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铁腕与柔蛊(2 / 2)
萧承烨眉头一皱:“青礞石?工部勘探时未曾标注此处有如此大范围的青礞石。”
“地质情况复杂,勘探难免疏漏。”林晚夕沉吟道,“寻常‘石蠹’难以对付这种岩石。需要更强大的、或者说,更具针对性的‘破甲’类蛊虫。”
“南疆可有此类蛊虫?”萧承烨立刻问道。
“有。”林晚夕肯定地点点头,“有一种名为‘裂金蚁’的蛊虫,其唾液能软化金属,对坚硬岩石亦有奇效。但此蛊性情暴烈,极难驯化,且培育条件苛刻,以往多用于兵器淬毒,从未想过用于工程。”
“朕立刻派影卫再去南疆寻找!”萧承烨毫不犹豫。
“来不及了。”林晚夕摇头,“一来一回,加之寻找驯化,至少需两月,会严重影响示范区工期。”
“那该如何是好?”萧承烨面露忧色。示范区工期紧,任务重,任何一环的拖延都可能影响整体计划。
林晚夕走到窗边,望着院中一株经历风雨却依旧挺拔的古树,眸中闪过决然:“或许……可以尝试‘蛊虫诱导异变’。”
“诱导异变?”萧承烨对这个词感到陌生而心惊。
“嗯。”林晚夕解释道,“就是在极端环境下,辅以特定的蛊药和秘法,刺激现有‘石蠹’种群,诱导其发生定向的、有利于克服当前困难的特征变异。比如,让它们分泌出能更有效分解青礞石成分的唾液。这在蛊术典籍中曾有记载,但风险极大,失败率极高,且对施术者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蛊虫全军覆没,甚至反噬。”
萧承烨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抓住她的手腕:“晚夕,此法太过凶险!你如今身体……”
“这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林晚夕转身,目光沉静而坚定地看着他,“承烨,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朝堂之上,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等着看我们失败。示范区必须成功!我必须一试。”
看着她眼中那不容动摇的光芒,萧承烨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她。就像她无法阻止他力排众议、推行运河一样。他们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身犯险。
他深吸一口气,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好!但你要答应朕,无论如何,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要务!若有任何不适,立刻停止!”
“我答应你。”林晚夕郑重点头。
当夜,林晚夕再次进入静室。这一次,她不仅带来了苗银蛊匣,还带来了几味珍藏的、药性猛烈的蛊药。她以自身精血为引,调和蛊药,再通过蛊匣那玄妙的联系,将混合着秘法的精神力与药力,遥遥投向落星谷试验场中,那些正在青礞石岩层前“束手无策”的“石蠹”种群。
这个过程极其凶险,如同在悬崖边走钢丝。她必须精准地控制药力和精神力的强度,稍一过量,便可能引起蛊虫狂暴或死亡;稍一不足,则无法达到诱导效果。
静室外,萧承烨负手而立,如同一尊雕像,紧抿着唇,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担忧。他能感受到静室内那不同寻常的能量波动,时而剧烈,时而微弱,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静室的门终于“吱呀”一声开了。
林晚夕踉跄着走了出来,脸色苍白如纸,几乎虚脱,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
“成功了……”她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疲惫,却也有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石蠹’种群已发生初步异变,对青礞石的啮噬效率,预计能提升五成以上……西段障碍,很快就能打通了。”
萧承烨一个箭步上前,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感受着她冰冷而颤抖的身体,心疼得无以复加。
“辛苦了,晚夕……辛苦了……”他一遍遍地重复着,所有的感激与爱意,都融在这简单的词语之中。
——
帝后同心,其利断金。
在萧承烨毫不动摇的铁腕支持和林晚夕呕心沥血的技术保障下,运河工程的筹备工作,尤其是落星谷示范区的建设,在重重困难中稳步推进。
萧承烨这边,顶着巨大的财政和政治压力,硬是保证了资金和资源的持续投入。他甚至亲自审理了几个试图阻挠“捐输”政策、阳奉阴违的勋贵案例,以雷霆手段将其革职查办,狠狠震慑了朝堂,使得一系列为运河“输血”的政策得以强力推行。
而林晚夕这边,则如同整个“蛊工”计划最强大脑和灵魂。她虽足不出户,却通过神秘莫测的蛊术,远程指引着试验的方向,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石蠹”的诱导异变,到“缠丝藤蛊生物灰浆”最佳配比的确定,再到“清淤螺”与“净水萍”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微调……每一个关键节点的突破,都凝聚着她的智慧与心血。她的脸色时常因心力交瘁而苍白,但她的眼神,却始终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三个月的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飞快流逝。
落星谷下游,那片原本普通的河谷,已然模样大变。
一段长约百丈、宽约十丈的模拟运河河道已然成型。河道两侧,是利用“石蠹”开凿、并以“缠丝藤蛊生物灰浆”砌筑的坚固堤岸,灰浆凝固后呈现一种奇特的淡青色,质地紧密,光滑如镜,却又蕴含着惊人的韧性。河道中央,引入的活水缓缓流淌,水质清澈,可见底部铺设的、用于测试的卵石。水面上,漂浮着翠绿的“净水萍”,而在水底不易察觉的角落,一些微小的“清淤螺”正悄然吸附在模拟淤泥上,缓慢地工作着。
这便是“蛊工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区”!
这一日,萧承烨精心安排,邀请了一批在朝中具有影响力、且对运河工程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重臣,以及像周正清、王明远这样的核心反对派代表,由工部尚书李翰亲自陪同,前往落星谷,“参观考察”。
当这些身着紫袍绯袍的朝廷大员们,亲眼看到那由微小蛊虫参与构建的、坚固而奇特的河道工程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李翰亲自演示,命工匠用铁锤猛力敲击堤岸,却只留下淡淡白痕;又展示了一段用传统方法砌筑的堤岸作为对比,在同样力度的敲击下,石块很快出现了裂痕。
“诸位大人请看,”李翰指着清澈的水道,“此间水流已运行半月,未经任何人工清理,依靠‘净水萍’与‘清淤螺’,水质依旧保持清澈,底部亦无淤泥堆积。此乃皇后娘娘所言之‘自我维持’雏形!”
周正清蹲下身,难以置信地触摸着那淡青色的堤岸,触手温润坚实。王明远则盯着水中的“净水萍”和工匠从水底捞起的、正在缓慢蠕动的“清淤螺”,眼神中充满了惊骇与思索。
事实胜于雄辩。
当抽象的“新技术”概念,化为眼前这实实在在、远超他们理解的工程奇迹时,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担忧,似乎都在这震撼的事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虽然没有人立刻表态完全支持,但那顽固的反对壁垒,已然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消息传回宫中,萧承烨抚掌大笑,多日来的压抑一扫而空。他快步走入凤仪宫,想要与林晚夕分享这份喜悦。
却见林晚夕正坐在摇篮边,轻轻哼唱着南疆的小调,哄着小承稷入睡。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依旧有些苍白却带着温柔笑意的侧脸上,静谧而美好。
萧承烨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拥住她,将捷报低声告知。
林晚夕回过头,与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看,连稷儿都在为他的父皇母后高兴呢。”她轻声道。
摇篮里,小承稷不知何时醒了,正挥舞着莲藕般的手臂,咧开没牙的小嘴,咯咯地笑着,黑葡萄般的眼珠亮晶晶的,仿佛真的听懂了这关乎帝国未来的好消息。
帝后同心,不仅力排众议,稳住了朝堂,更以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为这旷世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但此刻,他们彼此依靠,信念无比坚定。
然而,他们都未曾察觉,在遥远北境的狄戎王庭,一场针对天昱、针对这运河工程的更大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帝国的命运,仍在前方未知的风浪中,等待着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