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81章 首辅布局恩威并,吏部争议待破局

第181章 首辅布局恩威并,吏部争议待破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阁值房里,炭盆烧得正旺。

赤红的炭块噼啪作响,将舆图上的“京师”二字映得发亮。

李东阳站在值房中央,青布棉袍的衣角垂在金砖上,纹丝不动。

他的目光像筛子似的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却带着千钧之力:“既然大家都愿同心声援陛下,就得拿出铁办法!”

“既要让陛下见着咱们的诚意,又要压得保守派不敢蹦跶,绝不能出半分乱子。”

他抬手虚引,先看向一身戎装的张仑。

军靴上的雪沫子还没化尽,在炭盆边融出一小片水渍。

“张将军,你先说说,京营将士对兵部贪腐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张仑“啪”地挺直腰板,胸前的甲片相撞发出脆响。

“回首辅!”

“京营将士十有八九是边军出身,谁没受过粮饷被克扣的苦?”

“去年冬天,咱们京营的冬装少了三成,兄弟们冻得搓手跺脚,后来才知道,是兵部把布料贪了卖钱!”

“现在听说要严惩贪官、改条例,营里的校尉们都拍着胸脯喊‘陛下要是下旨,咱们愿为后盾’,支持的声音占了九成往上!”

李东阳眼底掠过一丝赞许,手指敲了敲案上的京营军饷账本。

“好!”

“那你的差事就定了!”

“立刻回营开全体将领会议,把利害关系讲透,让所有参将以上的将领联名上书,恳请陛下严惩兵部贪腐、修订《问刑条例》。”

他往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

“你要跟他们说,这不是帮陛下,是帮自己!”

“兵部贪腐敢动边军、京营的粮饷,今天能少冬装,明天就能缺军械!”

“要是这次不把贪腐的根挖了,下次轮到京营断粮,谁来替兄弟们说话?”

“没人能独善其身!”

张仑抱拳的动作重得砸在甲胄上,高声应道:“末将明白!”

“这就回营,一个时辰内把将领们聚齐,下午头晌就把联名奏折递到通政司!”

话音未落,他已经转身大步流星往外走。

军靴踩过门槛时,还不忘把落在门口的披风捡起来。

那是刚才急着进门,随手扔在地上的。

打发走张仑,李东阳的目光转向杨一清和王恕。

杨一清刚把暖手的茶杯凑到嘴边,见首辅看来,又放下了。

王恕则捋着山羊胡,指尖还沾着刚才拟稿的墨渍。

“杨次辅、王阁老,”李东阳的语气缓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条理。

“你们二位是三朝老臣,资历深、人脉广,六部九卿的堂官,大多是你们的门生或旧僚,卖你们面子。”

“咱们分个工!”

“杨次辅去礼部、户部、刑部,重点说通刑部尚书赵鉴!”

“王阁老去工部、都察院、大理寺,盯着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

“你们去了不用硬逼,就跟他们说清楚两件事,让他们牵头,组织本部官员上‘支持修法’的奏疏。”

杨一清眉头瞬间拧成疙瘩,放下茶杯时,杯底在案上磕出轻响。

“首辅,别的衙门好说,刑部怕是难啃。”

“赵鉴是先帝弘治五年的进士,最认‘祖制’二字,上次议革除冗余驿卒,他就拿‘先帝遗旨’顶了回去,这次要他支持改先帝定的条例,他多半会硬顶。”

李东阳早有准备,从袖里抽出一份卷宗,“啪”地拍在桌上。

封皮上“刑部贪腐案”五个字格外扎眼。

“他硬顶,你就跟他算笔账。”

“这里面是去年刑部主事贪赃枉法的案卷,赵鉴当年只判了流放,按旧条例是‘合规’,可百姓骂他‘官官相护’的状纸,堆了通政司半尺高。”

他往前探身,声音冷了几分。

“你告诉赵鉴,陛下不是不能自己下旨废条例,只是不想伤了文官的体面。”

“要是真把陛下逼急了,他直接下旨‘贪腐满万即斩’,以后刑部判案只能照死律来,再想‘从轻发落’都没机会。”

“让他自己选!”

“是主动支持修法,给陛下台阶下,以后修法还能让刑部参与,保留余地!”

“还是逼着陛下硬来,以后文官犯错就往死里罚,他这个刑部尚书,天天得跟陛下顶牛!”

王恕听得捋着山羊胡笑出声,指节敲了敲案面。

“首辅这招‘点利害、给台阶’,高!”

“赵鉴是个聪明人,知道哪头轻哪头重,肯定会松口。”

杨一清也茅塞顿开,把卷宗往袖里一塞。

“好!”

“我这就去刑部,先堵着赵鉴的门,他不答应,我就跟他耗到天黑!”

王恕也跟着起身,两人并肩往外走。

杨一清还不忘回头叮嘱:“首辅放心,天黑前,六部的奏疏草稿肯定送到内阁!”

值房里剩下刘瑾和陆炳,两人都往前凑了半步。

刘瑾捻着佛珠,尖细的嗓音里带着笑意。

陆炳则摩挲着腰间的绣春刀,眼神里满是期待。

李东阳的语气明显缓和下来,甚至带了几分笑意。

“刘公公、陆大人,你们东厂和锦衣卫,这些年查的官员‘小辫子’,应该不少吧?”

刘瑾“嗤”地笑出声,佛珠转得飞快。

“首辅放心!”

“别说那些跳得欢的保守派,就是他们家仆贪了几两银子、外室藏在哪个胡同,咱家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些事虽不够杀头,但够他们丢官罢职,让一家子喝西北风!”

陆炳也沉声应道:“锦衣卫的案卷库里,记着三十多个中层官员的旧账。”

“有收地方官‘冰敬’‘炭敬’的,有考核时偏袒亲信的,还有不作为导致地方灾情扩大的,每一笔都有实证,拿出来就能用。”

李东阳点头,手指在案上画了个圈。

“好!”

“你们不用明着威胁,就做件‘巧事’!”

“把这些旧账的摘要抄成小纸条,让东厂番子、锦衣卫校尉悄悄塞到他们家门缝里,或者‘不小心’掉在他们上朝的路上。”

“纸条上不用写名字,就写‘某年月日,收某官礼金五十两;某年月日,偏袒某吏’,再附一句‘陛下圣明,旧账不瞒’。”

“让他们自己琢磨!”

“要是敢跳出来反对修法,这些旧账就会‘不小心’送到陛下案前,到时候按《大明律》从严处置,可别怪咱们没提前打招呼。”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这叫恩威并施。”

“咱们给了他们机会支持修法,要是不珍惜,非要跟民心、跟陛下对着干,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把他们的旧账翻出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刘瑾和陆炳眼睛瞬间亮了。

刘瑾拍着大腿道:“首辅高见!”

“这招比直接抓人高明多了,既不得罪死所有人,又能把那些硬骨头敲软!”

“奴婢这就回东厂,让番子们抄纸条去!”

陆炳也抱拳应道:“臣立刻回锦衣卫调案卷,保证半个时辰内把纸条送出去!”

两人脚步轻快地离开,值房里终于只剩下李东阳一人。

李东阳走到案前,拿起桌上的《大明报》。

头版“百姓请愿”的标题旁,还有卖报小孩画的简笔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