满温暖和期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