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局情(1 / 2)
第241章 局情
九月末,乡野驰道上秋叶连绵。
关中不比中原,近两日来忽冷忽热,数里之外的麦田上,透露著一片片金黄。
羔羊於平野上咀嚼著日渐枯黄的乾草,守在一旁的牧民时不时眺向田野中弯著身子,握著镰刀的农夫。
刘义符立於岸前,沐浴著劲凉秋风,眼下又是一副安居乐业之景,顿觉心神舒畅。
也不外乎陶公喜衷归隱於山林,马车喧囂声消寂,无诸多后顾之忧,自然归於寧静。
拓跋嗣三天两头的游行四方,想来也是厌了宫廷之爭,每日醒来,就是一叠接一叠的烦心事。
国家是不可离开君主,但若是有刘穆之、崔浩般的大臣,確是可还的自由。
昨日於狱中捞了一把姚佛念,说实话,他亦想做安乐公,半生只为享乐,岂不快哉
刘义符微微苦笑,捋回思绪,转身又望向南那天堑一般的高山险陵,忧虑涌上心头。
史上刘裕攻下关中后,尚未来得及经略,建康便出了乱子,此时后方尚未有回信,他再三相嘱,也早於书信之中劝慰,想必风雨会来得晚些。
起初是刘裕迫切討要封赏,王弘无了分寸,以致刘穆之病发,他也不知是后者是否故意而为,总之当下局势还算明朗的多。
“世子,主公已令谢主簿重统京兆人户,此为籍册。”郭行作揖递过摘录卷册。
刘义符顺手接过,阅览上眼。
宴饮两日过后,位於蒲坂,始终坚守不屈尹昭终是出降。
不得不说,他压根就没想著活命,攻入长安时不降,姚泓出降时也不降,硬是赖到粮草补给寸断方才一副忠贞大臣的模样出城投降。
无论刘义符容忍度再高,也不能坏了规矩,自古以来,屠城分两种。
其一为明明有数次乞降良机,国都亡了,君主都降了,你一臣子誓死不降,乃是抵抗天兵,助紂为虐。
其二便是手无缚鸡之力,不曾抵抗之城,这样的城池攻下来屠杀,那便是要为天下所詬病的。
由此可见,刘裕屠广固三千鲜卑王族,已是宽仁,且从未同曹操般被他人所詬病。
攻城半载之久,克了外城还有內城,內城之內还有瓮城,明知姚兴断然不敢出关驰援,却依然硬吊著一口气,这当然也离不开城中士民的“功劳”。
因此,刘义符此次未有规諫,救尹昭一命,弊大於利,並不值当。
再者当今天水郡,尹氏隱约盖赵氏一筹,尹雅尹昭身死,朝中只剩下数位无足轻重之人,一时也成不了气候。
简而言之,尹氏尚无可用之人,暂时不值得刘义符青睞,赵玄虽不是大帅之才,但与朱超石、胡藩相比,老而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