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232章 旧灯不说话

第232章 旧灯不说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她没有开主灯,仿佛怕惊扰了这方寸之间的静谧。

屏幕上的《荆棘摇篮》终章还停留在最后一段,光标微微闪烁,像一次迟疑的呼吸。

她盯着那行未删改的文字良久,终于轻轻按下保存键。

第二天就是签售会。

展台布置得极简:白墙、黑字、一部手稿复刻本,和这盏无法正常点亮的旧灯。

工作人员起初不解:“它能代表什么?”林野只说:“它不说话,但它记得。”

布展到深夜,江予安才赶来。

他没带任何工具箱或设备清单,只是默默从墙上拆下一块小巧的金属模块——那是他设计的“信灯计划”原型机的一部分,原本用于博物馆夜间安防系统的低功耗感应照明。

他蹲在台灯旁,用镊子小心接线,将模块嵌入破损的底座电路中。

动作轻缓,像在缝合一道陈年伤口。

“现在,”他站起身,声音低而稳,“每有一个人靠近展台,灯就会亮0.5秒。”

林野怔住。“……为什么是0.5秒?”

“太短,不足以照亮房间;太长,又不像偶然。”他望着她,眼神里有种穿透岁月的温柔,“就像某些爱,只敢存在一瞬间。”

灯光第一次闪起时,正巧掠过她心口那道金纹。

微烫,却不痛。

像是某种回应。

签售会前夜,城市陷入惯常的沉默。

林国栋坐在配电房值班台前,耳机里循环着老旧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

他习惯性点开自家楼栋的电力监控后台,忽然发现总闸之后多了一个隐藏程序入口。

标题是灰色字体:“静默模式·情感映射测试版”。

他犹豫片刻,输入权限码。

页面加载出来的一瞬,心跳慢了半拍。

系统自动生成的热力图上,标记着整片社区每月九点整的灯光活跃度。

红色区域灯火通明,蓝色则近乎死寂。

而在最边缘的角落,一个微弱的蓝点连续三个月固执地亮着——正是他们家的信灯终端。

“她……从来没真正亮过。”他喃喃。

周慧敏每天晚上九点都会按开关,可那盏灯只运行三秒便自动熄灭。

系统记录显示,她的操作始终停留在“启动-关闭”的机械循环,从未进入过持续照明状态。

不是不愿参与“三秒仪式”,而是每次按下按钮后,都立刻反悔,生怕被女儿察觉自己的存在。

林国栋盯着那行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良久。

最终,他没删程序,也没通知任何人,只在代码末尾加了一句注释:

`\/\/ 她不是不想亮,是怕亮得太响。`

与此同时,林野正在整理展台最后的物料。

她在母亲送来的铁盒底部摸到一张折叠极小的纸条,边角已被锈迹侵蚀。

展开时,字迹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周慧敏特有的工整笔锋:

“那天我砸灯,是因为她说‘妈妈像风’——我怕她写完,也会被人烧手。”

林野的手指骤然收紧。

风……是无形、无根、无人挽留的东西。

而“烧手”二字,像一把锈钝的刀缓缓割开时间的封条——她猛然想起初中作文课上,老师曾夸她这篇题为《母亲》的文章“有灵气”,结果却被周慧敏当众撕碎:“这种虚情假意的东西,将来害人害己!”

原来母亲早就在恐惧——怕她写出真相,怕她重蹈自己当年被家族斥为“不安分”而遭打压的命运。

那一灯之怒,不只是对分数的暴烈,更是对命运轮回的惊惶拦截。

她缓缓将纸条贴在胸口,闭上眼。

窗外,第一缕晨光正爬上玻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