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96章 这次轮到传说躲着我们了

第396章 这次轮到传说躲着我们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十一名失踪学者,已有十九人确认囚禁在京畿南郊某废弃冶炼厂,由风闻处直属卫队看守。

名单末尾,林砚的名字终于有了下落——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皇陵外围排水口附近。

她合上卷宗,望向窗外。

雨停了,檐角铁马轻晃,叮、叮叮、叮——仍是那日夜里求救的节奏。

但她已不再慌乱。

她取下腰间青铜匣,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里面没有遗物,没有信件,只有一片干枯的叶脉,边缘用细线绣着一组微型刻度,像是某种频率记录。

她轻轻抚过那纹路,低声自语:“你还活着,是不是?”

没有人回答。

但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为何这些年总有匿名情报精准送达,为何禁军行动总能避开耳目,为何那些“失传”的技术总在民间悄然复现。

因为他们从未离开。

他们只是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不在台前受香火,而在地下织声网;不靠名字留史册,而以频率传信念。

真正的抵抗,从不需要旗帜。

只需要一声接一声,不肯断绝的回响。

她将叶脉收好,起身披衣。

远方山影隐约,大觉寺的塔尖隐没在晨雾之中。

妙贞尼立于大觉寺最高塔的檐角,风穿过她宽大的袖袍,猎猎作响。

沈琅一步步踏上石阶,脚步沉稳,却压不住心头起伏。

塔身老旧,木梯吱呀,每一声都像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妙贞尼没有回头,只将一片枯黄的叶脉轻轻放在青铜托盘上,递向她:“师父说,真正的传承不是保存遗物,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使。”

沈琅接过,指尖触到那细微的纹路——依旧是熟悉的频率刻度,与她怀中那片如出一辙。

她低头凝视,忽然觉得这叶脉不像遗物,更像一枚钥匙,早已被悄悄种进时间的河床,只等有人顺流而上。

“她们没走。”妙贞尼轻声道,目光投向山下,“他们把名字刻上碑,把画像挂进庙,可真正的东西,从来不在那里。”

沈琅望向远方。

晨雾渐散,一道新式广播钟声自城郭传来,清越悠扬,却又不似旧制。

那是《千字文》的吟诵调,却被重新谱了节拍,背景里竟隐约夹着锅盖撞击的节奏——粗粝、生活、带着烟火气的反抗。

那是百年前贫民巷口最原始的求救暗号,如今却堂而皇之地混入官方报时系统。

她笑了,眼角微湿。

妙贞尼也笑了,两人相视无言,却仿佛共听一曲。

那声音从地下浮起,从墙缝渗出,从孩童无心的敲打中重生。

它不再需要躲藏,因为它已成了空气的一部分。

下山时,暴雨骤至。

电光撕裂天幕,雷声滚过山脊。

沈琅刚回到正音局地库,紧急密报便传至手边:北疆边境母哨监测站捕捉到异常信号,持续十七分钟,未匹配任何已知档案。

她独自走进发报室,雨水顺着门缝渗入,在地面洇开一片深色。

室内昏暗,唯有红灯闪烁。

她戴上那副老旧耳机——皮垫开裂,金属接头生锈,却是当年第一批民间自铸设备,裴照亲手交给她的。

信号响起。

是一段旋律,缓慢而坚定。

三种语言交替咏唱,听不出具体词句,却能辨出悲悯、怒意、希望。

背景里,有镣铐轻响,有风穿矿道的呼啸,还有一声极轻的婴儿啼哭——像是生命初临这世间的抗议。

她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

信号源定位跳出:北纬四十一度,东经九十三度。

废弃矿洞,曾为皇朝囚禁乐奴之所,百年前一场塌方后彻底封存。

地图标注为“死区”。

可它活着。

她没有呼叫支援,没有启动加密回传,甚至没有记录频段。

只是抬起手,用最原始的方式,一下、两下、三下……轻轻敲击桌面。

不是密码,不是术语,是人人都懂的回应节奏——当年苏锦黎在乐狱中教给所有囚女的那一套:“我听见你了。”

雨停了。

第一缕阳光破云而出,斜斜照进屋内,落在桌上翻开的《大周律》上。

那页恰好是修订中的“言论生成权”条款,墨迹未干,纸面微润,仿佛刚刚写下,又仿佛等了很久才终于落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