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91章 他说快撑不住了,其实早就安排好了退路

第391章 他说快撑不住了,其实早就安排好了退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澈倚在榻上,药香缭绕如雾,烛火在他眼底投下浅浅的影。

沈琅、崔明瑜、赵砚舟三人立于帐前,衣角微动,无人出声。

他不谈生死,只问:“若我明日薨逝,王府令还能不能出?”

声音轻得像一片叶落水面,却砸沉了整屋呼吸。

三人沉默。

不是犹豫,而是心知肚明——一旦七王驾鹤,皇帝必收权柄,朝中老臣早已磨刀待发,只等一口喘息便要斩断这盘横行五年的“野路子”。

什么陶哨传声、民声上达、风闻奏事,皆是动摇纲常的邪道,岂容长久?

良久,萧澈笑了。那笑极淡,却锋利如刃。

“那就别让它停。”

话音未落,暗卫悄入,捧上三卷密令。

第一卷递向沈琅——“总哨使”衔印文书,朱砂封泥未干,上书“掌天下声讯,通万民之口”,统辖全国哨师网络,调度各地陶哨密语传递系统。

沈琅双膝一软,就要跪下谢恩。

萧澈抬手扶住她臂膀,力道不大,却不容挣脱。

“你不是我的下属。”他说,“你是她的传灯人。”

随即,他从枕下取出一只铜哨。

不过拇指长短,色泽暗哑,表面无纹,入手却沉。

“这是她早年所制‘母哨’。”萧澈道,“内刻微型律谱,三百六十调,可解所有密音。今后不必问我,听它就行。”

沈琅接过,指尖抚过哨身,忽觉掌心微震——细不可察,似有回鸣自深处传来。

她猛然醒悟:这哨内置共鸣腔,能感应远方陶哨频率变化。

哪怕千里之外一声轻响,也能在此处留下余波。

这不是信物,是活的眼睛。

第二卷交予崔明瑜。

《民声志》自此列为“独立编审机构”,可直报皇帝备案,不受王府节制,亦不归六部管辖。

主编由民间推举、三省联核,任期三年,不得连任。

每季度发布《民声指数年报》,公开各地官府回应率与政策转化数据。

崔明瑜翻阅条文,眉头微蹙:“若将来有人假借‘风闻’之名煽动暴乱?或是伪造投稿,挑起民变?”

萧澈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寒光乍现。

“那就让真相更快。”

他命人呈上一本蓝册,封面无字,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缄语审判规程》。

里面详列证据链标准:匿名投稿须经两地以上交叉验证;重大舆情需设临时听证会,邀百姓代表列席质询;恶意造谣者追溯源头,三年内禁止发声资格;而被举报官员若拒不回应,自动触发御史复查程序。

“声音要有力量,也得有规矩。”萧澈缓缓道,“否则,我们和当初的郑崇安,有何不同?”

帐外夜风穿廊,吹动檐铃,叮咚一声,仿佛应和。

第三卷落在赵砚舟手中。

原属王府私控的暗卫系统,即日起拆解重组,化为“御前风闻处”,隶属都察院,专职收集底层舆情,定期呈递《百姓名状录》。

人员去向保密,但经费公开,每年由户部公示拨款明细。

赵砚舟手指摩挲纸面,心中震动。

这不是权力移交,是制度切割——将个人势力转化为可存续的机制。

从此以后,哪怕主事者更迭,这套体系仍能自行运转。

“你们以为我病了这些年,只是在养身子?”萧澈忽然开口,语气竟带几分讥诮,“我在等一个时机——把一场‘叛逆的游戏’,变成朝廷不得不认的‘规矩’。”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漆黑的天幕。

“她教会我一句话:真正的改变,不在一时胜负,而在谁能定义‘正常’。”

三人肃立,心头如雷滚过。

他们终于明白,萧澈从未打算活着走出这场局。

他的死,本身就是最后一招棋。

只要这三份密令落地生根,哪怕他明日闭眼,苏锦黎留下的火种也不会熄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