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旧影迷踪·复仇之子的归来一(1 / 2)
“陆家后人!”韩笑用手指重重地点在桌上,眼中锐光闪烁,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个可能!他有充分的动机,
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策划(从潜伏到模仿笔迹),
他的行为模式(谨慎、隐秘、追求完美)也与纸张购买者的特征吻合。”
林一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他能如此了解苏鸿昇的习惯(如饮用参茶)、
轻易接触到其笔迹样本、甚至可能利用某种我们尚未查知的方式潜入书房下毒…
这些都暗示,他对苏家内部非常熟悉,可能已经以某种身份,潜伏在苏家周围很久了。”
调查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从苏家内部成员的财产争夺,
转向了一场可能来自外部、蓄谋已久、跨越了几代人的世仇复仇!
“现在的关键是,”韩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找到这个陆家后人!弄清楚他现在是谁?藏身何处?”
一个名字,如同幽灵般,浮现在水面之上——陆正擎的子孙。
他带着家族的诅咒和复仇的火焰,悄然回归,将死亡的阴影投向了仇敌的家族盛宴。
百年恩怨,如同黄浦江底沉埋的锈铁,在这一刻,
被命运的暗流重新冲刷而出,露出了狰狞的棱角。
而追猎与反追猎的下一幕,将在上海滩的晨曦中,悄然上演。
苏公馆的惨案,如同一块巨石投入黄浦江,
在上海滩表面平静的水面下,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暗涌。
舆论哗然,流言四起,各大报纸虽在官方压力下措辞谨慎,
但“豪门血案”、“遗产谜云”等字眼已足够刺激市民的神经。
法租界巡捕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副总巡捕长面色铁青,要求限期破案。
而真正的压力,则集中在韩笑和林一的肩上。
笔迹与纸张的线索,如同两条冰冷的铁轨,
交汇指向那个隐匿在历史尘埃中的复仇幽灵——陆家后人。
苏公馆内的气氛已从最初的惊恐混乱,转变为一种更深沉的、彼此猜忌的压抑。
家族成员被变相软禁在各自院落,仆役们噤若寒蝉,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指控与防备。
韩笑和林一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那间僻静的书斋,
墙上挂起了苏公馆的平面图和人物关系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时间线和疑点。
锁定“陆家”为关键方向后,韩笑和林一分头行动,
动用一切可用的明暗渠道,挖掘这个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家族信息。
韩笑负责“故纸堆”的深度挖掘。他再次潜入苏公馆阁楼那尘封的故纸堆中,
这次目标更加明确——寻找任何与陆家相关的蛛丝马迹。
在泛黄的信札、旧合同、甚至喜庆丧葬的礼单中,他努力拼凑着陆家败落后的轨迹。
终于,在一本夹杂在旧账册中的、苏家老仆记录的流水簿里,发现了几条简短却至关重要的信息:
“宣统二年春,陆家遣散仆役,管家周福携幼主明远(时年七岁)投奔粤籍舅公,据闻欲往南洋谋生。”
“民国五年,闻周福病故于槟榔屿,其子(即陆明远)下落不明。”
“民国二十年,有陌生客商打听苏家近况,形迹可疑,疑与旧事有关。”
这些零碎的信息,勾勒出陆家嫡孙陆明远的基本轮廓:
幼年遭变,随老仆远走南洋,成年后可能曾悄然返回上海窥探。
一个背负着家族深仇、隐忍多年的复仇者形象,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