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01章 宗训,看了一会书无聊跑到宫外玩了。

第501章 宗训,看了一会书无聊跑到宫外玩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住手!”林阿夏大喝一声,快步冲了上去,挡在青禾身前,“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女辅营门口撒野!”

那八字胡少年转头看向林阿夏,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又露出不屑的神色:“哟,又来一个美人儿。怎么,你也想跟着哥哥?”

“放肆!”李伴伴上前一步,沉声道,“这是太后娘娘钦点的女辅营,岂容你们在此放肆!”

八字胡少年嗤笑一声:“太后娘娘又如何?我爹是吏部侍郎,在洛阳城里,还没有我不敢去的地方!”他说着,挥了挥手,身后的几个跟班立刻围了上来。

柴宗训气得脸色发红,他虽年少,却也知道女辅营是母亲看重的地方,这些人竟敢在此欺凌营中姑娘,简直无法无天。他正要上前,却被李伴伴拉住了。李伴伴低声道:“殿下,不可暴露身份,交给老奴来处理。”

只见李伴伴从袖中取出一块腰牌,高高举起:“奉太后娘娘懿旨,女辅营周遭三里之内,禁止任何人滋扰生事。尔等公然挑衅,莫非是想违抗懿旨?”

那腰牌是宫中特制的,上面刻着太后的凤印,绝非寻常之物。八字胡少年看到腰牌,脸色顿时变了变,他虽纨绔,却也知道违抗太后懿旨的后果。但他仗着父亲是吏部侍郎,仍硬着头皮道:“你……你不过是个太监,谁知道这腰牌是真是假?”

“放肆!”林阿夏眼中闪过厉色,抬手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箭头直指八字胡少年,“李伴伴是太后身边的近侍,岂容你质疑?再不退去,休怪我箭下无情!”

她的动作干脆利落,眼神锐利如刀,八字胡少年吓得后退了一步。他身后的几个跟班也有些害怕,纷纷劝道:“公子,算了算了,咱们还是走吧。”

八字胡少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狠狠瞪了林阿夏一眼,又看了看李伴伴手中的腰牌,最终咬了咬牙:“好,我们走!”说罢,带着跟班悻悻地离开了。

看着他们走远,青禾才松了口气,对着林阿夏和李伴伴屈膝行礼:“多谢阿夏姐姐,多谢公公。”

“没事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大声呼救。”林阿夏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下来。

柴宗训走到青禾面前,轻声道:“别怕,有女辅营在,有太后娘娘在,没人能欺负你们。”

青禾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少年,又看了看林阿夏等人对他的恭敬态度,心中隐约猜到了他的身份,连忙再次行礼:“多谢殿下关怀。”

柴宗训摆了摆手,心中却生出几分感慨。他往日里待在宫中,只知道母亲推行新政,让洛阳城愈发繁华,却不知仍有这样的纨绔子弟仗势欺人。他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治国需先安内,安内需先护民”,今日之事,让他真切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回到营中,柳丫丫拉着柴宗训的手,愤愤不平地说:“太子哥哥,那些坏人太可恶了!以后我要好好学武艺,保护营里的姐姐们!”

苏婉儿也点头道:“殿下,太后娘娘虽护着我们,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我们唯有自己变强,才能不被人欺负。”

林阿夏叹了口气:“这两年营里的姑娘们越来越能干,可终究是女子,难免会被人轻视。若是能得到朝廷更多的支持,让我们也能像男子一样,为国家出力,或许就能少受些欺凌。”

柴宗训听着她们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念头。他看向李伴伴:“李伴伴,今日之事,我想禀明母亲。女辅营的姐姐们都很有本事,既能行医救人,又能织布守城,或许可以让她们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

李伴伴点了点头:“殿下所言极是。太后娘娘本就看重女辅营,若是殿下能将今日所见所闻告知娘娘,想必娘娘会认真考量。”

几人又聊了许久,柴宗训看了看天色,知道不能再耽搁了,便起身告辞:“阿夏姐姐,婉儿姐姐,丫丫,我该回宫了。过几日,我再来看你们。”

“殿下慢走。”林阿夏等人送他到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

离开女辅营,柴宗训的心情与来时截然不同。来时只想着逃离书房的枯燥,此刻心中却沉甸甸的,既有对女辅营姑娘们的牵挂,也有对治国理政的初步思考。他抬头看向皇宫的方向,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宫墙染成了金色。

“李伴伴,”柴宗训开口道,“我回去之后,要好好写一份奏折,把今日在女辅营看到的事情都告诉母亲。我想建议母亲,让女辅营的姐姐们也能参与到朝政中来,比如让懂医术的去太医院帮忙,让会织布的去管理织锦坊,让会武艺的去协助守城。”

李伴伴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殿下能有此想法,实属难得。太后娘娘若是知道,一定会很欣慰。”

柴宗训点了点头,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觉得枯燥的典籍,似乎也并非毫无用处。若是能将书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中,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让像女辅营姑娘们这样的人都能发挥所长,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回到宫中时,符太后已经议事归来,正在长春宫等着他。看到他回来,符太后并未责怪,只是温和地问道:“宗训,今日去哪了?”

柴宗训走到母亲面前,将今日去女辅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包括遇到纨绔子弟欺凌姑娘,以及自己的想法。他说得条理清晰,眼神中满是认真。

符太后静静地听着,眼中渐渐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宗训长大了,懂得体恤百姓,懂得思考国事了。你说得对,女辅营的那些姑娘们,确实是难得的人才。明日朝会,娘便与大臣们商议此事,让她们能为后周的发展出一份力。”

得到母亲的认可,柴宗训心中大喜:“多谢娘!”

“不过,”符太后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严肃,“下次出宫,一定要提前告知娘,带上侍卫,不可再这般鲁莽。今日若不是李伴伴跟着,万一出了什么事,娘该怎么办?”

“娘,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柴宗训连忙认错,态度诚恳。

符太后笑了笑,拉着他的手走进殿内:“饿了吧?厨房已经备好了你爱吃的糕点,快尝尝。”

看着母亲慈爱的笑容,柴宗训心中暖暖的。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今日的经历,让他朝着“英明君主”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小步。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多出宫走走,多了解洛阳百姓的生活,多倾听底层的声音,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能守护后周江山、庇护天下百姓的君主。

接下来的日子,柴宗训一边刻苦读书,研习治国之道,一边关注着女辅营的消息。朝会上,符太后提出让女辅营姑娘参与朝政之事,虽有部分大臣反对,但在符太后和柴宗训的坚持下,最终得以通过。女辅营的姑娘们纷纷走出营门,有的进入太医院,凭借精湛医术救治病患;有的管理织锦坊,让后周的织锦工艺更上一层楼;还有的协助守城,展现出不输男子的英勇。

随着时间推移,后周在符太后和柴宗训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柴宗训也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成长为一位有勇有谋、心怀天下的君主,他与女辅营姑娘们的情谊,也成为了后周百姓口中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更多人奋发图强,为后周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