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让你重回年代,没让你去接盘 > 第214章 带著家人去旅游

第214章 带著家人去旅游(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她就开始学习通讯技术,后面也顺利的加入了公司,现在已经是一个小部门的主管了。

两个人,如今在公司里都没有公开身份,都是靠著自己的本事上位的。

暑假伊始,一支由五辆崭新旅游大巴组成的车队,从杭州徐燁家所在的寧静社区缓缓驶出。

这些大巴是徐燁旗下汽车製造公司的最新成果,不仅外形流畅,內部空间宽舒適,还针对长途旅行进行了特別优化,减震性能极佳,配备了简易的冷藏柜和饮水系统。

按照沈凝的规划,车队將一路向西南行进,途经江西、湖南,进入此次旅行的核心目的地一一云南。

为了避免引人注目,车队车辆並未悬掛任何公司標识,外观也与普通长途客车无异。

行程的第一站是江西庐山。

七月的江南已是酷暑难当,但庐山之上却凉爽如春。

大家入住提前安排好的疗养院,漫步在云雾繚绕的如琴湖、径,欣赏著近代留下的各式別墅建筑。

孩子们对变幻的云雾和浣宗的溪流充满了好奇。

徐燁陪著家人,看著孩子们在安全区域內奔跑嬉戏,沈凝则拿著相机,不断记录著家人的笑脸和美景。

徐燁的父亲和沈凝的父亲两位亲家,一边散步一边聊著国內外的形势,对徐燁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

“老哥,你看小燁搞的那个电脑,真是给咱中国人长脸了!”沈父感慨道。

“是啊,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孩子,心里装著大事呢。”徐父点头,眼角满是笑意。

在庐山停留两日后,车队继续南下,进入湖南境內。

他们特意绕道去了韶山,带著孩子们感受了一下红色文化的氛围。

隨后,车队沿著崎嶇但风景绝美的山路,驶向湘西凤凰古城。

此时的凤凰,还未经歷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沱江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吊脚楼古意盎然,青石板街道寧静而质朴。

大家住在临江的民宿里,清晨被摇擼声和浣衣女的歌声唤醒,夜晚看看灯火倒映在江水中,恍如隔世。

沈凝笔记本上关於“沈从文故居”和“跳岩”的標註一一变成了眼前的实景,让她兴奋不已。

徐燁则和雷刚检查了沿途的安保布置,確保万无一失。

他发现,这种隱藏在寻常旅行中的安保工作,对雷刚的团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锻链。

离开凤凰,车队经过长途跋涉,终於进入了云南地界。

气候顿时变得乾爽宜人,天空显得格外湛蓝高远。

第一站是大理。苍山洱海的风光让所有人震撼。

他们住在洱海边的客栈,推开窗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巍峨的苍山。

徐燁和沈凝带著孩子们骑自行车环湖,在喜洲古镇品尝破酥粑粑和乳扇,在白族村落了解扎染工艺。

三胞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问题一个接一个,徐燁耐心解答,享受著难得的亲子时光。

周可和沈雅这两个年轻姑娘,则对大理的风雪月氛围格外著迷,拍了不少照片,说是要带回去做设计参考。

接著,车队驶向丽江。

此时的丽江古城,商业化跡象初露端倪,但整体仍保持著浓郁的纳西风情。

小桥流水人家,四方街上的纳西古乐演奏依然原汁原味。

沈凝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笔记中提到的那个可以远眺玉龙雪山最佳视角的客栈屋顶,也品尝到了地道的纳西烤鱼。

晚上,大家围坐在客栈的庭院里,听著潺潺流水声,仰望璀璨的星空,远离了城市的喧囂和工作的压力,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鬆。

徐燁看著依偎在自己身边的沈凝,还有在院子里追逐萤火虫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寧静与满足。

他意识到,这种家庭的温暖和陪伴,是任何事业成功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財富。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昆明。滇池的浩渺、石林的奇诡都让大家流连忘返。

在昆明休整期间,徐燁还抽空秘密会见了几位在当地科研院所和大学工作的、经过严格审查的技术专家,就高原环境下电子设备的適应性等问题进行了简短交流,这也算是他“休息”中的一点工作插曲。

为期近一个月的家庭旅行圆满结束。

当车队返回杭州时,每个人都晒黑了些,但精神格外饱满。

孩子们的关係更加亲密,大人们之间的感情也更进一步。

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观光,更是一次家庭情感的深度凝聚。

回到公司,徐燁发现一切运转正常。

“盘古1型”电脑的订单稳步增长,软体生態小组报告又有几个重要的工具软体完成了適配。

网络技术小组则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实现了多台“盘古电脑”通过自主开发的路由器进行高速数据交换。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发展。

徐燁履行了他的承诺,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將更多精力用於战略决策和家庭生活。

他每周会固定时间听取匯报,把握大方向,具体事务则充分授权给各领域负责人。

晚上和周末,他儘量都留给家人。

他甚至开始跟著沈凝学习摄影,想要更好地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瞬间。

1988年的秋天,在平静而充实中度过。

徐燁知道,外部的技术封锁和竞爭压力依然存在,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不会少。

但此刻,他內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从容和力量。

他有值得信赖的团队,有温暖的家庭,有清晰的目標,更有身后这个正在奋力崛起的国家作为依託。

站在科研中心的顶层办公室,徐燁看著窗外秋意渐浓的景色,点燃了一支烟,但只吸了一口便掐灭了一一沈凝和孩子们都不喜欢烟味,他正在努力戒掉。

“90年代,很快就会来了,不知道世界会因为我的出现產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他轻声自语,嘴角带著一丝期待的微笑。

毕竟因为他,华夏的手机和电脑这两个,已经是领先於世界了。

汽车这一块,徐燁的电动汽车已经快要拿出一款可以上路的车子了。

只要问世,必然就可以改变汽车的格局。

那个时候,不知道那些国外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