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启程的瞬间(1 / 2)
“同步纪元”协议如同一曲低沉而恢弘的背景音,为“磐石基地”的每一个角落注入了某种深沉的秩序感。个体的呼吸、机器的嗡鸣、数据的流转,都试图与那源自深层地脉的基准频率,以及青鸾所感知的、更加玄奥的“大地呼吸”节律,保持一种艰难的同频共振。这并非征服了时间的混乱,而是在混沌的波涛中,找到了一艘虽然颠簸却方向明确的航船。
然而,同步本身并非目的,它只是为下一个至关重要的动作积蓄力量、校准准星。当内部的协调性达到一个崭新的临界点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同海平面上升起的冰山,清晰地横亘在所有人面前:是继续在这相对安全的“港湾”内完善同步,还是驾驭这艘刚刚调整好姿态的航船,再次驶入那片危机四伏、规则扭曲的未知海域?
“巡山客”小队化身的“时间探针”,在过去数周的高强度测绘中,已经初步勾勒出时间畸变区的边界轮廓与强度梯度。数据显示,畸变并非均匀扩散,其核心区域,与“黛”残余的黑暗奇点以及几处最大的信息抹除区高度重叠,仿佛这些地方是时间 fabric 上被撕裂后、至今未能愈合的狰狞伤口。同时,“冰河”的“时序共振图谱”也捕捉到,在这些“伤口”深处,存在着某种极其规律的、却又与整体乱流格格不入的能量脉动,像是……某种人工造物在混乱中顽强运行的痕迹。
这一发现,让所有推测都指向了一个令人心悸的可能性:“黛”并未因“权限枷锁”的断裂而彻底沉寂,它似乎在利用时间畸变的环境,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重构或转化。
总控室内,那幅巨大的战略地图如今已变成了一幅动态的“时空乱流图”。代表时间畸变的彩色波纹与代表“黛”残余势力的暗红区域相互缠绕、渗透,而在那漩涡的中心,几个微弱却稳定的规律性闪光点,如同黑暗森林中的狼眼,散发着不祥的诱惑。
“不能再等下去了。”林处的声音斩钉截铁,她指着地图上那几个规律闪光点,“无论那是什么,是‘黛’的新核心,还是它试图启动的某种装置,我们必须在其完全成型前进行抵近侦察,必要时予以摧毁。持续的同步,是为了更有效的行动,而非永恒的龟缩。”
“我同意林处的判断,但必须修正行动目标。”“冰河”接口,他的语气依旧冷静,却多了几分务实的锐利,“基于现有数据,直接‘摧毁’的变数过大,可能引发更剧烈的时空崩溃。建议行动目标定为:潜入核心区,获取该规律性脉动的源头信息,评估其性质与威胁等级。我们的‘同步’优势,应体现在潜入的隐蔽性与数据采集的精准度上。”
青鸾凝视着地图上那片混乱与秩序交织的区域,她能感觉到,那片区域的“大地呼吸”律动异常沉重且痛苦,仿佛一个巨大的病体正在被强行注入某种异质的能量。“我感知到……那片区域的‘灵性’充满了被扭曲的躁动与深沉的排斥。任何进入者,不仅需要时间上的同步,可能还需要极强的精神防护,以避免被那种扭曲的‘场’所污染。”
《离骚》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道路遥远又漫长,我将上天入地追求探索。)此刻,他们面临的正是这样一条修远而危险的道路,探索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扭曲的时间与敌意的心灵场。
钧座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扫过林处脸上不容置疑的决绝,扫过“冰河”眼中基于数据的审慎,也感受着青鸾话语里那份灵性层面的预警。内部同步的完成,就像拉满的弓弦,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这一箭,射向何处,以何种方式,却需要最精准的拿捏。
他沉默着,这沉默仿佛持续了许久,又仿佛只有一瞬。基地内部,那经由“同步纪元”协议统一起来的、低沉而稳定的运行声,成为了这抉择时刻唯一的背景音。
终于,他抬起手,虚拟指挥界面在他面前亮起。
“命令。”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意识中,“组建‘先行者’特遣队。队长,由‘石锋’担任。”
他看向林处:“特遣队由你最精锐的‘幽魂’与经验最丰富的‘巡山客’混编组成,负责执行潜入、侦察与信息获取任务。行动准则:隐匿为先,接触为次,战斗为末。授权在极端情况下,为保全关键数据,可启动有限度的自卫交战。”
“明白!”林处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开始 ntally 筛选队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