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471章 469:好莱坞首秀

第471章 469:好莱坞首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月的洛杉矶,白日暖阳尚存,夜晚却依旧沁着凉意。

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仅剩不到两周,好莱坞的空气里弥漫着奖项季特有的焦灼与浮夸。

然而,在这片属于星光、派对和公关的喧嚣之下,一股来自地下的、带着血腥与铁锈味的暗流,正随着3月14日的临近,悄然涌动。

《电锯惊魂》(SAW),这部投资仅一百余万美元、拍摄周期短得惊人的心理惊悚片,在新线影业内部一度被视为王盛庞大商业版图里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甚至是一次“玩票”性质的尝试。

即便在王盛展示了其令人脊背发凉的粗剪版后,新线高层虽然看到了其以小博大的潜力,但在宣发资源的分配上,终究无法与动辄数千万美元的A级制作相提并论。

然而,王盛凭借其超越时代的眼光,为这部小成本作品量身定制的“精准狙击”式营销策略,已经开始显现威力。

网络论坛上关于“Iwanttopyaga…”录音和被困者绝望表情的片段悄然流传;大学校园里的“午夜尖叫场”点映一票难求,散场后学生们苍白的脸色和兴奋的讨论成了最好的广告;那略带恶趣味的“你敢看吗?”挑战,更是被当地几家小报当作趣闻报道,无形中扩大了影片的知名度。

这股悄然积累的热度,终于引起了某些“大人物”的注意。

乔恩·斯图尔特,凭借其犀利的言辞和独树一帜的幽默感,他主持的《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已是北美晚间脱口秀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数月前,正是他的节目对《功夫足球》一番看似“吐槽”实则引发巨大关注的讨论,意外地为那部东方喜剧的北美逆袭点燃了第一把火。

虽然那次“合作”更多是源于新线市场部赵劲松的巧妙运作和节目组对热点话题的天然嗅觉,但结果无疑是双赢的。

这一次,新线市场部负责《电锯惊魂》的凯伦·李,在有限的预算内,再次想到了这位“福星”。

不过,这次的策略更为直接——一份不算丰厚但诚意十足的“车马费”,以及一份精心准备的、突出了影片“极限挑战心理承受能力”的宣传资料,被悄然送到了《每日秀》一位编剧的手中。

意图明确:希望乔恩能在节目里“提一提”这部电影,哪怕是吐槽。

3月14日,周五,《电锯惊魂》北美公映日。

位于洛杉矶西区的一家ultiplex影院,午夜零点的场次(真正的午夜场,而非提前点映)。

影厅里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爆米花的黄油味和年轻人特有的躁动气息。

乔恩·斯图尔特戴着棒球帽,低调地混在观众中间。他确实是收了钱来看的,内心带着一丝完成工作的敷衍和对于又一部“廉价恐怖片”的先入为主的不屑。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没有明星,没有炫技的开场,只有冰冷、压抑的色调和手持摄影带来的不安定感。

两个男人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囚禁在一个肮脏破败的地下室洗手间,脚被铁链锁住。

中间,躺着一具浸在血泊中的“尸体”。录音机里传来毫无感情的指令,宣告着残酷的“游戏”规则……

起初,影厅里还有细微的交谈和轻笑,但随着剧情推进,当角色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令人头皮发麻的自我牺牲时,当“竖锯”设计的致命机关一步步揭示其冰冷逻辑时,当那具“尸体”在影片最后令人瞠目结舌地缓缓站起,说出“GaOver”并重重关上铁门时……

影厅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片尾字幕滚动的声音,以及一些观众尚未平复的、粗重的喘息声。

乔恩·斯图尔特摘下了帽子,脸上惯有的戏谑表情消失了。

他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发凉,不是害怕,而是一种被影片的创意和毫不妥协的残酷所震撼的生理反应。这部片子……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不靠jupscare(跳跃式惊吓)糊弄人,而是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智慧,直击人性深处对生存的渴望与对道德底线的拷问。

“Holycrap…”他低声嘟囔了一句,下意识地搓了搓手臂。

……

第二天,3月15日,周六晚上。《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准时播出。

在调侃完当天的政治闹剧和几条社会新闻后,乔恩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后怕和兴奋的复杂表情。

“好吧,朋友们,说点轻松的……如果那也能算‘轻松’的话。”他对着镜头,语速飞快,“昨晚,我出于……呃,一些职业需要,去看了部新上映的电影,叫《SAW》(电锯惊魂)。让我告诉你们,这绝对是我近来看过的最……‘别致’的观影体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