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41章 复盘

第141章 复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此,他们的反扑是必然的。断粮源,制造匪患,滞缓政令,这些都是他们惯用的手法,目的就是让殿下知难而退,或者……让殿下的赈灾失败,从而打击您的威望。”

李承乾拳头紧握。

“孤岂能向他们低头!”

“自然不能低头。”李逸尘道。

“但亦不能一味强攻。殿下,您可曾静下心来,仔细回想、梳理过自长安以来,我们所行的每一步?”

李承乾微微一愣:“先生是指?”

“臣称之为‘复盘’。”李逸尘解释道。

“即对已发生之事,进行回顾、剖析,审视其得失,总结其规律,以期洞察先机,优化后续行动。”

李承乾来了兴趣。

“复盘?请先生细说。”

“便从殿下在长安决定推行债券、乃至决定亲赴山东说起。”

李逸尘引导道。

“殿下当初为何要行此策?预期目标为何?”

李承乾沉思片刻,道:“发行债券,是为解国库空虚之困,快速筹集钱粮,亦是一种新政尝试。亲赴山东,一是体察民情,二是震慑地方,三是……嗯,是想借此建功,稳固储位。”

“然。”李逸尘点头。

“此为初衷。及至山东,殿下首站至掖县,见灾民惨状,果断以军粮设粥棚,此乃应急之举,虽耗军粮,却迅速安定了部分民心,展现了殿下仁心与担当,此为得。”

“然在掖县,殿下亦发现了官仓被莫名调空、义仓虚设等问题,虽察觉有异,却因急于赶路,未及深究,只行文询问,此或可视为一失。”

“未能当时便揪出其背后脉络,致使到了临沂,面对更隐蔽、更系统化的贪腐与对抗时,显得有些被动。”

李承乾回想掖县情形,微微颔首。

“确是如此。当时只觉周福无能,却未想其背后或有指使。”

“至临沂,”李逸尘继续道。

“殿下推行以盐易粮,本是良策。然遭遇陈景元之流暗中扭曲,险些令殿下仁政变为恶政。”

“幸得及时察觉,果断拿下陈景元,明正典刑,公告罪状,一举扭转舆论,赢得民心,此为大得!”

“此举不仅清除了一个蠹虫,更向山东官场乃至世家大族展示了殿下的决心与手段,此为‘立威’。”

“然,”他话锋一转,“斩杀陈景元,亦如同捅了马蜂窝,引来了更强烈的反弹。”

“粮商被劫,兖州抵制换粮,便是明证。此乃我等行动引发的连锁反应,虽难避免,但应在预料之中。殿下可曾想过,他们会如此激烈反扑?”

李承乾沉吟道:“学生想过他们会不满,却未料其手段如此酷烈,直接劫掠粮车,这是要断绝生机!”

“这便是复盘中需要找出的未曾想到之事,或者说,是我们预估不足的风险。”

李逸尘强调。

“那么,基于此复盘,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他不等李承乾回答,便自问自答。

“首先,需调整策略,不能仅依赖以盐易粮和等待债券粮商。”

“再次,需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对。”

“如何主动出击?”李承乾急切地问。

“殿下可还记得臣之前提过的‘调研之法’与‘囚徒困境’?”李逸尘道。

“自然记得。”

“如今便可活用。”李逸尘目光沉静。

“对于兖州乃至后续将去的州县,殿下不应再像前两站那样,等到问题爆发再去解决。而应提前部署。”

“请先生明示!”

李承乾身体前倾,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其一,强化‘调研’。”李逸尘道。

“在殿下抵达下一处州县之前,先派遣数队精干人马,化装成商旅、流民等,秘密潜入,不仅了解灾情、民情。”

“更要重点探查当地官吏与哪些世家往来密切,粮价被何人操控,境内是否有异常匪情聚集。信息,乃决策之本。”

李承乾重重颔首。

“此计甚善!孤明日便安排百骑司与东宫卫队中机敏者前往!”

“其二,活用囚徒困境于事发之前。”李逸尘继续道。

“殿下可借召见地方官员询问灾情、督导政务之名,将刺史、别驾、长史、司马,乃至主要属县的县令,分别叫来问话。”

“分别问话?”李承乾若有所思。

“对。”李逸尘点头。

“问话内容可大致相同,诸如官仓存粮、义仓管理、匪患情况、与本地大族协调购粮之进展等。”

“但在问话过程中,可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从‘调研’中得来的、真伪难辨的信息,或暗示已掌握某些情况,却又不点明。”

他看着李承乾,解释道:“这些官员,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分属不同势力,或有私心。”

“殿下分别问话,他们无法串供,便会互相猜忌。有人会以为殿下掌握了其把柄,心中恐慌。”

“有人会以为同僚已抢先告密,为自保,可能会吐露一些实情。”

“此乃将‘囚徒困境’置于事前,主动制造信息不对称,分化、震慑地方官场,或可从中寻得突破口。”

李承乾只觉脑中轰然一响,仿佛一道闪电划破迷雾!

他从未想过,那冰冷的“囚徒困境”,竟还能如此运用!

不是在案发后审讯,而是在事前便布下心理的罗网!

“妙!太妙了!”他忍不住击节赞叹。

“如此一来,学生便从被动查案,转为主动施压!让他们未等作恶,便已心生忌惮!”

“其三,”李逸尘继续深入。

“便是预估歹人可能采取之策略,并提前布置。例如粮商被劫,我们需假设此事会持续发生,甚至范围扩大。”

“那么,殿下可否以剿匪、护漕为名,调遣附近忠诚可靠的折冲府军士,或派遣东宫卫队精锐,化整为零,暗中护卫重要粮道?”

“或于关键隘口设卡巡查?即便不能完全杜绝,亦能加大其劫掠难度,彰显朝廷掌控之力。”

“再如,世家大族联合抵制换粮,企图造成粮荒假象,逼迫殿下。那我们是否可双管齐下?”

“一方面,殿下派重臣,召见本地那些并非顶尖、或与崔、卢等有隙的世家家主,许以债券利息之外的某些好处,分化拉拢。”

“哪怕只能撬动一两家,也能打破其联合封锁。”

今晚十点更新一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