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1 / 2)
刘一菲看着陈光明,喃喃地说,“他心里装的是劳苦大众,怀里揣的是民生疾苦,处处维护的是国家利益......”
“怪不得他看不上我,原来我和他差距实在太大......”
牛进波也被陈光明折服了,用崇拜的眼神看着陈光明。
这一刻,如果陈光明让他冲锋陷阵,哪怕是堵枪眼,炸碉堡,他也肯定一往无前!
陈光明又对刘一菲说,“立刻把今天发生的情况,形成文字材料,报县委、县政府。当前的形势要说透,后果要说重,措施也要写足,让他们明白,他们再作壁上观,矿工们......会出事的!”
“镇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立刻停止休息,要组织精干力量,靠到矿上做思想工作,这七天......一定不能出差错。”
“下午我要赶到海城市,和银行再谈一次,争取他们答应撤诉,金矿解封,先还利息,以后再还本金。”
“但......我估计谈不出什么东西来。”
“一菲,你立刻联系付雁,让她也找一些人帮忙!既然有人要炒作我这个老赖镇长,那么就炒得越大越好!”
“他们要用法律来压我,那我用舆论来回击他们!”
“他们用合同来打击我,那我用道义来碾压他们!”
“要让他们知道......正义必胜!”
姜浩震惊地看着陈光明,他毕竟快要退休的人,想的太多。姜浩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开口了,他苦口婆心地道:
“陈镇长,现在说这些话,会被人认为你是炒作!我知道你是实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可‘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真正相信的不多了!”
“你这是乱开炮,小心惹祸上身呀!”
“陈镇长,如果那天真的要电视直播,会有很多人把你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海城市除了金矿,还有各种矿山,你这番言论出去,那些矿主们,还有他们身后的金主,会群起而攻之!”
“搞不好,你这是玩火自焚呀!”
陈光明的身子颤抖了一下,他缓缓转过身来,看着姜浩等人。
过了好久,陈光明才缓缓说道。
“1841年6月,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帝下旨革去林则徐所任一切差使,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经历一年半的时间,才到达伊犁。
他与妻子诀别时,写下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很出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黄主席,封建社会的官员,都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是党员,难道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维护群众利益的时候,还要瞻前顾后吗?”
一句话,说得姜浩额头冒汗,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陈镇长,我说错了......”
陈光明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说得重了,又缓和了口气道:
“其实,在我看来,当不当这个官,是次要的;能不能为老百姓做点好事,是主要的。”
“我们的老百姓,苦呀!”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不是我有多高尚,而是,我见不得咱们的老百姓,过得那么苦......”
他看着远山,山顶还凝着未化尽的残雪,以及松树的深绿。那些油松、落叶松密密麻麻地扎根在山坡上,树干笔直地向上伸展,像是无数支墨绿色的笔尖,要去触碰头顶的天空。即便顶着雪,松针依旧挺拔,透着股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