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54章 她不动一刀,可老树自己裂了缝

第154章 她不动一刀,可老树自己裂了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成片试映当晚,一位曾主政一方的退休老局长沉默良久,最终低声道:“原来不是她发明了这套东西……是她听懂了这片土地的声音。”

掌声响起时,苏霓没有看屏幕,而是望向窗外。

万家灯火之下,无数声音正试图突围而出。

而她的战场,远未结束。

深夜,许文澜的加密终端突然震动。

一封无署名邮件静静浮现,发件地址经过七层跳转,来源难以追溯。

标题只有四个字:

“救救孩子。”

附件是一份未命名的内部文件草案,页脚赫然印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水印。

她还未点开,手机便再次亮起。

是苏霓的信息:

【准备启动校园端口升级。

这一次,我们要把话筒,真正交到最小的人手里。】第155章 话筒之下,人心如潮

许文澜盯着屏幕上那封无署名邮件,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三秒,才缓缓点开附件。

文档标题朴素得近乎刻意:《关于“校园表达角”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内部讨论稿)》。

可越是平静的文字,越透出一种焦灼的试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某位匿名官员,在系统内推动改革受阻,竟绕过层层审批,将希望寄于民间之手。

她当即拨通苏霓电话,声音压得极低:“他们想动,但不敢明着来。提议‘先试点再推广’,怕的是地方抵制、领导问责。”

听筒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一声轻笑,清冽如雪水滴落瓷盏。

“怕阻力?那就把阻力变成动力。”苏霓语调不疾不徐,却字字带锋,“既然他们不敢让学生说话,我们就让孩子们自己评。”

次日清晨,“国家社会治理创新基金”官网悄然上线新板块——【小代表满意度直通平台】。

界面简洁得近乎天真:一只卡通话筒,配一句提示语:“你说的每句话,都会被听见。”

学生可匿名提交对本校“表达角”实施情况的评价:有没有固定时间?

能不能自由发言?

老师会不会打断?

议题是否涉及食堂饭菜、作业负担、课外活动?

更关键的是——所有数据实时加密同步至省级教育督导组,生成动态红黑榜。

上线不到七十二小时,十万零两千三百一十七条反馈涌入系统。

八成以上集中在两个问题:

“每次举手发言,老师都说‘这个以后再谈’。”

“我想提食堂土豆常年发芽,结果班主任找我谈话,说‘不要传播负面情绪’。”

风暴悄然而至。

某全国重点中学因综合评分垫底,被省教育厅公开通报。

当晚,该校连夜召开教代会,校长脸色铁青地念整改方案:“从下周起,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定为‘学生议事时间’,任何教师不得以教学进度为由打断发言。”

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一通来电打到了苏霓办公室。

“你们的人去党校讲课可以,但不能放任歪曲!”对方语气严厉,“有干部反映,‘五步法’培训课上,竟然加入‘服从大局’‘避免激化矛盾’这类解读条款——这还是你们原来的意思吗?”

苏霓听完,轻轻放下话筒。

她没有争辩,没有解释,只是拨通陆承安与许文澜的视频会议。

深夜十一点,江州基金办灯火通明。

三人围坐在数据墙前,空气凝重如铅。

“规则一旦进入体制,就会被驯化。”陆承安冷静分析,“有人要用它维稳,有人拿它免责,唯独忘了它是用来赋权的。”

苏霓盯着墙上滚动的舆情热词,忽然起身,走到录音设备前。

“准备发布《五步法核心原则声明》。”她声音不高,却穿透力极强,“强调三点:第一,陈述权独立于身份地位;第二,事实描述不得掺杂价值引导;第三,任何附加‘听话哲学’的解读,均为变异。”

许文澜立刻起草公告,并增设【规则纯净度举报通道】,承诺每例核查结果全网公示。

凌晨两点十七分,苏霓戴上耳机,按下录音键。

“时间:2025年5月20日,地点:江州临时办公室,记录人:苏霓。”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沉沉夜色中,仿佛穿越无数会议室里的妥协与粉饰,直抵那些欲言又止的角落。

“第一句:今天我们不限制谁学,但必须守住一句话的干净——它不该是用来听话的,是用来被听见的。”

声明发布六小时后,已有三百余条举报线索汇入系统,覆盖十二个省份。

某地市党校被迫暂停课程,重新审定教案。

而在这片悄然裂变的土壤深处,一股新的异动正悄然萌芽——

西部某县,黄沙漫道,山峦起伏。

一辆印有“社会治理巡查”字样的越野车缓缓驶入县城边缘的民政所院内。

林晚推门下车,风沙扑面。

她抬头望了一眼墙上新刷的标语:“用五步法说话,用积分制办事”,唇角微不可察地抿了抿。

她没进去开会,也没调阅材料,只是默默打开平板,翻看昨日系统推送的一份异常数据报告。

眉头,一点点皱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