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60章

第160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表神色动容:江东果真如此认为?确实如你所言,袁本初以荆州安危相胁,迫使我伏击令尊。若不从命,恐荆州难保。袁氏势大,我实在无力抗衡......

世伯不必多言。我们都清楚其中原委,今日特来表明江东诚意。只求世伯能将家父 ** 归还,权感激不尽。

刘表面露愧色:若真如此,刘某确实铸成大错......

此时帐下谋士急声进谏:主公切莫被这孺子蒙蔽!此乃江东诈术,当立即诛之以绝后患。若纵其成长,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刘伯,兄长就在江对岸。若您此刻取我性命,他定会倾尽全力讨伐您。届时刘伯将同时面临两位大敌——袁绍与我兄长。今日特来与刘伯议和,恳请您归还家父的 ** 。若您应允,往后江东与荆州便如唇齿相依,永绝兵戈之扰。

此话当真?只要你们立誓不再侵扰荆州边境,这事便依你。其实令尊的 ** 我一直妥善收存,就在后堂。你们共同的敌人是袁绍——我也是受他蒙骗之人。

刘伯放心,这些我们都明白。您永远是我们的朋友,绝不会刀兵相向。

平心而论,刘表也是迫于袁绍压力。当初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消息传遍天下,引得各方争夺。这些人都以为得到玉玺便是天命所归,殊不知若没有皇帝之位,这方玉石与寻常石头无异。

可笑他们未能参透:真正的天命从不寄托于死物。正如孙权曾告诫孙坚,此物实乃祸端。可惜当时的孙坚早已被玉玺迷了心智,哪里听得进旁人的劝诫?

公元1290年

乱世奸雄曹操获知孙坚夺得传国玉玺,当即劝谏道:此乃不祥之物,留在身边必招祸患。并向孙坚献计,建议将玉玺转赠他人,引发诸侯争抢,最终坐收渔利。

可惜孙坚已被玉玺迷了心窍。这方莹润的白玉握在掌心时,他便再难割舍,终日摩挲把玩,爱不释手。

血染征袍之际,这位江东猛虎才幡然醒悟。弥留时他想起长子孙策的忠告,悔恨交加地喃喃:若早听吾儿之言......

此时少年孙权已夺回父亲 ** 。刘表立于城头,望着那支悲戚的队伍渐行渐远,不由叹息:孙文台之子,当真可怜。

【东吴崛起·孙权护送灵柩离开荆州时,年仅九岁。这个沉着冷静的孩子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胆识,竟真从刘表手中讨回父亲尸身。随行的老臣们心中暗叹: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仲谋贤弟,为兄实在佩服。孙策抚着弟弟的肩膀,你此番作为,远胜为兄。

孙权肃然答道:兄长,父亲英灵岂容他人 ** ?

兄弟二人遂扶柩南归。虽经战乱兵马折损大半,孙策仍决意将父亲归葬故土。江东儿郎最重乡土之念,何况他们出身将门,更需彰显孝道。

显赫之人的身后事总是极尽荣光,这便是时势所趋,亦是人分贵贱的明证。倘若生前地位尊崇,临终之际自然也要风光大葬。

反观寻常百姓,性命如同草芥,死后连一副薄棺都置办不起,只能暴尸荒野。这便是世道残酷之处。

世人追逐权势,不过是为了死后能得个体面。昔日刘备卖草鞋为生,曹操出身宦官之家,都不算什么显贵。哪比得上袁绍,四世三公的望族,自幼前呼后拥,锦衣玉食。

这般养尊处优之人,哪知民间疾苦?曹操最看不上这等膏粱子弟,说袁绍不仅目中无人,如今更是被门客们捧得飘飘然,自以为天下无双。

此人愈发刚愎自用,全然听不进谏言。今日听张三之计,明日又改从李四之策, ** ,毫无主见。真不知他如何守住家业,那些追随者图什么?想来不过是为谋个一官半职。

袁绍还当众人是慕名而来,实则大谬。这些年阿谀奉承听得太多,早已迷失本心,分不清忠奸善恶。

孙策断不会投靠袁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若非袁绍从中作梗,孙坚将军也不会英年早逝。这笔血债,孙策定要袁绍以命相偿。

◇ 无论何时,他终将是自己的死敌,可眼下唯有借他人之势方能延续宏图。

生存已成当务之急——若无强援庇佑,恐怕连性命都难保全。

因此必须寻得合适的主公,既要愿纳我于麾下,更要有抗衡袁绍的实力。若投靠之人势弱,终将随其覆灭。

此时倒有一绝佳人选:袁术。袁氏兄弟不睦举世皆知,虽为同父异母兄弟,嫡子袁术却因兄长袁绍是庶出而耿耿于怀。偏偏这庶长子威名远播,更令自诩正统的袁术嫉恨难平。

这时代嫡庶之别犹如天堑。正如立嫡以长不以贤的祖制,若非皇后所出,纵有惊世之才也难登储位。此乃维系纲常的铁则,违逆者必遭千夫所指。

袁术始终认定自己地位尊于袁绍,可世人偏偏对那庶子多有敬重。这般悖逆伦常之事,早将兄弟情谊磨成了淬毒的刀。

袁术与袁绍素来不合,二人立场相悖,从未达成共识。

对曹操而言,这无疑是件幸事。他深惧二袁联手,所幸兄弟阋墙,反倒令天下局势趋于平衡。倘若二人同心协力,其势力必将空前强盛,袁绍或许也不至于兵败身亡。究其根源,皆是咎由自取。昔日的名门贵胄,终究湮灭于乱世,恰应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初无人正视曹操,偏是这般人物,最终雄踞天下。如今除刘峰外,无人能与之争锋。纵使袁绍袁术复生,其谋略合计亦难敌曹操,败亡之局早已注定。

而孙策的一桩关键抉择,奠定了江东基业。那方天地中,孙氏终能与刘备、曹操鼎足而立。但此世不同——刘峰的存在

此前刘峰未对江东过多干预,因其水军未成,远征恐损兵折将。麾下将士虽骁勇,水战仍是短板。刘峰不愿士兵因可避之战殒命——他视士卒性命如珍宝,深知每个逝去的生命背后,皆系着一个破碎的家庭。

战争必然伴随牺牲,但他执意将伤亡压至最低。这些托付性命的壮士,每一个都值得以山河相护。

刘峰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自有其过人之处。为何众人皆愿追随?纵使他们都经历了水晶训练,忠诚度被提升至满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