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明王朝1627 > 第174章 关于申韩之术,其实朕也……略通一二

第174章 关于申韩之术,其实朕也……略通一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74章关于申韩之术,其实朕也……略通一二

朱由检看向众人,微微一笑,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朕登基以来,屡次提及加红」、加绿」,诸卿心中,或许都有猜测吧?」

「其实并非朕有意遮掩,实是所筹划的方案一直未能定稿,故而才语焉不详。」

「但如今,总算是有了一份草案,虽还未到最终定稿之时,却也可以提前与诸位爱卿通通气了'

他没有亲自解释,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身旁垂手而立的高时明。

「高伴伴,你来说说罢。」

「遵旨。」

高时明应声出列,手中拿出了一份文稿。

他走到殿中,先是对著御座方向躬身一礼,而后才面向群臣,朗声开口。

「臣奉陛下诏令,领新政考成一事,与内阁次辅李国普、吏部尚书杨景辰,一同试行、讨论此红绿之法,磨合月余,方有今日这份初步草案。」

他顿了顿,让众人有时间消化这开场白。

「所谓新政考成,有别于过往吏部考成,乃是并行之法。」

「何谓并行?即新政考成,与吏部考成,双轨并行也!」

高时明抬起头,扫视众人。

「举例言之,若一位官员,当年吏部考成为'上上」,按过往制度,可升四品。」

「倘若其身上又有加红五道,便可在此基础上,直升从三品。」

「若有加红十道,则可直升正三品!」

「故加红十道,抵官一品。」

高时明扫了一眼众人,微微一笑道。

「以陛下言之,国朝衰弊,正是用人之时,能为新政者,必是清廉勇介,一心为国者,不可使长沦下察,必定要使其能脱颖而出也。」

此言一出,宛如一滴冷水落入滚油之中,整个武英殿瞬间骚动起来。

加红十道,抵官一品!

这是何等恐怖的晋升速度!

这某种意义上意味著新政中人的普升速度是旁人的两倍、甚至可能是三倍!

殿中群臣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已经身负「红名」的官员。

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次辅李国普,登基时以谏言加红一道。

然后户部尚书郭允厚,武英殿议事的时候加红一道。

不过,这两人或许难以作为参照。

彼时陛下初初登基,关于红绿赏罚或许还没想得那么清楚。

但紧跟著,便是京师新政的顺天府尹薛国观一系、整顿内宫厂卫的田尔耕、曹化淳等人,这就是切切实实和新政绑定的了。

骆养性坐在小板凳上,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在胸膛里疯狂地跳动。

他死死地盯著高时明,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他几乎都要忘记了,自己上过京师盗贼疏。

那可是承天门上黄纸红字,御笔悬赏的加红五道之事!

但陛下当时说这事还不到时候,要往后放放——

那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自己如今身在秘书处,到时候这事还会是自己来做吗?

如果不是,他上过经世公文能不能分上几道?

五花八门的想法,只是瞬间就涌上了骆养性的心头。

只一瞬间,他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高时明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一笑,继续抛出更重磅的消息。

「加红之赏,旨在激励。然则,对于如黄阁老这般已然位极人臣者,加红又该如何叙功?」

这个问题,也正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黄立极已是内阁次辅,再往上已经升无可升。

难道用这个去换三公、三孤的加衔?

那这未免有些太弱了。

可若是封爵——

这恐怕又算不上什么奖赏了。

高时明没有让众人猜测太久。

「陛下有旨,新政各官身上所被加红,一经升迁,便各自扣除。」

「但其累计所得之加红,司礼监档房之中,却会一一记录在案,永不磨灭。」

「那么,此等累计之功,又有何用?」

他清了清嗓子,才一字一顿地说道。

「累计加红十道者,可转为金纹」一道!」

「而累计金纹十道者——」

高时明微微一顿,声音陡然拔高。

「可入——议爵之列!」

「只需再有大功一件,至少,便是伯爵之赏!」

「累计金纹百道者,则必为公侯之赏!」

「哗」

如果说刚才的「加速晋升」只是让官员们骚动,那么此刻的「议爵封侯」,则彻底引爆了全场一但这份骚动显得有几分奇怪。

那些站在权力顶端的文臣勋贵们,此刻纷纷皱起了眉头。

勋贵们的抗拒是显而易见的。

大明勋贵能掌的事权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的位置,如果大量涌入新的勋贵,他们事权肯定要更弱了。

而文官们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封爵,固然是天大的荣耀。

可一旦封爵,便要转入勋贵班列,身上所兼的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实权差事,便要尽数卸下。

为了一个可能只是流爵的伯爵之位,放弃手中足以权倾朝野的权柄,这笔帐,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

毕竟走到文臣尽头,各种加衔、兼领俸禄之下,其俸禄其实和伯爵也差不了太多了。

一时间,殿内气氛变得无比微妙。

高时明仿佛没有看到众人各异的神色,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亦知诸卿所虑。故而特意言明,此所谓伯爵、公侯之赏,只是一个功劳的量度。」

「若议功之时,卿愿取爵位,则取爵位。若不愿,亦可折算为等同之俸禄,或是以此为凭,议入孔庙陪祀,议入凌烟阁排位!」

此言一出,那些顶级文臣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孔庙陪祀!凌烟阁留名!

这对于他们而言,比之一个虚无的爵位,诱惑力要大得多!

李国普忍不住抬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御座上神情淡然的年轻帝王。

金纹十道——

他想起自己身上那仅有的一道加红,不由得有些啼笑皆非。

也罢,也罢。

于我而言,孔庙也好,凌烟阁也罢,又与我何干?

有此圣君在上,有这轰轰烈烈的新政,我李国普之名,已然注定要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他心念通达,再次垂下眼帘,心如止水。

「赏已说完,当言罚。」

高时明的声音转冷。

「加红、加金者,赏也。与此相对,加绿者,罚也。」

「与加红不同,一切加红加金之事,只通行于新政官员之上。」

「而加绿之罚,则通行于我大明,天下所有官吏之间!」

群臣心中一凛。

「身上若有加绿,则唯有入新政中来,做加红之事方可与之充抵。」

「加绿一道,停升一年。加绿三道,降一级调用。加绿五道,冠带闲住。」

「加绿十道者——剥夺其出身功名!」

「不仅如此,若背绿之后,仍不思奋进,那么第二年,便自动加绿二道,第三年,自动加绿四道,以此类推,直至罢官为止!」

「此乃专治殆政懒政之策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