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土匪型猛将,刘备人麻了 > 第156章 快去请左将军平!

第156章 快去请左将军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州的州学系统,除郑玄外,还有其余三人。

此前和王朗一同来到徐州的劝学从事会稽人虞翻,是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虞翻少时好学,经学造诣颇深。

对于学问孜孜以求,从未间断。

为《老子》、《论语》、《国语》作过训注。

虞翻对于学问的追求态度,让郑玄很是欣赏,而且虞翻的身体素质很好,可以日行三百!

这其中吹牛的成分很大,但身体素质的确不错,善于步行。

不过虞翻也有自己的缺点,性情疏直,又喜欢喝酒,关键一喝就十分容易喝高,然后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说些胡言乱语,简单来说就是“发酒疯”。

郑玄说过虞翻很多次,但虞翻也三十六岁了,多年的生活作风也不是说改就改的。

除此之外,这虞翻还推崇“玄学”。

虞翻注解最多,最擅长的就是《周易》。

还擅长占卜之术,这一点倒是和郑玄有些类似。

但这一点在徐州的州学系统中,并不受重视,徐州每次的官员考试也没有丝毫内容,当然是因为刘平的建议。

别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整点实用的。

再一位则是龙亢桓氏的桓典。

桓典本来是在天子刘协身边,不过随着迁都许昌,再加上沛国、陈国为刘备所据,晋位上公大司马,实力远胜曹操,再加上刘备这边重视教育,桓典便辞官回了龙亢老家。

通过家族运转被刘备所征辟,擅长《尚书》。

第三人则是徐州的本土世家,擅长经学的东海王氏,王朗!

没错!

我们的王朗王司徒,此前在会稽被孙策打败,回到徐州,见天子去了许昌,就跑去许昌。

但是,曹操这些年的发展实在是一言难尽。

反而是刘备这边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晋位大司马,颇有行光武旧事的迹象。

曹操手中就算再有天子,但自身力量和刘备实在没得比。

所以找了个理由辞官,就又回来了。

东海王氏是徐州的本土世家,王朗也是徐州有名的大儒,所以就算刘备不喜欢王朗,却还是征辟了对方。

毕竟有对方在,徐州州学的号召力也会更强。

不得不说,相较于年龄同样很大的桓典,还有生活作风不正的虞翻,王朗颇有成为郑玄接班人的意味。

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

刘备召集一众文臣议事。

天下大乱至今,有名有姓的大诸侯已经所剩不多了。

无非就是袁绍、刘备、刘表、刘璋还有曹操五人。

袁绍和刘备就是当今天下唯二的大诸侯,一南一北,且实力远胜其他诸侯!

袁绍雄踞河北四州,兵多将广。

刘备占据完整的徐州、几乎完整的扬州、以及大半个豫州,军力强盛!

缺点就是:军费开支过于庞大!

这也让不少士人心中不喜。

但徐州士卒军纪严明,再加上刘备刘平都支持,士人也只能选择接受。

对于如今北方袁绍兵马异动。

徐州众文臣也是发表自己的观点。

虽然有少许,袁绍强盛不可力敌的投降派声音。

但主战派还是占据了多数。

比如下邳相张邈。

他和袁绍有隙,自然不会有什么投降的说法。

另外还有郭嘉、糜竺等也是如此。

郭嘉去过河北不为袁绍所重用,糜竺乃是商贾出身。

大佬郑玄也是如此。

郑玄年逾古稀,活了很久,他出生的时候还是“汉顺帝”的时候,那会的大汉,才是真正的大汉啊!

收复西域、远征鲜卑、改革吏治、北定匈奴、扩招太学!

天下承平!

没有想到,短短数十载,天下竟会变成如今这番光景!

活的久了,见的人多了,有些事情自然就看的更清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