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烂账曝光群情愤,众臣请见待圣裁(1 / 2)
李东阳的话音刚落,内阁、东厂、锦衣卫的人立刻像上了弦的箭,分头行动起来。
他们明白,此次行动关乎重大,必须迅速且高效地展开。
兵部大堂里瞬间炸开了锅。
脚步声、翻卷宗的“哗哗”声、算盘的“噼啪”声混在一起。
虽忙碌,但却不乱,每个人都在紧张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只有那些文官缩在角落。
头埋得快贴到胸口,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连眼皮都不敢随便抬。
他们生怕被当成“阻碍查案”的典型,直接被锦衣卫拖走。
内阁的办事官们直奔兵部档案房。
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尘封的房门被推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他们翻出近五年的公文卷宗。
从“边军粮饷批复”到“武器采购奏报”,从“武将考核档案”到“战马饲料报销”。
一份份摊在临时搭起的案几上,逐字逐句仔细核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刚翻了不到半个时辰,一个戴眼镜的办事官突然拿着一份卷宗,脸色惨白地跑出来。
“首辅!不好了!武库司正德元年的弓箭采购奏报,有大问题!”
他的声音都在发颤,显然是发现了极其严重的情况。
李东阳和刚赶到的韩文连忙凑过去,周围的人也围了上来,把案几围得水泄不通。
只见卷宗上的朱批清晰明了:“采购弓箭一万把,每把银五两,共计五万两,着户部拨款。”
可附后的验收清单上,却只有“实收八千把”的潦草签字。
签字人的名字模糊不清,显然是伪造的,连手印都没按。
“五万两银子,只买了八千把弓,剩下的两万两,去哪了?”
韩文气得一拍案几,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
“这可是边军的保命武器啊!他们也敢贪?就不怕将士们在前线拿空弓对敌吗?”
他的声音里满是痛心,对这种贪腐行为感到无比愤怒。
旁边的欧阳铎刚帮户部核完一本粮饷账本,凑过来看了一眼,气得手都在抖。
“这些狗官!良心都被狗吃了!”
“每把弓的实际成本最多一两银子,他们报五两就算了,还敢克扣两千把的数量,这是要让边军拿着烧火棍去跟蒙古人拼命吗?”
他刚入官场不久,一直以为文官是“清流”,没想到竟有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
心里又气又寒,对“文官体面”的滤镜瞬间碎得稀烂。
与此同时,东厂的番子也有了重大发现。
刘瑾拿着一份密密麻麻的“官员行踪记录”,尖细的嗓音像淬了毒的针,对着李东阳道:“首辅你快看!这兵部的文官,一个个全是蛀虫!”
“兵部职方司郎中王庆,上个月说是去大同核查边军编制,实则带着小妾去了江南游山玩水,苏州的园林、扬州的青楼,玩了整整一个月!”
“所有花费都报成‘公干开支’,光青楼的酒水、姑娘的赏钱,就报了三百两!这可是普通百姓十年的生活费!”
“还有这个武选司主事王全,一个正六品主事,年俸只有六十两,家里却有五口人,还在京郊买了三进的大院子,娶了四个小妾,连丫鬟都有二十多个!”
刘瑾用手指戳着记录,语气里满是嘲讽:“他哪来的钱?明摆着是贪边军的救命钱贪来的!”
话音刚落,陆炳就带着两个锦衣卫校尉,押着一个面如死灰的小吏过来。
那小吏吓得浑身发抖,膝盖一软就跪在了地上,眼泪鼻涕一起流,哭着道:“首辅饶命!李大人饶命!这都是刘尚书让我做的假账!我不敢不做啊!”
“刘大夏?”
李东阳眼神一厉:“说清楚!什么假账?你们到底贪了多少?”
小吏趴在地上,磕着头道:“职方司的边军编制,账上写着十万,实际只有七万三千人!每年的空额饷银,足足六十万两!都被刘尚书和几个郎中、主事分了!我只是个记账的,每年只能分一百两,求首辅饶我一命!”
“六十万两?!”
李东阳倒吸一口凉气,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还好旁边的办事官扶了他一把。
“大明全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三千多万两,一个兵部,每年光空额就贪走六十万两!这还只是空额,要是加上武器采购、战马饲料、冬衣布料的贪腐,不知道要刮走大明多少血汗钱!”
他接过锦衣卫递来的假账本,账本的纸页都被翻得发毛,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每一笔都对应着“空额名单”“分赃记录”,甚至还有刘大夏的亲笔签字和画押,证据确凿,无可抵赖。
韩文看着账本上的数字,老泪纵横,用袖子擦着眼睛。
“先帝在位时,省吃俭用,连龙袍都打补丁,就是想多给边军拨点粮饷,让将士们能吃饱穿暖,守住大明的边境。”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粮饷全被这些蛀虫贪了!大同的将士在前线挨饿受冻,啃冻硬的麦饼,他们却在京城里花天酒地,娶小妾、买豪宅,良心都被狗吃了!”
刘瑾气得浑身发抖,尖声道:“这些文官真是披着人皮的狼!平时天天骂咱们阉党贪腐,说咱们误国,结果他们自己贪得更狠、更黑心!”
“必须把他们全抓起来,凌迟处死,扒皮实草,挂在城楼上示众,才能平民愤,才能震慑那些还在贪的蛀虫!”
陆炳也跟着附和,眼神锐利如鹰。
“不仅要抓涉案的官员,还要查他们的家人、门生、还有勾结的商号!这么大的贪腐案,肯定有漏网之鱼,必须一网打尽,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