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和光同尘(1 / 2)
当然办“四证”是筹备组的事,这事就是跟政府打交道,简单的说,就是惠民窗口开了“绿灯”。
因为当地Gd需要。
纳税也需要。
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最重要的就是你看看公司股份的构成,这股东是谁?
给谁赚钱?
其实,就是中央是大头,地方拿小头,当然一路绿灯了。
这么想就通了。
作为工程部的一员,土建主管也有自己的事情。
当然是重启“封印”。
封了三年之久的“桩头”。
眼前的吹填海岛,很熟悉,站上去却很陌生,明明自己从桩基实验开始,到打桩结束。
却还是说不出的感觉,就是自己是个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
咸涩的海风正卷着细沙,打在他敞开的工装领口上。
脚下的吹填土还带着些松散的质感,踩上去会陷下浅浅一个脚印,三年前这里刚完成吹填时,他也曾这样站过,只是那时脚下的土更湿,心里的希望也更沉。
长长围堰的尽头是电厂+码头区域,北侧属于电厂区域。
吹沙区域的中心,密密麻麻的包裹着的桩头,假如无人机俯瞰,会让人感觉“密集恐惧症”。
这一片圆形的“洞”,就是封存了三年的桩基。
撕开包裹的薄膜。
眼前。
几十根钢筋混凝土桩柱静静立在吹填土中央,顶端的桩帽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锈迹,像是被海风反复摩挲出的旧痕。
三年前桩基施工到一半,因海域围填问题被叫停时,工人们用防雨布将桩柱仔细裹好。
如今防雨布早已在日晒风吹下褪成了浅灰色,边角处裂出细碎的口子,风一吹就簌簌作响。
三年了。
老伙伴们。
你们还好吗?
但是,我已经老了。
余磊迈开步子朝桩基走去,脚下的沙砾咯吱作响。
离得近了,他才看清桩柱上还留着当年的施工标记。
刻着的桩号变得淡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PHC-03”的字样。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桩柱的表面,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传来,混着海风里的湿气,竟让他眼眶有些发热。
七年前,他刚到海北电厂筹备组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滩。
那时候同事们挤在临时板房里办公,空调时不时的就坏了。
一场台风,办公室的集装箱的吊顶都能碎个稀巴烂。
吹填从一条路,到一片沙山,再到一大片沙地。
鞋子里的沙子,倒了再倒,直到他的两双耐克鞋,洗不干净了,因为沙子太细,填满了每个角落。
北海的沙子很有特色。
否则,也不会叫“银滩”了。
这结晶的沙子。
纯净的蓝天下,珍珠光泽,细腻如玉,像缎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