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微型相机:最后的检查(2 / 2)
“模式二:分离信标。”黄色标记亮起。“如果战甲严重损毁,或‘默客’判断无法携带‘眼睛’返回,他可以启动分离程序。‘眼睛’将脱离战甲,利用其微小的体积和极致隐匿能力,尝试在‘幽时之茧’内部长期潜伏,并定时、低功率地发送加密信标。我们或许能在未来,定位并回收它。这需要运气和时间。”
“模式三…”欧阳靖停顿了一下,深红色的标记如同血滴般刺眼,“…‘火种溅射’。”**
《春秋谷梁传》有言:“视死如归,不可以惧心待之。”(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不能用恐惧的心态去对待它。)此刻,这古老的训诫仿佛在为这最决绝的方案做注脚。
“此模式,需‘默客’您主动授权,或在‘夜鸦’检测到您生命体征即将彻底消失时,强制启动。”欧阳靖的目光第一次从仪器上移开,看向观察窗外的“默客”,眼神复杂。“启动后,‘眼睛’会将其核心存储单元——那枚记录了所有珍贵信息的‘记忆结晶’,以近乎自毁的方式,包裹在一次性的、超微型空间跳跃引擎中,朝预设的、基地所在宏观时空坐标的方向,进行随机、无保障的‘溅射’。”
“这并非精确的传送,而是一次绝望的‘投递’。成功率…极低。‘记忆结晶’可能在空间跳跃过程中被撕碎,可能迷失在维度夹缝,也可能…落入其他未知存在手中。但,这是我们在最终时刻,能为文明保留信息的…最后手段。”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残酷的部分:“并且,为确保信息绝对纯净,不被反向追踪,‘溅射’启动的同时,‘眼睛’本体及所有辅助结构,将启动不可逆的微观空间坍缩程序,进行彻底的自我湮灭,不留任何残骸。”
实验室里落针可闻。这枚小小的“相机”,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着文明求知欲与最后希望的悲壮信使。它的设计,充满了对最恶劣情况的预判,以及一种近乎冷酷的、为了留存信息不惜牺牲一切(包括执行者和它自身)的决绝。
一直沉默的“默客”,透过观察窗,凝视着那粒悬浮的“黑曜石”。他的面部线条在冷光下显得更加坚硬。许久,他开口,声音平稳如常,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我了解了。三种模式,三种结局。我会视情况,做出最有利于任务的选择。”
他的话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战士接受命令般的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是已将个人生死与信息存续置于天平之上衡量后的觉悟。
欧阳靖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完成了最后一项参数校准。真空力场中的“普罗米修斯之眼”微微闪烁了一下,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灵魂,随即彻底沉寂下去,变得比深空更幽暗。
钧座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打破了沉寂:“检查通过。装备‘普罗米修斯之眼’。‘默客’,文明的目光,与你同行。”
最终,“普罗米修斯之眼”被小心翼翼地嵌入“夜鸦”战甲左胸护甲内侧,一个受到最严密保护的位置。它紧贴着那颗为任务而搏动的心脏,也紧贴着那个被扭曲、融合的灵魂。
至此,赴宴的准备,终于全部就绪。持帖的宾客,身着隐藏着獠牙的礼服,怀揣着准备盗取火种的眼睛,即将步入那片连时间都可能迷失的深渊。
(结尾)
当“请柬”与“礼服”就绪,“普罗米修斯之眼”便成为此行最后的注脚与最高的使命。这枚微观的造物,承载的并非影像,而是文明在绝境中望向未知的炽热目光。它以欺骗规避探测,以高维感知捕捉奥秘,更以“共生回传”、“分离信标”与决绝的“火种溅射”,预设了信息归途的三种可能,与三种截然不同的牺牲。它紧贴战士的心脏,不仅是记录的工具,更是文明在赴死之路上,为自己保留的、唯一可能照亮归途或指引未来的星火。盛宴将启,盗火者已就位,他的眼中,映照着整个世界的期盼与孤注一掷的决然。