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冬至宴上暖人心,帝许厚禄泪沾襟(1 / 2)
皇宫的奉天殿前广场上,数十张方桌整齐排列。
那排列的方桌,像铺开的棋盘,在冬日的晨光里透着规整的暖意。
冒着热气的铜锅稳稳摆在每张桌中央。
乳白色的蒸汽咕嘟咕嘟往上冒,驱散着冬日的丝丝寒意。
蒸汽裹着饺子的鲜香,在广场上弥漫开来。
御膳房的太监们穿着干净的灰布衫,端着一笼笼刚出锅的饺子穿梭其间。
笼屉掀开的瞬间,白雾袅袅升腾。
这白雾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朦胧的温暖,也让每个人的鼻尖都萦绕着诱人的香气。
太监、宫女、侍卫、东厂番子、锦衣卫校尉们,按品级和职责依次就座。
每个人都坐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
他们腰杆绷得像拉满的弓,眼神里却藏不住按捺不住的紧张和期待。
他们眼角的余光时不时往广场入口瞟去。
偶尔有人窃窃私语,声音压得极低,像蚊蝇嗡鸣。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和陛下一起过小年,太紧张了,手心都出汗了。”
“听说陛下特意吩咐御膳房做了好几种馅,猪肉白菜、韭菜鸡蛋,还有香菇青菜的,特意照顾咱们不同的口味呢。”
刘瑾和张永站在广场一侧,手里端着茶壶,指挥着小太监给每个人倒热茶。
刘瑾尖着嗓子提醒,语气里却没有往日的严厉,反而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笑意。
“都坐规矩点!陛下马上就到了,别失了体统,让陛下笑话!”
连他自己都为这场小年宴感到激动,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笑意。
一个负责洒扫的老太监,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
他捧着温热的茶杯,手微微发抖,茶水都晃出了几滴。
旁边的小宫女看着他,轻声问。
“刘公公,您怎么了?是茶水太烫了吗?”
老太监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我入宫三十年,伺候过先帝,从没见过哪个皇帝愿意和咱们这些下人一起吃饭,更别说记着咱们的口味了,陛下真是千古难寻的仁君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太监清亮的唱喏声。
“陛下驾到——”
这声音像一道惊雷,瞬间传遍整个广场。
所有人立刻“唰”地站起身,齐齐躬身行礼,头埋得极低,几乎要碰到桌面。
他们大气都不敢喘,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朱厚照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没有穿象征皇权的龙袍。
他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和,笑容温和得像春日的暖阳,一步步走了过来。
他抬手挥了挥,语气轻快。
“都坐下吧,今天是小年,是团圆的日子,不用讲那么多规矩,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放松点。”
众人犹豫了一下,眼神互相试探着。
见朱厚照已经在主位上坐下,才小心翼翼地落座,依旧不敢抬头,双手还是放在膝上,显得格外拘谨。
朱厚照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白菜猪肉馅的饺子,放进嘴里嚼了嚼,笑着说。
“朕已经尝过了,御膳房的手艺不错,鲜香多汁,你们也快吃,别客气,凉了就不好吃了。”
可没人敢动筷子,广场上静得只剩下铜锅沸腾的“咕嘟”声,还有蒸汽上升的细微声响。
气氛显得有些凝滞。
朱厚照见状,放下筷子,站起身,走到广场中央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凛冽的寒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实在走投无路,才被迫入宫当差。”
“有的是孤儿,无依无靠,皇宫就是你们唯一的去处,在这里看人脸色,受了不少委屈。”
这话一出,不少人的眼眶瞬间红了。
一个穿青绿色宫装的年轻宫女,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就是因为家乡闹灾,父母双亡,走投无路才被送入宫的。
想起那些孤苦无依的日子,想起入宫后被管事太监苛责的委屈,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压抑的哭声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
朱厚照继续道。
“但从今天起,你们要记住——皇宫就是你们的家!朕就是你们的家人!”
“以后不管是哪个管事的太监苛责你们,还是哪个侍卫仗势欺人,甚至是哪个官员敢私下刁难你们,尽管告诉朕,朕为你们做主!绝不让你们再受半分委屈!”
站在人群后的老太监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往下淌。
他年轻时曾被管事太监克扣月钱,还因为打碎了一个茶杯被打骂,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诉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听到陛下的话,积压了几十年的委屈瞬间爆发,老泪纵横,哭得像个孩子。
几个锦衣卫校尉也红了眼,他们虽然是武职,却也常被上司刁难,甚至被克扣军饷,只能默默忍受。
陛下的话,像是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暖透了他们的心。
朱厚照看着众人的反应,眼神里满是体恤,语气更加郑重。
“还有一件事要宣布——从正德元年正月开始,你们的俸禄,一律涨一番!”
“太监宫女的月钱,侍卫、番子的粮饷,全都翻倍!只要你们不勾结外臣、不做坏事,安安分分为大明办事,朕保你们衣食无忧,老了之后也有依靠,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