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国璽!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国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加上供给他们吃的粮食,和各种其他费,一干就干十几年时间,成本高达数百上千万两的银钱费。

这么大的成本,朱由检当然是不可能接受,他是立刻召见群臣,就提出关於这位,突然被西夷从布哈拉汗国沙漠挖出来的龙袍户骨,到底是什么身份的问题。

一者试探文官们的意思,到底怎么看待此事,二者也请懂衣装的文官替自己去查查,

这龙袍是哪朝哪代的龙袍,户骨又是哪个皇帝的户体。

这件事闹到现在,朱由检一方面派了李若璉压制民间舆情,一方面是把那些背后嚼舌根的文人墨客,通通抓到詔狱。

鬼知道其背后会不会有助推的幕后之人,打算刻意挑动朝廷纷乱,有所图谋。

包裹中的印璽与孙传庭的报告,是分两拨送抵的京师的,並且除了这些包裹,还有地方礼部官更呈抵京师那一百来个西夷。

这些西夷的身份中,有一些国家是明朝官员不知道的,比方说波兰人和瑞典人等等,

但都声称是他们国家派来朝见明朝皇帝的使者。

如果是过去,这么多人,代表那么多西方国家前来明廷朝见皇帝,不用说民间了,哪怕是朝廷里头的文官集团,也会將此事拼了命的刻意宣传,在自己的笔记和文集里头来那么一笔恭维天朝上国的话。

但现在毕竟是其所谓使团闹出了挖掘龙袍户骨,和明廷已经朝贡体系改制了的特殊情况,朝廷对待起来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不上肉刑,也得被刑部拉去好好另行折磨,折腾审讯一番。

其次就是印璽,首先就再次震惊了满朝文武。

上面写的是篆书: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其左侧肩部又另行雕刻了一行隶书字体的“大魏受汉传国璽”七字。

大小只巴掌大小,可以说是相当方正,上面龙盘踞,雕工栩栩如生,威严无比,虽玉璽並不大,但显得细节的龙鳞处都是错综复杂,每一爪上的指扣的活灵活现,尽显九族之力。

这璽的龙头顶上有一龙角缺失,上头留有金漆镶嵌的顏色,这做工仿佛浑然天成缺口处依旧有金色贴合缺口,可以这么说。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连是否真实存在都不可知的传国玉璽了。

这一下不仅仅是让文官们震惊到,想立刻把消息宣扬海內的地步了,哪怕是朱由检都有些不敢相信,以为是有有人偽造真宝,企图刻意討喜朝廷来谋求晋升,照著传说自製的假货。

倒不是说曹变蛟和孙传庭,可能还有底下的那曹部魔下小旗,为了自己的官途,求一个赏赐。

直到两个多月后,皇帝得到锦衣卫在曹变蛟魔下的暗探密保的之后,才算是真的清楚了,至少这东西的確是从西夷所在的山洞中找到的,哪怕造偽,也只可能是西夷造偽!

一边命李若璉从这些西夷中,挑出懂得西班牙语和荷兰语、英语的人,拉到詔狱细细拷问,一边也算是將此事在大明境內放开传播。

传国玉璽回归大明!

这个消息传至南京的民间,顿时算是炸开了锅,一方面就摘清了先前內阁和皇帝尚在纠结的龙袍户骨身份问题,毕竟大明自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就没有从蒙元得到过真正的传国璽,那这龙袍户骨自不可能是朱允的了。

再加上这个消息对於大明而言,算是极其震动的好事。

皇帝控制著大明蒸蒸日上,恰恰在崇禎本朝,失踪数百年的传国璽终於回归,如何不是大好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