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夜访钱府,密谋破局(1 / 2)
张宗光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直接亮出卷宗副本:
“这是沈儒昌在死前留下的半份口供,其中提到‘受命于沈怀真,文案由孙斐然誊写,书社由吴重光组织’。”
“口供虽未成文,但当时已有誊稿,签名笔迹已由风纪营比对属实。”
“证人朱同,书社门房。”
“证人秦辽,书案誊写人。”
“证人陆孚,文稿收送信使。”
三名证人被押上来,跪在地上,一人一句,交代的干干净净。
沈怀真脸都白了,站在人群中颤抖着想要解释,话还没出口,就被人从后头按住肩膀。
风纪营的人来了。
“沈怀真,你可有异议?”
“我、我只是……讲学……”
“讲学?你那讲案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李文海手里摊着一张文稿副本,朗声念道:
“天下本无帝王,士人合议可的一统,读书修身乃真道,九五之尊不过偶然。”
底下一片惊哗。
有人嘴里骂出声了。
这话不就是明晃晃地骂皇帝是篡位的吗?
还说什么“天下本无帝王”,那你这是要干什么?要恢复私社制、搞士林治政?
陈渊没有出声,他只坐在高位上,一言不发。
张宗光看向他。
陈渊点头。
风纪营当场押人。
沈怀真喊:“陛下,我没有谋反,我只是讲书,我只是传道授业……”
陈渊这才站起身来,一句话:
“你传的是哪门子道?教的是谁家的业?”
“是要教天下人,不要认皇帝,只认你们这群书院的老头子?”
“讲学可以,妄议朝政,不行。”
“你们不是说寒门不的为政吗?”
“那今天我就告诉你们——不是你们说了算。”
“你们觉的风纪营扰了祖制?”
“好,从今日起,朕亲自定祖制。”
台下一片安静。
李文海走上来,宣读判词:
“沈怀真,借书社聚徒讲反言,私通贪官,暗助三司之乱,罪当诛。”
“孙斐然、吴重光,听命聚众、誊写传稿,未亲谋反,暂缓斩刑,入地牢待查。”
陈渊抬手。
“午门处决,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
“抬走。”
这天午后,午门又杀一人。
百姓没吭声。
甚至有人拍手。
“早就该杀了。”
“他们仗着自己会写字,就能骂皇帝?”
“前朝就是被这些人搞没的!”
“风纪营干的漂亮!”
当晚,风纪营大堂内贴出新榜:
【自沈怀真案落槌起,江南书院收徒讲学需报备案,言语须有录档,传稿须审字样,不的暗授民政,不的私传官政。】
【违者,以“扰政言官”论处。】
【书社虽非官署,但自诩辅政,即以政法对待。】
从这天起,金陵再无书院敢私讲“风骨”、“时政”。
书院老头们不敢乱说话了,弟子们也不敢乱写诗了。
风纪营不光查案,还查嘴。
但没几个人敢说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