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389章 方从哲退场

第389章 方从哲退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而在黄克瓒走后,方从哲缓缓睁开了眼睛,望着那跳动的烛火,深深地、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黄克瓒终究听不进自己的劝告,已踏上了那条不归路。而自己作为当朝首辅,今日知情而未加阻止,本身就是一种默许,一种共犯,这已是失了作为首辅的本分。

这个道理他懂,而且他更了解陛下的手段——就像陛下那日在朝会上说过的那句话:“朕,不可能输!”

这句话,方从哲深信不疑。越是了解这位年轻皇帝深不见底的城府、环环相扣的布局和凌厉果决的手段,他就越是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敬畏。

与其被裹挟着,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抄家流放的下场,倒不如……

他缓缓站起身,仔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绯色官袍,抚平衣摆上的褶皱,将冠帽戴得端端正正。

这朝服,他穿了整整十年,承载了他一生的抱负、挣扎与荣耀。

随后,他迈开步伐,坚定地向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步履虽缓,却无半分犹豫。

没有人知道那日朱由校与方从哲在乾清宫的暖阁里具体说了什么。只知道方从哲在里面待了足足一个时辰,当他再出来时,虽面容憔悴,脚步却异常轻盈,如同卸去了压在肩头已久的千斤巨担。

翌日,方从哲依旧来到文渊阁,如常处理公务,将手头紧要的政务一一与接手的李邦华、中书舍人仔细交接,神色平静,举止从容。

公务既毕,他方环视一众同僚,坦然道:“老夫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实在难以胜任首辅重担,已向陛下乞骸骨。诸公皆国之栋梁,当今天子有中兴之志,非常之才,还望诸公竭诚辅佐,共襄盛举。”

李邦华作为内阁唯二的阁臣,闻言亦不免动容,出言挽留道:“元辅何以突然言退?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啊!”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值房内一时充满了感慨与惜别之情。

方从哲只是含笑摇头,并不多言。

就在此时,司礼监秉笔太监刘若愚带着一队内侍前来,径直步入文渊阁。

“圣旨到——”

众人连忙跪伏接旨。

刘若愚展开黄绫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在值房中回荡:

“……内阁首辅方从哲,历事三朝,端谨老成,勤勉辅弼;当国之时,厘整庶政,调和众议,虽处多事之秋,仍保朝局稳定,劳苦功高,朕心深知。

今以年高体衰,恳乞归乡,朕心实有不舍,然念其劳苦功高,特准所请,晋光禄大夫,赐蟒衣一袭,玉带一条,赐宴礼部,以彰其功;仍岁给一品俸银,准其奏事,朕虽远必闻其言;另赐银币五千枚,京中府邸一所,遣内务府拨人役供其颐养。”

方从哲伏地谢恩,声音略带哽咽:“老臣……叩谢陛下天恩!臣……臣虽离朝,亦不忘陛下之恩,必为大明祈福!”抬起头时,眼圈已微微发红。

刘若愚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扶起他,语气带着几分温和:“方老先生快请起,陛下既赐恩典,便是念着您的忠勤,不必如此。”

周围的阁臣与内侍看着这一幕,无不面露动容。

方从哲首辅期间可没少带头劝谏陛下,没想到告老还乡之际,陛下不仅....反而以从一品散官、密折之权、府邸银币相赐,给足了三朝老臣所能奢望的最高体面。

方从哲被扶起时,仍止不住拭泪。他望着刘若愚手中的黄绫圣旨,恍惚间想起自己初入仕途时的青涩,想起泰昌朝十日辅政的仓促,再到如今天启朝看着少年天子锐意革新的震撼。

几十年宦海浮沉,历经三朝,最终能以这般荣光收场,已是此生幸事。

ps:你说万一有一天,有人给我打赏一个【礼物之王】,你说我是不是得怒更三章,你说我写的过来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