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我们不熄灭(2 / 2)
然后,轻轻折断。
雨停了,风却未歇。
广场上的积水倒映着灰白的天光,像一块块破碎的镜面,映出林野模糊的身影。
她站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芯片断裂时细微的脆响,那声音并不尖锐,却像一道无声的闪电,劈开了某种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重量。
她没有看母亲离开的方向,也没有追。
只是低头看着玻璃瓶里静静躺着的银色碎片,像是凝视一片沉没的月光。
标签上“未播放的童年”几个字是她用钢笔写的,墨迹微微晕开,仿佛情绪渗进了纸纤维。
她忽然觉得,这比任何一场控诉都更接近真实——不是为了宽恕,也不是为了铭记,而是承认:有些记忆,不必公之于众,也无需被听见,只要有人知道它存在过,就够了。
江予安始终站在她身侧,沉默如影。
他没问她为何折断U盘,也没说“你做得对”这类安慰的话。
他知道,这一刻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林野终于不再试图用叙事去填补空洞,而是学会了让某些空洞保持原状。
他们并肩走出广场,脚步踩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发出轻微的回响。
城市渐渐苏醒,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早餐车冒出袅袅热气。
一切都显得平静得近乎温柔。
路过小区角落的配电房时,林野忽然停下。
墙上贴着一张崭新的手写告示,字迹熟悉得让她心头一颤——那是父亲林国栋的笔迹。
纸张边缘略显褶皱,像是反复修改后才敢贴出来:
“灯光随机闪烁,因有人需要暗处呼吸。”
她怔住。
这句话不像出自那个总躲在厨房修水管、逃避争吵的男人之口。
可正是这份突兀的真实,让她眼眶发热。
她想起小时候焦虑发作时,总会拉紧窗帘,怕光;想起母亲怒吼“你怎么这么脆弱”的同时,父亲却悄悄关掉了客厅主灯,只留下一盏落地灯幽幽亮着。
原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地回应黑暗。
她转头看向江予安,雨水顺着他发梢滴落,打湿了肩头。
她忽然伸手,握住了他的手。
他的掌心微凉,但脉搏稳定。
“我们以后也别装太亮的灯。”她说,声音很轻,像是说给风听。
他侧过头看她,嘴角慢慢扬起,笑意从眼角蔓延开来:“好,留点黑,好让心跳看得更清楚。”
两人继续前行,步伐默契。
路灯次第亮起,又忽明忽暗,如同这座城市无法完全掌控的呼吸节奏。
而就在他们拐进楼道前,林野不经意回头一瞥——
周慧敏刚才站立的位置已空无一人。
只有那把深蓝色旧伞被遗落在长椅上,伞骨微微张开,像一只收拢翅膀却仍不愿离去的鸟。
回到家,林野脱下湿毛衣,换上干爽的家居服。
窗外晨雾未散,空气里浮动着昨夜雨水与泥土的气息。
她走进厨房,打开燃气灶,米粒在锅中轻轻翻滚,粥香缓缓升腾。
就在这时,她目光扫过玄关。
一双陌生的拖鞋静静地摆在那儿,款式老旧,鞋面洗得发白,边缘已经磨损。
它们整齐地并排放着,仿佛主人曾站在这里,犹豫片刻,才轻轻脱下。
林野的手顿在锅盖上,心跳漏了一拍。
她没说话,只是静静望着那双鞋,仿佛它们会开口,会解释,会低语一段她从未听过的故事。
粥在锅中咕嘟作响,蒸汽爬上窗玻璃,模糊了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