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快去请左将军平!(2 / 2)
要说如今的天下,谁有能力,让大汉再度复兴,让天下再度承平。
必然是大司马刘备!
刘备宽容仁德、刘平治军有方、百战百胜!
甚至就连张昭也不赞成投降!
虽说张昭是带投大哥,但那会东吴和一统北方的曹操实力差距的确是过于明显,而且孙策死前有遗言说“缓步西归”。
所以张昭才当带投大哥。
如今袁绍实力虽强,但刘备也不差,说是旗鼓相当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更别说,这边还有刘平在。
张昭认为刘备完全有实力和机会,赢袁绍,行光武旧事!
但有一件事,也必须承认。
那就是现在的刘备和袁绍是有实力差距的。
这个实力差距倒不是军事实力差距,而是刘备身上的掣肘太多。
刘备这边养军费用太高了!
尤其是这些年扩军实在是太过频繁了!
灭袁术之战,收拢三万陈国士卒。
下庐江又组建水军,募兵一万。
定江东,编郑宝、孙策两万大军。
如今平定丹阳,又增两万丹阳兵。
足足八万大军!
如果没有这八万人,以刘备如今的财政收入,每年可以节省数亿钱。
但如果没有这八万人,又不行。
如今刘备地方扩大,西边连接荆州和颍川,南边有山越,北边有袁绍、袁谭。
各方都需要兵马把守。
而且这些募兵的背后,都是有安定地方的深意。
比如这一次的丹阳募兵。
从出山的二十余万山民中挑选了两万人,作为新丹阳兵。
这两万丹阳兵,都不是独身一人,背后家庭,家庭接着亲戚。
这样这些山民如果还想要再反叛,就会有顾虑。
除此之外。
刘备麾下士卒待遇高,也是稳定地方,一种手段。
一些贫困的家庭,只要家中有人入选了正式士卒,那么这个家庭就可以立马从贫困的边缘活过来。
因此在刘备治下,兵役的热情都非常高。
而且这些受益的家庭,都会传播刘备仁德的名声。
所以也没办法。
当然,其实没有这些人,行不行?
也行。
但下场就是需要依靠世家豪强统治地方。
刘备本人甚至官吏在地方上影响力就会很低。
皇权不下乡,正是如此。
而有了这些士卒家庭那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刘平还在士卒当中的推行教育,虽说他们很有可能发展成新的世家豪强,为祸地方,但那需要时间。
而且兵役制度是轮换的。
只要保证士卒的待遇一直在线,就会一直有人支持刘备,传播刘备的名声,刘备在地方上就一直有影响力。
张昭知道刘备不怎么会带兵,开口道:“明公,丹阳战事大局已定,速唤左将军回徐!”
郭嘉、刘晔、陈宫、糜竺等人也是齐声道:“还请主公,速唤左将军!”
在这个时代如果是曹操、袁绍等人见到这样一幅场景,肯定会刘平心生忌惮,伺机除之!
但刘备不会!
刘备也是十分赞同:“快去丹阳请左将军返回下邳!”
相较于众人,刘备甚至还用了“请”字。
刘平不在身边,刘备总是感觉没有主心骨,做什么事情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