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342章 心跳不是信号

第342章 心跳不是信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她抵达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

那个由特殊合金打造的声音亭,已经被冲垮的泥石流拧成了麻花,残骸歪倒在河滩上。

然而,村民们并未垂头丧气,更没有向上级申请重建。

他们在村口的百年大榕树下,用当地最常见的竹子和藤条,搭起了一个简陋的露天棚子,称之为“回音角”。

每晚七点,结束了一天劳作的村民们会聚集在这里,没有了个人隐私的隔间,他们干脆选择集体朗读那些写给远方亲人的家书。

一个苍老的声音刚刚读完,另一个年轻的声音便会接上,此起彼伏,在山谷间形成独特的共鸣。

林晚的随行人员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案例。

“林姐,这太典型了!设备毁了,精神还在。我们马上写报告,申请专项资金,给他们建一个全国最好的声音广场!”

林晚沉默地听着那朴实无华的朗读声,最终却只是摇了摇头。

她从自己的装备包里,取出了一套小型的太阳能扩音设备和两个麦克风,交给村长。

“钱和工程队,只会把这里变成一个景点。”她轻声说,“这些设备足够你们用了。我建议,你们可以把每晚七点这个时间,固定下来,就叫‘我们自己的广播时刻’。”

离开村子的时候,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女孩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没有封口的信,递给她:“姐姐,我阿爸在外面打工,我……我不敢在大家面前念,你能帮我念给他听吗?”

林晚蹲下身,看着女孩清澈又带着怯意的眼睛,她没有接那封信,而是轻轻地将女孩的手合上,把信推了回去。

她温柔地说:“这封信,你要自己留着。等你准备好了,亲自说给他听。”

一周后,许文澜的私人加密邮箱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发件人的Id是一片空白,主题也只有一个问号。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开来。

邮件正文空无一物,只有一个附件。

下载后,她发现那是一段音频的频谱分析图。

图谱下方有一行小字注释:E00119号基站异常信号,频率曲线与24周人类胎心搏动频率高度吻合。

那一瞬间,许文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那个神秘的心跳,不是机器的故障,不是宇宙的噪音,而是一个……胎儿的心跳?

这怎么可能?

是谁有这样的技术?

又是谁把它发送给了自己?

无数个问题瞬间涌上心头,追查的本能几乎要压倒一切。

但她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那股调查的冲动如潮水般退去。

她没有去分析附件的元数据,更没有去溯源发件人的Ip地址。

她只是移动鼠标,点击了“回复”按钮。

她在回复框里,只敲下了一行字:“请告诉那个听见它的人——别怕,那是别人想说话的样子。”

点击“发送”后,她立刻执行了最高权限的指令,将这个使用了十多年的邮箱账户,连同其在服务器上的所有痕迹,永久注销。

釜底抽薪,不留分毫。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霓接到了林晚从北方一座工业城市打来的电话。

林晚的语气有些复杂:“苏总,那座城市自发形成的‘静默致敬时段’,就是每天中午十二点全城放下手机、静默一分钟的那个活动,被市政府注意到了。现在,市文明办已经把它纳入了年度纪念活动方案,准备升级为全市统一的行为规范,发文推广。”

电话那头,苏霓久久没有说话。

她能听到窗外疗养院里孩子们排练诗朗诵的喧闹声。

良久,她才轻声开口,像是在对自己说:“一旦变成规定,就不再是致敬了。”

挂断电话,她怅然若失地拿起笔,在一张信纸上写下一封给那位市长的私人信函。

信上只有一句话:“当沉默也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时,谁还在真正地聆听?”

她没有打算寄出。

这只是她情绪的出口。

她将信纸放在窗台上,一阵风恰好吹过,将那张轻飘飘的纸吹落。

信纸在空中打了几个旋,悠悠地飘入了楼下正在排练诗朗诵的孩子们中间。

一个眼尖的孩子捡起了它,大声念了出来:“当沉默成为任务,谁还在听?”

孩子们面面相觑,短暂的安静后,一个领头的男孩忽然笑了,他挥舞着手臂,用朗诵的腔调高声喊道:“我们不说,但我们记得!”

瞬间,所有的孩子都像是找到了新的口号,齐声跟着他高诵起来:“我们不说,但我们记得!”“我们不说,但我们记得!”

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冲散了苏霓心中最后一丝阴霾。

这场由一个心跳信号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以一种远超任何人预料的方式,在城市的肌理中蔓延、变形、生根。

它时而是孩子间的游戏,时而是社区的夜谈,时而是山谷的回响,时而是无声的致敬。

然而,当一种自下而上的声音大到足以被听见时,也必然会引来另一种自上而下的目光。

早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空气中已经开始酝酿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回响”——一种更加整齐、更加宏大,也更加不容置疑的回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