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2 / 2)
夫弈者,谋势而非谋子。
高明的棋手从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们所谋求的,是整个棋局的势!
一旦势成了,一子下,便可满盘皆活,甚至绝地翻盘!
而征伐林丹汗,夺取玉玺,号令蒙古,便是皇太极营造的惊天大势!
“最后……”秦良玉的声音将朱由检从顿悟中拉回现实。
“一旦皇太极掌控漠南蒙古,陛下……他便再也无需死磕我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了。”
她的手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弧线!
“他可以绕道蒙古,从蓟镇的喜峰口、大安口,从宣府的各个隘口,从任何一处我大明长城防线的薄弱之处突入内地,兵锋直指京师!届时,孙阁老在辽东的百万雄师将形同虚设!我大明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将彻底被颠覆!”
宣大防线!
朱由检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
如此一想.
若建奴被困于辽东,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那么一旦战败,除了向南遁入朝鲜,再无退路。
那是一条死胡同。
可若是被他拿下了整个漠南蒙古,那天地便豁然开朗!进,可叩关直逼京师;退,可远遁大漠草原,修养生息。
他便拥有了无穷的战略回旋余地。
攻守之势,将彻底逆转!
孙承宗的急报……皇太极倾国之兵东进……
原来如此!
秦良玉似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她接口道:“所以,孙阁老所见的倾国来攻,在臣看来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东线佯动!”
“皇太极必然会派出大量军队,在锦州宁远城外大张旗鼓地安营扎寨,每日擂鼓挑战,制造出即将大举围城不破不还的假象,将孙阁老和我大明朝野所有的目光,都牢牢吸引在辽东。”
“还会派出最精锐的股骑兵,如饿狼般频繁袭扰我军的补给线和侦察斥候,让我辽东将士疲于应付,进一步确认敌人主力已至的判断。”
“而在南线,”秦良玉补充道,“奴酋留下了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统领一部分兵力加强守备。这是维持威慑,或许是确保在他主力西征期间,毛帅和朝鲜不敢轻举妄动。”
层层剖析,环环相扣。
一个阴险宏大而又逻辑严密的惊天计划,被秦良玉用最冷静的语言完整地呈现在了朱由检和所有人的面前。
之前的种种迹象,孙承宗的急报,建奴国内的天灾人祸,此刻都有了全新的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听着这番分析,田尔耕艰难地抬起头,脸上略带震惊,下意识地,他将目光投向了负手而立的皇帝。
他看到,皇帝不知何时已经转过身,正静静地看着他。
那目光深邃如海。
“田尔耕。”朱皇帝开口了。
“臣在。”田尔连忙叩首。
朱由检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仿佛穿透了天空,望向了建奴的方向。
“惊蛰,还好吗?”
田尔耕一愣,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只能如实回答:“回陛下,惊蛰处境愈发艰难,此番情报已是冒死传出。臣…正准备下令,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探明奴酋主力真实动向。”
朱由检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再次看向田尔耕,这一次,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传朕的旨意。”
“让他……蛰伏。”
“蛰伏?”田尔耕愕然,一时间竟未反应过来这个词的深意。
“对,蛰伏。”朱由检的声音不容置疑,却又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不要再去勉强他。皇太极既行此瞒天过海之计,内部的盘查必然严酷到了极点。此刻让他强行刺探,无异于推他去死。”
皇帝慢慢地道:
“他活着,对朕,对大明的用处更大。待到春雷再起,方是惊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