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02章 包玉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202章 包玉刚(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文山眼神一亮,但随即说道:“陈生,改划申请流程长,变数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费用也不低,依据现行商业用地价值计算,补地价可能是个天文数字。”

“我知道。”陈秉文点点头,“正因为它难,才要第一时间启动。

先去咨询,搞清楚流程、可能的阻力和最关键的费用估算。

我们需要一个确切的数字。

如果现在补地价太高,我们可以先压着,等地价回落。

但申请必须先递进去,占住位置,表明我们的开发意图。

这件事,要有专人长期跟进。”

“明白。我会亲自盯紧这件事,尽快拿到初步估算。”

方文山郑重道。

“很好。”陈秉文站起身,“青州英坭是我们第一个完全控股的上市公司平台,必须把它打造成一个样板。

整合要快,动作要狠,目标要明确。

只有一切完成后,才能反向收购陈记食品,让陈记借青州英坭的壳上市。”

“明白。”方文山郑重记下,“我会立刻组建团队,进驻青州英坭,一周内拿出初步报告。”

“嗯。”陈秉文点点头,“只有把青州英坭彻底消化,让它变成一个干净、有价值的壳,未来反向收购陈记食品,实现整体上市,才能水到渠成。

这是我们资本布局的关键一步。”

“我明白其中的分量,陈生。”方文山神色肃然应道。

“还有一件事,”陈秉文补充道,“以糖心资本的名义,联系几家关系好的财经媒体,放点风声出去。

强调我们拿下青州英坭后,将专注于自身业务整合和地产开发,短期内没有其他重大收购计划。”

方文山笑道:“陈生。你这是要麻痹他们,减轻他们对我们在和黄方面动作的警惕啊!”

“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现在沈弼和李家成的注意力肯定都集中在和黄上,我们正好趁机消化青州英坭。”

陈秉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棋局已经到了中盘,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沈弼想稳扎稳打,李家成想步步为营。

而他,则要不断地出奇招,打乱他们的节奏,在他们之间钉入楔子,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不过,汇丰董事会和李家成的动向提醒他,不能只被动应对。

汇丰作为准央行,影响力巨大,与其完全在暗处,不如尝试在其董事会内寻找一个信息渠道或潜在盟友。

他脑海中闪过几个人选,最终停留在包玉刚身上。

汇丰董事会里,沈弼、施雅迪、纽璧坚等都是英资大班,唯有包玉刚是华人董事,且正面临航运业低潮,或许有契机接触。

一个计划在陈秉文脑中迅速成形。

他需要接触包玉刚,不是简单的拜会,而是需要在一个足够私密、足够自然的场合,进行一次能真正触动对方的交谈。

而高尔夫球场,无疑是港岛顶尖富豪们最常用的社交和谈判场所。

想到这,陈秉文按下内部通话键:“阿丽,进来一下。”

秘书阿丽很快走了进来。

“陈生。”

“帮我准备一套高尔夫球具,要最好的。”陈秉文吩咐道,“另外,约一下环球航运的包玉刚爵士。

就说陈记食品的陈秉文,久仰爵士大名,想请教一些关于远洋运输和国际贸易的问题,看他什么时候方便,一起打场球。”

“好的,陈生。”阿丽应道,随即有些为难,“不过.东西可能比较多,我想从行政部叫个人陪我一起去,帮忙拿一下东西。”

“可以,你去安排。”陈秉文随口应道。

吩咐完后,陈秉文开始仔细回忆并梳理前世记忆中关于79年下半年全球航运、石油市场以及包玉刚本身的关键节点信息。

他要借用这些信息打动包玉刚这位航运巨头。

行政部里,关佳慧正有些心不在焉地整理着文件。

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比同龄人更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经济压力,虽然得到这份实习工作让她暂时松了口气,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旧像乌云笼罩在心头。

阿丽走了进来,目光扫过办公室,正好看到窗边的关佳慧。

“关小姐,现在有空吗?陪我去趟中环,帮陈生买些东西。”

关佳慧愣了一下,立刻站起身:“有的,阿丽姐。”

她心里有些好奇,也有些紧张,不知道是去买什么,更不知道这算不算工作的一部分。

两人乘坐公司的车来到中环一家门面低调却奢华的高端体育用品店。

店员显然早已接到通知,态度恭敬地将她们引至贵宾室。

当一套锃亮的顶级品牌高尔夫球杆、设计简约而用料考究的球包、以及一应俱全的服装、鞋帽、手套等装备呈现在眼前时,关佳慧有些目眩。

她虽然家境曾经优渥,但也从未接触过这个层级的生活方式。

阿丽显然是熟手,仔细检查着材质、尺寸,偶尔用英语与店员交流几个专业术语。

关佳慧安静地跟在后面,听着店员报出每一项的价格。

“.这套钛合金杆身球杆,现在是十二万港币。

定制球服和鞋子按陈生的尺寸,大约是三万。

这款轻量球包是两万八”

店员熟练地计算着。

关佳慧默默地在心里加了一下,仅仅是这一套打球的装备,就轻松超过了五十万港币。

这个数字让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五十万港币,对于此刻的她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足以解决所有迫在眉睫的困难。

然而在这里,却只是陈生为了一场球局而随手置办的行头。

她看着阿丽面不改色地在单据上签字,安排送货地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心中翻腾。

那是对巨额财富的震撼,是对这种生活方式遥远距离的茫然,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的渴望。

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从容,不再为生计惶惶不安。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