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皇明 > 第482章 内庭安晏,犁定江南

第482章 内庭安晏,犁定江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82章 内庭安晏,犁定江南

时已近黄昏。

朱由校的奏疏也批阅得差不多了。

跟在他身后的老太监,是从潜邸就跟着他的老人,此刻缩着脖子上前,声音压得低柔,还带着几分熟络的关切:

“陛下,天儿冷透了,坤宁宫那边来报,皇后娘娘已备好了暖炉,候着您半个时辰了。”

朱由校抬手拢了拢领口的貂裘,手指触到温热的皮毛,心里也泛起一丝暖意。

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少了朝堂上的沉肃,多了几分家常的松弛:

“既如此,便摆驾坤宁宫。”

脚步未动,他心里已转过几个念头。

朝堂上江南案的三司会审还在继续,明日还要召兵部议江南平乱之事,这些是国之重事。

可后宫的安稳,亦是江山根基。

张嫣不仅是皇后,更是他推行新政的“内助”。

前几日他提“为官者当尚朴素”,皇后当即就把坤宁宫的金器收了,换上素银的餐具,还命各宫减了一半的用度,京里的勋贵夫人见了,也跟着收敛了奢靡。

上月推广玉米种植,皇后又借着宴请命妇的机会,把玉米分给众人,细细说这作物耐旱高产,劝她们让家中田庄试种,比他派十个御史去地方游说还管用。

夫妻同心,后宫才能无乱。

后宫安稳,他才能专心在前朝推行新政。

这层道理,朱由校比谁都清楚。

很快,他便乘上帝辇,朝着坤宁宫而去。

未久,他便到了坤宁宫。

朱由校刚下帝辇,便见张嫣领着宫娥太监在阶下候着。

她穿着一身月白绣暗梅的冬宫装,外面罩着件银狐坎肩,领口和袖口露出的貂毛衬得她脸色愈发白皙。

长发挽成飞天髻,只插了一支赤金点翠的步摇,没有过多的珠饰,却透着后宫之主的端庄。

见朱由校过来,她领着众人屈膝行礼,声音清柔却沉稳:

“臣妾恭迎陛下。”

宫娥太监们跟着齐声道:“恭迎陛下!”

朱由校快步上前,伸手扶住张嫣的胳膊。

“咱们夫妻之间,哪用得着这般多礼都共居这么些时日了,还守着这些虚规矩作甚”

张嫣的脸颊泛起一抹浅红,却轻轻挣开他的手,微微欠身道:

“陛下这话差矣。臣妾是后宫之首,若连臣妾都不守规矩,

再说,陛下是天子,臣妾敬陛下,也敬这天下的章法。”

她说得认真,眼神清亮,没有半分娇柔。

“好好好,是朕失言了。”

朱由校笑着让步,顺势牵起她的手往殿内走。

刚进殿门,一股暖意便扑面而来。

殿中央摆着个黄铜炭盆,里面燃着银霜炭,火苗安静地舔着炭块,没有半点烟味。

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松针香,是张嫣特意让人熏的,说冬日里闻着清爽,不腻人。

朱由校搓了搓手,第一句话便是问:

“焜儿呢今日可有闹人”

张嫣闻言,眼底瞬间漾开柔和的笑意,连声音都软了几分:

“在寝殿呢,刚喂了奶,正睡着,许是知道陛下要来,方才还醒着蹬腿儿呢。”

她说话时,嘴角微微上扬,腰肢比从前丰腴了些,褪去了少女时的青涩,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温婉韵致。

朱由校跟着她往寝殿走,脚步都放轻了些。

寝殿的帐子是月白的软罗烟,轻轻撩开,便见角落放着一架梨木摇篮,摇篮上挂着个赤金长命锁,出细碎的响声。

朱慈焜躺在摇篮里,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长长的睫毛盖在眼睑上,像两把小扇子。

他穿着件大红的肚兜,外面裹着厚厚的锦被,小手攥着个绣着虎头的小布偶,睡得正香。

朱由校放轻脚步走过去,蹲在摇篮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儿子的脸蛋。

这脸蛋肉乎乎的,还带着奶香味。

朱慈焜像是被惊动了,小嘴动了动,咿呀叫了一声,睫毛颤了颤,却没醒,反而往暖被里缩了缩,小手更紧地攥住了布偶。

“这小子,倒会享受。”

朱由校低笑出声,声音放得极柔,生怕吵醒他。

他又用手指碰了碰儿子的小手,小家伙的手指软软的,无意识地抓了抓他的指尖,那点微弱的力道,却让朱由校的心里泛起一阵柔软。

张嫣站在一旁,看着他蹲在摇篮边的模样。

平日里在朝堂上威严的帝王,此刻却像个寻常父亲,眼神里满是疼惜,连动作都透着笨拙的小心。

她忍不住轻声道:

“陛下若是喜欢,往后得空了,便多来看看他。

焜儿认人,前日您没来,夜里还闹了好一阵子呢。”

朱由校抬头看她,眼底带着笑意:

“好,往后朕处理完朝政,便来陪你们娘俩。”

看过嫡长子之后,朱由校与张嫣转而到正殿外而去。

那里早有小太监支起了黄铜大锅,旁边的竹篮里装着袋黄澄澄的玉米粒,炭盆里的银霜炭燃得正旺。

“陛下今日怎的想起摆弄玉米了”

张嫣看着那口亮闪闪的大锅,眼底满是好奇。

前几日户部司农司才送了新磨的玉米面来,她还学着做了玉米窝头,没承想今日朱由校又有新样。

朱由校挑了挑眉,伸手从竹篮里捏起颗玉米粒,笑道:

“给你看个稀罕玩意,保准你没见过。”

这话瞬间勾住了张嫣的兴致,她往前凑了两步,睁着清亮的眼睛盯着大锅,连冻得微红的鼻尖都透着期待。

朱由校示意小太监把锅烧得微热,舀了勺冷油倒进去,油“滋啦”一声轻响,溅起细小的油星。

他又抓起一把玉米粒,黄澄澄的颗粒滚进锅里。

“看好了。”

他冲张嫣眨了眨眼,让小太监往炭盆里添了把柴火,火苗“腾”地窜高,舔着锅底,将锅身烘得发烫。

不过片刻,锅里突然传来“噼啪”一声脆响!

张嫣还没反应过来,便见一颗玉米粒“蹦”地弹起,在锅里炸开,变成了蓬松的雪白米。

紧接着,“噼啪噼啪”的声响连成一片,无数玉米粒在锅里翻腾着爆开,金黄的颗粒瞬间变成胖乎乎的白,有的甚至蹦出了锅沿,落在炭盆边的青石上,还带着热气,散发出淡淡的玉米香。

“呀!”

张嫣惊得往后退了半步,眼睛却瞪得圆圆的,直勾勾盯着锅里翻飞的米,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神奇的变化。

朱由校早有准备,迅速拿起木盖扣在锅上,双手握住锅耳轻轻晃动。

锅底与炭火摩擦发出“沙沙”声,锅里的米还在“砰砰”轻响,待声响渐渐稀疏,他才掀开锅盖,一股热气裹挟着玉米的焦香扑面而来。

满锅都是蓬松的爆米,像堆了半锅雪。

“这……这是把玉米炸开了”

张嫣凑过去,小心地碰了碰米,温热的触感带着蓬松的软,让她忍不住惊叹。

“竟有这般吃法!”

朱由校没回话,转身走向另一口早已备好的净锅。

小太监往锅里舀了两勺冷水,他亲手撒上雪白的霜,小火慢熬。

霜在水里渐渐融化,先是泛起细小的泡沫,待熬到浓稠、冒起大泡时,他从锦盒里取出一小块奶白色的东西。

那是藏地进贡的奶油,寻常宫里都难得一见,他小心地掰开放进锅里,奶油遇热很快化开,混着霜散发出浓郁的甜香,连暖棚外的北风里,都飘着几分甜腻。

“陛下,这是……”

张嫣嗅着香味,好奇地问。

“添点滋味。”

朱由校笑着,待奶油与霜完全融合,便把满锅爆米倒了进去,手里的长柄木勺快速翻炒。

雪白的米裹上霜和奶油,渐渐泛出琥珀色,翻炒间还拉出细细的丝,甜香更浓了。

待每颗米都裹匀衣,他才关火,将爆米盛进描金白瓷盘里。

金黄的米裹着亮晶晶的霜,还沾着细碎的奶油,瞧着就诱人。

“皇后尝尝。”

朱由校递过盘子,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

张嫣捏起一颗放进嘴里,牙齿刚碰到,甜脆的口感便在舌尖散开。

霜的清甜、奶油的醇厚,混着玉米本身的清香,没有半点粗粮的粗糙,反倒比宫里的蜜饯还爽口。

她眼睛瞬间亮了,像发现了珍宝似的,又捏了两颗塞进嘴里,含糊道:

“好吃!这比蜜饯还解馋!”

朱由校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她吃得欢,忍不住失笑:

“这玉米用处多着呢,做成爆米,若是传到民间,百姓们定然喜欢。

既顶饿,又好吃,赶庙会、走亲戚时带一包,多方便。”

便是到了后世,这么多美食的时候,这爆米都很受欢迎。

可以说是看电影必备之物。

张嫣连连点头,捏着米往嘴里塞,嘴角沾了点霜也没察觉,腮帮子鼓鼓的,活脱脱一只囤粮的小松鼠。

朱由校望着她这副模样,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被他这么笑眯眯地盯着,张嫣才后知后觉地停了手,手指蹭到嘴角的渍,脸颊瞬间红了,像被抓包的小贼似的,慌忙用帕子擦干净,强作镇定道:

“等下次宴请命妇,臣妾便把这爆米端出来。

她们先前就爱打听玉米的新吃法,见了这个,保准更愿意让家里种玉米了!”

“嗯,这主意好。”

朱由校笑着点头,目光依旧落在她泛红的脸颊上。

许是被盯得实在不好意思,张嫣轻轻咳了一声,岔开话头:

“对了陛下,今早内务府来报,永宁宫的良妃、成妃,还有于美人,都诊出有孕了。”

朱由校手里的动作一顿,眼睛瞬间亮了,搁下盘子便问:

“太医都去看过了日期对得上吗”

“太医院的李院判亲自去的,还核对了承幸簿,日子都准着呢。”

张嫣说着,眼底也漾开笑意。

“往后宫里该更热闹了。”

朱由校忍不住笑了,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