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233章 三路告急,明倭海战

第233章 三路告急,明倭海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不仅是一种物理攻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攻击,对于那些舍家武士来说,他们拼死拱卫着大名,可前来登城的就是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即便这些人不是死于他手,也是死在了他面前,如此景象,只要是个人都会精神崩溃。

而对于攻城方来说,这些百姓也会因此怨恨上城内的守兵,毕竟,明军抵达之时已经尝试过劝降,是城内他们的亲属选择拒绝投降。

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形同于背叛了他们,倭国百姓可不会有什么大局观,在他们眼中,没有侵略者和守卫者一说,只有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两种观点。

明军虽然是来征战,可却没有烧杀抢掠,反之倒是他们亲属坚决不降要送他们去世。

如此两相对比之下,倭国百姓对城内自己亲属怨恨便远超明军,每次被裹挟登城攻击之时,往往伴随着最恶毒的诅咒。

这种精神攻击让倭军感到窒息,可这时他们却不能轻慢,因为在他们的亲人后面,藏着大量明朝的火枪手,稍不注意,他们就会遭到枪杀。

所以几乎在明军进攻的每一天,都会有大量武士崩溃自杀,进而导致防守出现空缺,被明军彻底拿下。

在这种进攻方式之下,九州九藩相继陷落,位于周边海盗,还盘踞着少量倭寇难以剿灭。

而这时,张辅收到了朱棣下令东进的消息,随后便即调集兵马北上,向着博多方面进军。

同一时间,位于信浓的镰仓公方足利持氏率军出击,宣称足利义持杀母囚弟,倒行逆施,招惹天军,号召各方诸侯倒幕。

关东平原这一重要的粮食产区宣告脱离幕府统治,朱高燨又令兵马攻打尾张、伊势等地。

霎时间,倭国东西两面三路告急,幕府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面对此状,足利持氏急忙下令,让一色义贯的兄长一色义清率领兵马回援,同时调令,越后守护上杉房方围攻足利持氏。

眼见明军两路大军朝着京都开进,足利义持并没有投降,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投降已经晚了。

如果说他在明军进军开始就投降,那或许还能保住他幕府将军的地位,但现在,随着足利持氏一降,明军就有了替代品。

为了保证这一战的战果,明军势必会扶持足利持氏上位,足利持氏上位之后,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

所以现在他不能降,也不敢降,眼见明军从东西两路逼进京都,足利持氏便派遣细川氏家族细川持元率军南下抵抗朱高燨的偏军,又令京极一家的京极持光,率领船队越海西进,试图攻击大明军后路,切断明军的后勤补给。

两军船队在倭国南边的大隅海峡遭遇,进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海战,其中明军一共战舰五十余艘,护卫着二十四艘运粮船。

而倭国海军一共有战舰一百七十余艘,其余大小船只无数,结果却被大明海军一战而破。

这是因为两方战舰数量虽然不对等,可大明朝的船只规模却大,主力舰为三艘千料战船,每一艘都搭载了十二门琼州加农炮。

这些战船每一艘都长达二十来米,行在海上,虽然算不上如履平地,却极为平稳。

与之相比,倭国海军主力舰不到十艘,长者虽然能达到二十米,可却没有没有龙骨,没有肋板,形制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体积而已。

这是因为,即便没有琼州的存在,此时大明的造船业也是世界顶尖级别,倭国却只是一个岛国,压根没有多先进的造船术,即便有,也是在几百年前从唐宋时期传到倭国的造船术。

所以明军战船打倭国战船,那就是叫青壮年去捶老登,更别说明军战船还搭载着先进的加农炮,倭国只能用弓箭应对。

因而一场大战之后,倭国海军折损过半,只余少数船只逃回了濑户内海,其余兵马全军覆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