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453章 451:投降输一半

第453章 451:投降输一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那上千万的投入,如同剜掉他心头肉一般疼痛。

更重要的是,《英雄》承载了他和张亿某太多的野心和期望,如此不战而退,颜面何存?

“院线那边……”张伟平艰难地开口,“我们已经谈好了初步的排片,临时变卦,违约金和信誉……”

“院线那边,我去谈。”江志强立刻接话,语气笃定,“我的百老汇院线,还有京城新影联、魔都联和院线、粤省中影南方院线这些主要合作伙伴,我都熟。

现在这个局面,他们比我们更想多排《博物馆》赚钱。我们主动提出撤档,等于是给他们行方便,他们求之不得。后续等《英雄》重新上映,我再出面为大家争取一个合理的排片,这点面子,他们还是会给的。”

电话两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电流的微噪嘶嘶作响。

张伟平能听到自己沉重的心跳声,也能感受到电话那头江志强耐心等待的压力。

他闭上眼,脑海里闪过《英雄》拍摄时的艰辛,闪过那恢弘的场景和巨星们敬业的身影,闪过张亿某在监视器后专注的神情……最终,所有这些画面,都被报纸上那“1292万”、“挑战《泰坦尼克号》”的硕大标题无情地覆盖、碾碎。

生存,还是尊严?或者说,是保留火种以期未来,还是现在就冲上去做注定被碾碎的悲壮炮灰?

良久,张伟平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靠在高背椅上,对着话筒,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

“好……就按江生你说的办吧。”

……

2002年12月17日,星期二。

经过周末的疯狂发酵和周一的数据沉淀,《博物馆奇妙夜》的首周末票房成绩,如同一声惊雷,正式炸响在华夏影坛的上空。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的最终核实与授权发布:

12月13日(周五):13,288,542元(约1329万元)

12月14日(周六):19,854,109元(约1985万元)

12月15日(周日):16,702,331元(约1670万元)

首周末三日总计:49,844,982元(约4984万元!)

尽管比之前的粗报数据略有微调,但逼近五千万大关的首周末成绩,依旧如同一座突然拔地而起的巨峰,震撼着业内外所有人的神经!

各大媒体毫不吝啬地将所有赞美和惊叹都献给了这部现象级的电影,称之为“奇迹”、“神话”、“中国电影工业的成人礼”。

猫眼电影平台上,《博物馆奇妙夜》的评分稳固在9.3分,短评区和论坛里充满了“二刷”、“三刷”的呼声以及对于其最终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的热烈讨论。

整个电影市场仿佛都被这一部电影点燃,所有的目光和话题都聚焦于此。

然而,就在这片关于《博物馆奇妙夜》票房奇迹的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一则来自新画面影业和剧组联合发布的简短声明,悄然出现在了部分媒体的娱乐版角落,却因其内容的突兀和背后的意味,迅速被嗅觉敏锐的媒体捕捉并放大,成为了这个爆炸性周末之后,另一个极具讨论度的焦点新闻。

声明措辞官方而克制,大致意思是:“鉴于近期电影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谋求影片《英雄》更佳的上映效果与更长线的市场表现,经制片、发行方慎重研究决定,原定于近期上映的影片《英雄》将调整公映日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对于一直支持与期待《英雄》的观众和合作伙伴,我们深表歉意,并感谢大家的理解与耐心等待。”

虽然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近期电影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指的就是《博物馆奇妙夜》的横空出世与其创造的恐怖票房虹吸效应。

“《英雄》撤档!”

这四个字,像一颗投入沸水里的冰块,瞬间激起了新一轮的议论狂潮。

“我的天!《英雄》居然撤档了?不敢正面对抗《博物馆奇妙夜》?”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这时候上确实是炮灰。”

“张亿某这次亏大了,前期宣传白做了吧?”

“看来《博物馆》的威力太强了,连张亿某的片子都要暂避锋芒!”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第一次因为市场原因,顶级大片主动撤档吧?标志性事件!”

舆论场上,惊讶、理解、嘲讽、惋惜……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但无论如何,《英雄》的撤档,无疑从侧面更加印证了《博物馆奇妙夜》在当前市场上无可匹敌的统治级地位,以及王盛所主导的“盛影模式”在商业判断和市场竞争中的冷酷与精准。

贺岁档的硝烟,似乎因为最强挑战者的主动退赛,而提前散去了一大半。

剩下的悬念,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博物馆奇妙夜》这把熊熊燃烧的烈火,最终究竟能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推向一个怎样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能否真的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使命——将那艘沉没了四年却始终阴影不散的巨轮《泰坦尼克号》,从王座上掀落?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