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1 / 2)
第232章 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
郑芝龙连忙拱手说:“请皇上明示,臣等遵循圣意行事。”
朱由校站起身,背著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他一转头看到谢兴国诧异的神情,指了指郑芝龙说。
“朕有个习惯,边讲话边思考时,喜欢走来走去。
郑芝龙已经习惯了,谢兴国还没习惯,不过没关係,多看两次就习惯了。”
郑芝龙和谢兴国对视一眼,都笑了。
尤其是谢兴国,心里万万没有想到,皇帝陛下这么隨和,跟自己说话时非常坦诚,就像好友之间在商量什么事情一样。
朱由校继续说。
“德川幕府执行的锁国方略,他们非常排斥西夷和大明的商品,以及任何新的思想和文化。
在他们看来,东倭最好变成一潭死水,所有人在这潭死水井然有序,千年不变,这样他们就觉得安稳了,幕府的统治就永固。”
刘若愚带著四个內直房的小內侍,用新出的钢尖笔在奋疾书写,把朱由校的每一个字都记下。
过后他们会被朱由校这些即时思考的的讲话整理出来,朱由校过一遍,选摘部分发表在报纸和《內参方略》上。
为什么要用新式钢笔,因为那个书写快,才能跟上朱由校讲话的节奏。
“东倭幕府的德川家不知道器的威力,不知道西夷快船的厉害吗
他们知道。
当初战国混战时,他们有见识过火枪的威力。万历年间入侵朝鲜,跟我们大明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器交战。
他们上下都很清楚火器的威力,也清楚新科技的威力。
他们不是傻子。
在那个时候,他们非常欢迎新科技,欢迎大明和西夷贩运火器过去,也鼓励工匠仿製各式火器...
可是等到德川家把东倭一统后,他们马上就变脸,锁上国门,只留一两道缝。本国的工匠严禁打造火器,甚至用严酷刑律来执行这些举措。
为什么
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战乱时,火器和科技能帮他们增强实力,打败敌人,所以他们欢迎。
太平时,火器和科技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增强镇压地方的难度,使得他们的治理变得动盪,所以他们要严厉打击火器和科技。
他们的思路跟江南士林一样。
为什么
因为江南士林跟他们一样,属於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希望现在的一切东西都稳定,不希望有一丝半分的变故。
死水一潭,局势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变化动盪,无法预测后果,则是他们最担心的。”
朱由校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想法。
难怪歷史上明亡后,一些理学大儒逃到东倭,受到热烈欢迎和极度的吹捧,奉为治国明理。
无非就是那一套是静態到了极致的治国理念。
为什么大明和东倭,还有朝鲜的统治者会有这种想法
无非就是目前效率用处不大,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生產效率,跟秦汉时相差不大,每亩產量没有增长多少,社会还在进行存量竞爭。
一旦竞爭到极限,就会清场。
减少人口,也就是竞爭基数,重新来过。
清场是极其可怕的事,那么上层就採用他们认为最靠谱的方法解缓清场。
降低欲望,固化阶级。
可问题是你让別人降低欲望,自己却在不停地升级欲望。
在这方面,东倭比大明做得更绝.,但是自己知道现在整个世界到了千年之变局。人类文明积累到一定程度,马上要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效率最重要。
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才能进行增量发展。
所有的矛盾在財富巨大增量下,都可以得到缓解,稳定不成问题。
朱由校大概把东倭德川幕府用的国策本质大致说了一下,转到具体方略上。
“德川幕府的种种举措,都是让各地领主实力疲乏困窘,然后就算想造反也有心无力。
只不过领主们不会甘心过苦日子,他们会把所有的盘剥转嫁到领地上的百姓头上。
锦衣卫那边送来不少东倭的情报,百姓们確实过得越来越困苦...
困境中的老鼠都会寻找出路,何况人。
最近西教在东倭非常流行,为什么
就是困苦中需要精神安慰...”
朱由校指了指郑芝龙和谢兴国。
“东倭属於明藩属国,朕身为明天子,怎么忍看到他们受苦呢。
只是藩属子民,朕不好直接去管治,只好另想办法。
你们可以帮帮那些苦难的东倭百姓,还有,把东倭心向西教的百姓们所遭受的困苦,告诉西夷人。
当然了,跟尼德兰人说没用,他们信新教,上帝只是保佑他们发財的財神爷。
要去告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他们才是上帝在人间最虔诚的绵羊。
让他们捐钱捐武器,还可以派出十字志愿者,去帮助东倭的那些西教教徒们,反抗幕府的暴政。
你们,可以利用通商便利,帮他们把武器和粮草,以及志愿者运送到东倭...
西教好不好朕不管,但它可以成为在东倭掀起燎原大的苗!”
郑芝龙和谢兴国听得双目炯炯有神。
他们都有听说过,皇上是战略家。
正是在他的部署下,建奴短短三年就由盛转衰,困守辽东。
蒙古左翼在短短一年多內,就一一归顺大明。
朝鲜也被折腾的不浅,现在乐浪都司占了大同江以北地区,朝鲜君臣却陷在党爭的漩涡里,不仅不敢出声驳斥,还要拼命地巴结大明。
因为大明现在成了蹴鞠场上的裁判。
断定你出局,你想参加党爭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皇上又把目光盯上了东倭,那一定有好戏看了。
“不要急著从关东、京都等东倭腹地下手,那是幕府实力最强,掌控最严密的地方。
从九州下手,那里天高皇帝远,而且当地的领主和属官又很容易被贿赂收买。
选几个临海的地点,扶植东倭西教,找南洋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要钱要人要火器,看在上帝的份上,他们想必不会吝嗇。
就算他们在当地的总督和商会不大愿意管这个事情,就把消息告诉那些到处乱窜的传教士。
告诉他们,东倭有三千万人,要是能让那里的人全部信奉西教,罗马教廷会封他们做圣徒的。“
东倭有三千万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