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322章 不说破的事最有劲

第322章 不说破的事最有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警报声在许文澜的脑海中与那片死寂的信号黑洞重叠,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共振。

这不仅仅是技术故障,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目标直指林晚所在的偏远坐标。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紧了她的心脏。

与此同时,身处风暴中心的林晚,却对外界的惊涛骇浪一无所知。

她正面临着另一场无声的战争。

边疆小镇的村委会里,空气凝重得像一块浸了水的毡布。

村长,一个皮肤黝黑、眼窝深陷的康巴汉子,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一个老旧的转经筒,眼神里满是戒备和不信任。

他身后的几位村民,目光同样锐利如鹰,紧紧锁定在林晚和她带来的“声音地图”计划书上。

“林同志,我们敬重你是从大城市来的文化人,但我们祖祖辈辈的规矩,不能坏在你手上。”村长的声音缓慢而沉重,“山有山神,水有龙王。祭祀的经文、仪式的流程,那是说给神听的,不是录下来给外人听着玩儿的。”

他们担心录音会泄露民族的神秘习俗,更害怕这些声音被断章取义,成为猎奇者消费的商品。

面对这种根植于信仰的抵触,任何关于政策合法性的争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承诺后期审查,又会陷入无休止的猜疑链。

林晚没有争辩,也没有承诺。

她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村长,我能去看看你们的祭山仪式吗?我保证,我什么都不做,只带耳朵和眼睛去。”

村长审视了她很久,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仿佛要看穿她的灵魂。

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

祭山仪式在凌晨举行,地点是半山腰的一处圣地。

山风凛冽,吹动着五色的经幡,发出猎猎的声响。

林晚被允许站在一个稍远的位置,她全程静坐,没有靠近,没有提问,像一块融入环境的石头。

她只在风起时,悄悄拿出手机,录下风穿过峡谷的呼啸;在法器摇动时,录下铜铃清脆而悠远的撞击;在村民们围绕圣地踱步时,录下他们脚步踩在碎石上独有的、沉稳的节奏。

她没有录下一句经文,没有录下一句人语。

返程后,林晚把自己关在简陋的招待所里。

她将这几段声音素材——风声、铃响、脚步声——反复聆听,然后像一个最谨慎的珠宝匠,小心翼翼地剪辑、融合。

最终,一段三分钟的环境音景诞生了。

她没有添加任何修饰,只在结尾处,让所有声音慢慢淡出,回归一片纯粹的、仿佛能听见心跳的寂静。

她将这段音频命名为——《山在说话》。

第二天,她将音频文件传到了村委会那台唯一的、老旧的红色电话机所连接的广播系统上。

全村的老少,从田间地头,从自家门前,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围坐在各自的广播喇叭下。

风声,是山的呼吸;铃声,是信仰的回响;脚步声,是传承的脉搏。

没有一句泄露秘密的话语,却处处都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与敬畏。

三分钟的寂静之后,村长拿起电话听筒,对着另一头的林晚,只说了一句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声音……没说我们的事,却又全是我们的事。播吧。”

就在林晚用声音敲开边疆小镇心门的同时,千里之外的许文澜,正与一个幽灵般的敌人进行着无声的厮杀。

“许总,救命!我们中心的系统全面崩溃!所有数据都被锁死了!”电话那头,某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负责人的声音几近崩溃。

上百段来自绝望边缘的求助者录音,那些最私密、最痛苦的遗言和呼救,随时可能永久丢失,或被公之于众。

许文澜的指尖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远程接入对方服务器的瞬间,她就确定这不是普通的系统崩溃,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精准攻击。

对方在系统的核心代码里留下了一行嚣张的勒索信息:交出你们的“高危人群数据库”,否则所有录音将在二十四小时内被销毁。

对方的目的昭然若揭——将这些充满痛苦与脆弱的声音,变成冰冷的商业分析数据,用以推销昂贵的心理课程或药品。

这是对人性最无情的践踏。

报警?

来不及了,对方的技术很高明,足以在警方介入前完成破坏。

强行切断连接?

等于亲手掐断了找回数据的最后希望。

许文澜的眼神冷得像冰。

她没有报警,也没有切断连接,反而做出了一个让任何技术人员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她沿着黑客留下的后门,主动开放了一条虚假的数据库通道。

然后,她将海量模拟数据如洪水般注入这个“陷阱”。

这些数据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她调用公司服务器里储存的,历年来所有公开节目中观众来信的文本,通过最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瞬间生成了数万条听起来饱含情绪、内容各异的“私密录音”。

黑客显然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合作”,他欣喜若狂地发现自己挖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立刻投入全部算力疯狂抓取这些虚假数据。

就在他沉迷于这场数据的狂欢时,许文澜已经利用他被占满的带宽和暴露的抓取路径,悄无声息地将真实的录音数据打包、加密、迁移到了一个绝对安全的云端堡垒。

数据迁移完成的最后一秒,她启动了反向追踪程序,黑客的Ip地址、物理位置、甚至社交账号,都如剥茧抽丝般清晰地呈现在她眼前。

她没有选择私下报复,而是将所有证据、入侵路径和对方的身份信息,匿名打包,直接发送到了国家网信办的最高级别举报邮箱。

做完这一切,她才给焦急等待的中心负责人回了个电话,语气平静无波:“系统漏洞已修复,数据已恢复。建议你们更换所有服务器密码。”

事后,无人知晓这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

连林晚几天后信号恢复,打电话关心她最近的工作时,许文澜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什么大事。有时候,最好的防守,是让敌人以为他赢了。”

这份不动声色的智慧,也同样体现在苏霓的身上。

作为行业泰斗,苏霓受邀出席传媒大学的荣誉讲座。

能容纳五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

主持人用极尽华丽的辞藻介绍她,称她“用声音开创了一个时代”。

轮到苏霓发言时,她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主持人的溢美之词。

她走到台前,环视全场,然后说:“我不是开创者,我只是第一个不怕冷场的人。”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句出人意料的开场白攫住了心神。

“今天,我不打算演讲。”苏霓的声音清晰而温和,“我想听你们说。”

接下来的整整九十分钟,她没有发表任何长篇大论,只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媒体是否必须是热闹的?”“当所有人都追求爆点时,安静的价值在哪里?”“如果给你一个广播时段,你会用它来播放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