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朱棣的劝告:能屈能伸,大丈夫!(1 / 2)
几个弟弟里面,永乐帝朱棣与朱柏的关系最好。
论德论行,朱柏都几乎完美,让人无法挑剔。
永乐帝朱棣一直以朱柏为荣,可惜他的命运,却成了诸王之中最惨的。
“阖宫自焚”,连半点子嗣都未曾留下。
能够再见见这个他带大的弟弟,挺好。
“老先生你是不知…”
“经学府所知,那海外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
“比如脖子特别长,宛若麒麟的长颈鹿…”
“此物我知道,阿丹国据说便有,只是还未曾亲自见到。”
“哦?老先生你对海外还懂,莫非是院长告诉你的?”
“老头子我府中有人常下海经商,故而知晓。”
“……”
与永乐帝朱棣的聊天,朱柏总莫名感觉亲切,且前者谈吐不凡,绝非一般人。
转眼,已经来到中午。
关于学府的奇妙,永乐帝朱棣也深切感觉到了。
此地不同于儒家,彻底摈弃了空谈,教授的完全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实际知识。
只是简单了解,已经让人倍感受用。
而如此人才,大明洪武的未来会层出不穷,这才是最恐怖的。
“永乐一朝…”
“也该图图变数了…”
永乐帝朱棣暗自记下这事,这国富民强之术,明君帝王谁能够拒绝?
永乐一朝虽然下西洋带来不少财富,可朝贡贸易更是挥霍。
这方式富的依旧是帝王和朝廷,而非普罗大众。
朝廷富裕当建立在百姓富裕基础上,民有多富,大明便有多富。
见许易回来,永乐帝朱棣也缓缓起身。
“今日之谈,我甚是欢喜…”
“临别之际,还有一事提醒…”
朱棣言语透着复杂情愫,眼神能够看出,此刻的他极为严肃,不苟言笑。
“老先生请讲。”朱柏有些不舍。
永乐帝朱棣的声音冷静到极点,说道:
“古人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玉虽存,然人却不复。”
“人生在世…”
“舍身取义,乃大丈夫!”
“能屈能伸,亦大豪杰!”
朱柏一怔。
面对永乐帝殷切的嘱托,他不敢拒绝,忙拱手道:“此言,朱柏记下了。”
永乐帝朱棣满意笑着点头,“既如此,我也该走了。”
朱柏道:“我送院长和老先生。”
与朱柏见面,永乐帝朱棣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朱柏品行虽好,但太过刚烈,行事宁折不屈,这样并不好。
面对削藩,他靠着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
昔年韩信也有胯下之辱…
为人处事,圆滑一些并无不可。
当年他要是能对朱柏说说这些,也断不至于让他命运如此悲壮。
马车在朱柏的注视下,彻底远离了学府。
望着永乐帝朱棣沉重的目光,许易劝慰道:
“放心吧,朱柏这小子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
“不说知识,光是他身边的朋友已经迥乎不同,诸如杨士奇等人。”
“在皇宫里,他就朱标和你等几个哥哥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