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69章 暖阁论功行重赏,帝命守仁整兵部

第169章 暖阁论功行重赏,帝命守仁整兵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欧阳铎惊得眼睛都圆了,愣了足足三秒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跪伏在地:

“谢陛下提拔!臣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从从六品主事升正五品郎中,这是连跳两级。

在大明官场,这样的提拔速度,简直是闻所未闻!

最后,朱厚照的目光落在王守仁身上。

原本带着笑意的脸渐渐变得郑重,暖阁里的气氛也跟着肃穆起来。

“守仁,这次北直隶、山西的差事,你是头功。”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

“安抚三十万流民,斩杀十三名贪官,清理五十多起贪腐案,三个月内让两地灾情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每一件都办得漂亮,办得扎实!”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

“京营参军的位置,朕给希仪了;北直隶按察使的差事,随着流民安置完毕,也暂时告一段落。”

“朕决定,升你为兵部左侍郎,协助管理兵部事务,替朕撑起大明的军防!”

王守仁心里一震,连忙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顾虑:

“陛下,臣惶恐!兵部事务繁杂,里头都是些三朝老臣,好些人握着实权几十年,论资历、论人脉,臣都比不过。”

“而且边军补给拖沓、武将提拔看关系不看能力、武器装备几十年没更新,这些积弊根深蒂固,臣怕一动就牵扯太多,反倒误了陛下的事……”

“怕什么?”

朱厚照笑着打断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却满是底气:

“朕给你的‘镇朔剑’还在不在?”

见王守仁点头,他继续道:

“有朕给你撑腰,谁敢给你使绊子,谁敢拿‘祖制’当挡箭牌,你尽管拿剑敲他的脑袋!”

“朕倒要看看,那些老顽固是敢跟你翻脸,还是敢跟朕翻脸!”

暖阁里的人都被逗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朱厚照收起笑容,话锋一转,说起了刘大夏的事:

“说起来,你还得‘感谢’刘大夏那个老糊涂。”

他把刘大夏在大同胜仗后,上书要裁边军、说“养丘八浪费粮饷”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连刘大夏私下抱怨“武将无用”的话都没落下。

刘瑾气得一拍大腿,骂道:

“这刘大夏真是老糊涂了!大同刚打退蒙古人,将士们的血还没干,他就想着裁军,这不是给蒙古人送机会吗?简直是误国误民!”

陆炳也皱着眉点头:

“亏他还是兵部尚书,连‘忘战必危’的道理都不懂,就知道抱着老黄历过日子,这样的人掌兵部,大明的军防迟早要出大问题!”

朱厚照叹了口气,语气沉重:

“可不是嘛!兵部的摊子,早就被这些老臣整烂了——边军冬天穿不上冬衣,夏天吃不上新鲜粮;武将提拔看的不是战功,是后台硬不硬;武器库里的弓拉不开,炮打不响,几十年没更新过,再这么下去,大同的胜仗就是咱们大明最后一次胜仗了!”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守仁,眼神里满是信任和期待:

“守仁,朕之所以升你为兵部左侍郎,就是想让你当这把‘开山斧’,把兵部的烂摊子彻底收拾干净!”

“练出精锐的兵,造出锋利的武器,提拔能打仗的将,把那些占着位置不干事的老顽固,全都给朕挪开!你可有信心?”

王守仁看着朱厚照信任的眼神,又想起在真定府斩杀赵全时,百姓们欢呼“陛下万岁”的场景。

一股豪气从心底直冲头顶。

他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震得暖阁的窗纸都微微发颤:

“臣有信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三个月内,必让兵部焕然一新,练出能保家卫国的精锐之师,造出能震慑四方的锋利武器!”

“好!这才是朕要的王守仁!”

朱厚照拍着桌子叫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朕等你的好消息!要是缺人手,朕给你调;要是缺银子,内库的银子你随便用;要是有人敢拦着,朕给你撑腰!朕给你开绿灯,一路到底!”

他摆了摆手,语气放松下来:

“你们一路辛苦,先回去好好休息几天,陪陪家人,等过了腊八,再各司其职,好好给朕干实事!”

“臣/奴婢遵旨!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齐声应道,躬身行礼后,慢慢退出暖阁。

走出坤宁宫,外面的阳光正好,积雪反射着金光,晃得人眼睛都有些睁不开。

刘瑾快步追上王守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

“王大人,恭喜啊!兵部左侍郎,这可是实打实的实权职位,以后咱们大明的军防,可就靠你了!以后有啥用得着东厂的地方,尽管开口!”

王守仁笑着拱手:

“刘公公客气了,以后还要靠大家一起出力,才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陆炳也凑过来,眼神锐利如鹰:

“要是兵部需要查武将的底细,或者揪那些吃空饷的蛀虫,锦衣卫随叫随到,保证给你查得明明白白!”

韩文抚着胡须,笑着道:

“户部那边,老臣也会多上心,军饷、粮草、练兵的银子,只要王大人有需求,老臣定当协调到位,绝不给兵部拖后腿!”

几人在宫门口拱手作别,各自翻身上马。

王守仁骑在枣红色的战马上,看着京城街道上往来的百姓,看着宫墙上迎风招展的龙旗,心里满是斗志——兵部的烂摊子虽然难收拾,但有陛下的绝对信任,有刘瑾、陆炳、韩文这些同僚的支持,他有信心能啃下这块硬骨头,让大明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让百姓再也不用怕蒙古人南下劫掠!

而暖阁里,朱厚照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他对着张永沉声道:

“去给东厂的人传旨,死死盯着刘大夏,他家里的书房、库房,都给朕盯紧了,别让他偷偷把航海图、边军布防图转移走,也别让他跟那些老顽固私下串联。”

“等守仁把兵部整顿出点眉目,咱们再好好收拾他,连带着那些跟他一伙的老顽固,一起清出去!”

“另外,大明报明天加一篇头条,就写‘王守仁升任兵部左侍郎,陛下命其整顿兵部练精锐’,把他在北直隶的功劳也写进去。”

朱厚照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深意:

“让百姓知道,办实事的人终有回报;也让京里那些还在观望的老臣看看,朕是真的要给朝堂换血了,要么跟着朕好好干,要么就滚蛋!”

“奴婢遵旨!”

张永躬身应道,心里暗暗佩服——陛下这一步棋走得太高了,用王守仁这把“利刃”捅开兵部的口子,既能整顿军防,又能借机清理老顽固,一举两得!

暖阁里的炭火依旧“噼啪”作响。

朱厚照走到墙上悬挂的大明舆图前,手指从兵部的位置缓缓划过,又落在西北河套、东南沿海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王守仁是他精心选中的“利刃”,有了这把利刃,他就能彻底斩断兵部的积弊,为大明打造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

而整顿兵部,只是他改革大业的第一步,接下来,开海通商、整顿财政、收复失地,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开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