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马歇尔计划落地(2 / 2)
自己的部下有疑问,科曼当然知无不言,快速的结束了一下,关于东方大国改朝换代百分之五十人口升天的历史记载。
要是上头了,百分之五十人口都不够,要是参与对决的势力只有两三个,情况还好这么一点。
要是参与的势力多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损失可拦不住,像是三国时期都算是已经恢复了一些,魏蜀吴三国之前,十八路诸侯那段时间,随便一个州或者一个郡都觉得天命在我,那真是要命。
隋末也很吓人,要知道天策上将属于一己之力带飞大唐,从唐朝建立到击败各路优质中年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一统天下。
隋炀帝真应该感谢天策上将,挽救了自己的风评,不然隋朝就是一个注定比晋朝评价还低的朝代。
“以我们自己为例,大革命之后,很快拿破仑开始了扩张,苏联其实在二战爆发之前,也用了一段时间恢复帝俄的版图。所以动机上有这个条件,大规模内战之后会锻炼出来一批能征善战的军队,他们不一定惧怕战争。”
科曼出了朝鲜半岛可能是开始那个,法属印支应该在之后的结论,“要做好准备,在五年内要尽可能的使用当地的资源,让本土恢复甚至有所发展,海外省也有很多需要的资源在这,赤道非洲现在条件太差,我们也需要时间开发,西贡这些华人富豪,我之前已经和他们谈过,到时候也会像是帮助我一样帮助你。”
不出意外,西爪哇的法军和越南国民军马上就会撤离,带着从西爪哇包括但不限于清真寺搜刮的财富,返回法属印支。
至于剩下的事情荷兰人自己负责,法国已经仁至义尽了,三分之一个爪哇岛问题法国已经解决了,还指望都让法军解决?那又不是法国的殖民地。
“当前在法属印支的努力,是为了给国家争取时间,我们肯定要尽快完成对法属非洲的整合,整合就需要资源,需要投入。可国家的财政又只有这么多,就只能在这里想想办法了,迁移一批移民去马达加斯加也是这个目的。”
“长官的意思是,现在就是用军人的命为本土和非洲的整合争取时间。”勒菲弗尔张了张嘴道,“为了国家总是要有所牺牲。”
现在勒菲弗尔怀疑,科曼刚刚介绍另外一个国家内战的死亡数字,其实就是借着东方大国的例子,侧面告诉勒菲弗尔,要对法军在法属印支的坚持,所导致的伤亡有一个心理准备。
当然是这个目的,不然还有别的目的么?
法国是不会学习一声不吭从英属印度跑路的英国,肯定要打过一场才谈撤走的事情。
科曼现在只想避免奠边府这样的丢脸时刻,要是法军真的在奠边府被围了,他可能会效仿隋朝摧毁邺城那样,把河内当做是倒霉蛋。
这样的话对大家都不好,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也会受损。
“你知道就好了。”科曼觉得临阵磨枪的效果已经达到,“我会向你申请堤岸军事法庭执行庭长的职位,可惜军衔差了一些,不然就不只是执行庭。堤岸还是人口太多了,我们目前的军衔无法胜任。”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科曼肯定要帮助一批和自己年龄相似的战友,最好是青年师出身,范围扩大的话,第一集团军出身,在扩大就是叙利亚移民。
这么一想不也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浙江籍、黄埔系的翻版么?他其实也有做常公的潜质。
科曼在帮助勒菲弗尔对接堤岸华人富豪的时候,巴黎的一阵风终于到达了法属印支,社会党政府垮台,人民共和运动推选舒曼组阁,法国总理,现在经过上一任社会党总理的改革,也可以叫做部长会议主席舒曼走马上任。
舒曼上任的头等大事就是执行马歇尔计划,上任之后的舒曼成立了专门机构来管理援助资金,并将其纳入国家预算,这个机构由莫内领导。
这也是华盛顿再三要求的,舒曼为此进行了妥协,答应了美国的条件,同时加入其他受援国共同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上台的舒曼立刻召开了国民议会会议,对马歇尔计划的资金分配进行了讨论,第一大项是投资于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基础工业。
第二大项是修复和现代化铁路、港口和公路网络,这是经济运转的动脉,这一项包括了地中海铁路连接计划的拨款。
第三大项则是能源进口和粮食进口的资金,两者占比为百分之三十。
在另外一个世界,法国的马歇尔计划资金,主要是用来进口能源,光是石油进口就占据了总金额的百分之三十,科曼还是做出了一点贡献,牺牲了一些东南亚也包括印尼人,完成了法国对马歇尔计划资金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